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朋友要二十萬彩禮該怎麼辦(女方說彩禮二十萬如何幽默回覆)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從戀愛到結婚,本身就是一段需要經過磨合,需要經歷坎坷的這個過程,有的人可能很幸福,從戀愛到結婚從一而終,並且很順利地走到婚姻的殿堂,當然,也有很多的情侶也許在感情方面有著很不錯的基礎,但是卻最終因為現實原因,因為距離,因為家庭,因為彩禮,因為學歷等等一系列原因導致了分手

所以,兩個人想要真的走到一起,走進婚姻的殿堂,對於很多人來說,中間可能存在太多需要去度過的坎坷,而彩禮就是雙方家庭在結婚前需要面臨的最大的一個難關

女朋友要二十萬彩禮該怎麼辦(女方說彩禮二十萬如何幽默回覆)

​陳小姐:我降低了所有要求,卻還是輸給了彩禮

我跟男友戀愛了三年,但是卻一直都沒有結婚,因為第二年是他的本命年,而第三年是我的本命年,所以就順理成章地拖到了戀愛的第四年

我們之間的感情還是很好的,大學的時候認識的,後來就相互對上了眼,成功地走到了一起,工作開始後,我們就開始同居了,可以說有兩年的同居生活了,同居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的爭吵,很多的矛盾,但是最後也都堅持了下來,這種磨合也讓我們變得成熟了不少,對待感情理性了很多

見家長是同居之前就見過的,家裡人對於我們兩個人也都是十分的支援,也特別的喜歡對方,所以這就讓我們更加堅定地對待這份感情,期間逢年過節都會去對方的家裡,送禮物或者是吃頓飯,熟悉熟悉關係,這也增進了我們之間的關係,家裡人也特別的喜歡

期間男友的工作不是很好,所以我家裡人就託關係幫助他找了一份比較不錯的關係,工資也比較穩定,包括男友的一些事情我家裡人也是能幫忙就幫忙,畢竟我家裡人也十分的認可男友,才會如此的幫助他,有啥好吃的都會讓我帶去給他吃點

可是本以為我們之間的這份感情是很幸福的,都得到家長支援了,可是卻最後因為彩禮的事情導致兩家人的不愉快

我家裡的要求是要有房有車,彩禮二十萬,但是會適當的陪嫁,或者是直接陪嫁一些錢給我們小兩口,或者是一些家裡的傢俱等等,這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了,但是男方家裡卻不同意,覺得二十萬的彩禮太多了,而且房子車子一下子是買不起的,就一直商量著,希望降低一點,後來我家裡也考慮到情況,就說其他的不變,但是可以不買車,陪嫁一輛十來萬的車,基本上把彩禮都還會還回去,把車子給解決了,但是男友家裡還是不滿意,還是依然覺得彩禮多,覺得房子高,這讓這段感情擱置在了那裡

因為雙方家裡人始終談不合適,所以直拖著也不行,最後男友勸我,我勸我父母,希望能夠早點辦婚宴,畢竟我們好了這麼多年了,也同居了這麼久,我的父母也是為了我著想,最後說:

“彩禮不能降,鄰居他們之前嫁女兒都是這樣的彩禮,咱不能讓別人笑話,至於陪嫁一輛車也不變,也是十來萬的車,至於房子,我們家裡還有一套房子在出租,收拾收拾可以暫時當作你們的婚房,等過兩年日子好了之後再買房也行,不能再妥協了,不然讓人家覺得我家姑娘嫁不出去一樣!”

父母的話我告訴了男友,男友也告訴了他父母,本以為這下就可以結婚了,可是沒想到還是僵住了,男友家裡遲遲不給回覆,直到後來跟男友吵架的時候,才知道男友家裡覺得住我家的房子不樂意,有些丟人,就拖住了

大概拖了兩個月,遲遲沒有表態,最後我選擇了分手,雖然在男友眼裡,可能覺得我是在跟他鬧脾氣,冷戰,但是在我心裡,我決定了分手,因為家裡能夠把結婚的這些要求壓到這麼低,能夠給男方這麼大的讓步,真的已經很不容易了,可是男友家裡卻依舊不樂意,實在退讓不了了,家裡也支援我分手

分手後家裡幫我介紹相親物件,也前前後後介紹了很多,雖然都不盡人意,都沒有繼續交往,但是我還是不打算回頭,當然,也遇到一個比較合得來的人,正在相處中,各方面都比較不錯

突然有一天男友聯絡到了我:

“結婚吧,我家裡願意給二十萬彩禮了”

看到之後,我心裡不知道該不該答應,但是我最後回覆了他:

“彩禮二十萬,房子準備好,車子依舊當作陪嫁,你家裡人願意嗎?”

他說:

“彩禮二十萬,先住你家裡的那套房子,車子陪嫁,以後再買房子,這樣子!”

看完之後我笑了:

“遲了,我要結婚了!”

說完就斷了聯絡

雖然我在騙他,雖然我會難過,雖然我可能會後悔,但是起碼我知道我他錯過了,他家裡也錯過了,為了這份感情不管是我還是我的家裡,都做了很多,也都退了很多步,可是他依舊不滿足,那麼就不用繼續了

結語:

其實對於陳小姐的這段感情經歷聽完之後還是有些遺憾的,覺得這份感情失去的有些草率,但是對於女方來說,可能真的不遺憾吧,從男友的工作都是女方家裡人託關係介紹的,再到後來彩禮這些都是一再的讓步,一再的降低,但是男方家裡還是不樂意,甚至到最後毫不誇張地說男方花二十萬娶個老婆,就這樣還是不樂意,可想而知男方家裡把錢看得太重了

其實在兩個人從戀愛到結婚的時候,都將會面對這個問題,也都會需要去討論彩禮的事情,可能會傷害感情,但是卻必須要面對,最好的狀態應該是兩家人坐在一起,共同商量著,共同去幫助這個新生的小家,而不是給這個小家增添負擔,增加壓力,你們說呢?

標籤: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