給領導微信回謝謝怎麼回覆(給領導的微信回覆嗯嗯是否不妥)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小編的同行Miya也是個程式媛,最近兩個月,感覺自己好像被上司打入了“冷宮”。

而在這之前,她一直是部門主管比較看重的人,跟Miya同時期進公司的同事裡,她的能力是最好的。

給領導微信回謝謝怎麼回覆(給領導的微信回覆嗯嗯是否不妥)

原本,到了年底,應該給Miya的一個小組長的職位,被別的同事給代替了。

想來想去,好像一切都可以回溯到那一天——她跟直屬上司的微信聊天。

這一天是週日,直屬上司發資訊過來的時候,Miya正在家,熱火朝天地打遊戲。

“叮”地一聲,訊息來了。

上司:我現在在公司加班,昨天你做好的設計稿放在哪裡了?

Miya:在公用電腦桌面的2號資料夾。

上司:這個應該是已經修改好的最終版本吧?

Miya:嗯。

然後上司發過來一個“。。。”

Miya也沒多想,反正已經回覆完上司的問題了,手裡的遊戲隊友還在催她呢,就沒管,自顧自打遊戲去了。

從那之後,一向對她還不錯的直屬上司就開始漸漸冷淡起來,以至於,把小組長的位置也給了別人。

Miya的被冷落,到底是不是隻因為回覆了一個“嗯”我們不得而知,但在職場中,這的確是一個不好的習慣。

光看上面他們倆的這組對話,上司會不會有一種被小看、被輕視的感覺呢?

很可能有。

其實,Miya完全可以把話說得更有禮貌一點,無非多打幾個字,多說幾句話而已。

不管說什麼,都比回覆一個“嗯”要強得多。

職場中,還有幾個很多人經常犯,卻不自知的微信“陋習”,我們來盤點一下,看看你中了沒。

一,發了一句“在嗎”之後,不馬上發有用的問題或內容。

很多人給別人發微信的時候,習慣說一句“在嗎”。

但現在,幾乎所有人的微信都是一天25小時高強度線上,哪有什麼在和不在的區別啊,無非就是想回你和不想回你的區別。

而快節奏的現代職場——溝通,本就是很佔用時間的事情,你要是上來不說正事,東扯西拉一堆沒用的,手機的另一頭,肯定要抓狂了。

所以,當小編每次開啟微信,看到有人不停的發“在嗎”“在不在”的時候,真的很想吐槽:

你不說你什麼事,我怎麼知道我在不在?

若是好事,我當然在;

若是借錢,我肯定不在啊。

自從“在嗎”在網路上被吐槽過幾次之後,現在好像發“在嗎”的人變得少了。

就算是發,也只是一種打招呼,類似於“你好”這種詞,通常直接會跟上真正想說的內容,說明大家的“微信禮儀”意識都有顯著的提升。

如果現在,還有人不停的問在嗎,那可能有這三種目的:

借錢,賣貨,求你辦事。

除此之外,小編還真想不到有什麼緣故,能讓人鍥而不捨地“在嗎在嗎”了。

二,給上司/領導/客戶發語音。

發語音沒問題,尤其是實在不方便打字的時候,偶爾為之,不會有人見怪。

但你有沒有發現:

很多人,把語音當成了最常用的溝通工具,跟平級的同事,關係好的朋友發語音就算了,跟上司、老闆、客戶、領導也都發語音,這就有些不合適了。

如果對方這會兒心情不好,一條60秒的語音,絕對是點燃怒火的最佳助燃劑,沒有之一。

點開之後,如果還夾雜著“這個”“那個”“嗯啊”,或者各種噪音,沒聽懂的地方,還得耐心地重新點開語音再聽一遍,就問你崩不崩潰。

連你自己都不願意聽的語音,作為晚輩、學生或者職場裡的下屬,發給級別更高的人,讓他們去忍受語音的不便……

額,該說你是情商低呢,還是情商很低呢?

三,跟不熟悉的人發微信電話,甚至影片。

說實話,像小編這樣比較嚴重的“社恐”患者,光是電話鈴聲一響,我就本能的心跳加速;

要是無預期地看到微信影片的邀請,那完了,大腦直接一片空白。

其實,不要說職場了,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誰都不喜歡突如其來的“襲擊”。

哪怕你不借錢、不推銷、不要求隨份子,突然的視訊通話邀請,對很多人來說,也是不小的心理負擔。

so,除了預定好的視訊會議和提前通知的視訊通話,還是輕易不要給別人“驚喜”為好,很容易變成“驚嚇”啊。

結語

現在的微信,已經並不只是聊天的工具,很多時候已經深入了我們職場的腹地, 成為每個職場人的“表演舞臺”。

你職場圈子裡的每個人,都在透過微信、朋友圈來觀察你。

很多時候,朋友圈是你的名片,而微信聊天的方式和技巧就是你的外表。

不熟悉的人,第一次認識的人……都會透過先翻看對方的朋友圈,再在微信聊幾句,來試著瞭解對方。

很多人會說:

我這人性格就這樣,性格豪爽,說話直率,不喜歡弄那些虛的。

我想說:

【沒禮貌】不是你【有個性】的藉口,沒禮貌就是沒禮貌,不要用什麼個性來掩飾。

再有個性的人,也可以做一個有禮貌,有分寸,掌握社交禮儀的人,這二者並不衝突。

尤其是職場中的微信溝通這麼頻繁,這就考驗著每一個職場人的書面表達能力,甚至包括表情包、標點符號等等的運用。

很多人看到這裡可能會不屑:

不就是微信發個資訊嗎,有那麼多講究,累不累人啊,太虛偽了。

小編建議你:

生活中,你當然可以做一個率真的人,做一個不拘小節的人,沒人管得了你;

但既然在工作的場合,最好收起那些所謂的個性。

否則最終,還是給自己找麻煩。

掌握一些社交禮儀,適時佩戴社交面具,也沒什麼不好。

-end-

標籤: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