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好處的句子(讀書究竟有什麼好處)
網上有句玩笑話:“人醜就要多讀書,長得帥的請自便。”其實,讀書跟長相無關,活到老學到老才是明智之舉。無利不起早,做任何事都帶有目的性,有人讀書是為了陶冶情操,有人讀書是為了增加見識,有人讀書是為了找個好工作,也有人讀書是想改變命運,甚至未來可以功成名就。
如今科技越來越發達,獲取知識的途徑很多,不僅限於紙質書籍,與古人相比,我們非常幸福,足不出戶就能查閱大量書籍。但是,科技帶來方便的同時,世人也變得浮躁,難以安下心來讀書,甚至沉迷於遊戲無法自拔。
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一邊讀書,一邊思考,方能比他人更優秀。荀子說:“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其觀點值得深思,也許讀書不能使你立馬得到富貴,但只要堅持下去,終將有所收穫。
蘇軾認為“腹有詩書氣自華”,現代人覺得,讀書是回報最高的投資。那麼,讀書究竟有什麼好處?宋代的這首打油詩,給出的答案堪稱完美。
《勵學篇》
北宋:趙恆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非也,跟當時的社會背景有很大關係。趙匡胤建立宋朝後,擔心武將效仿自己,來了一招杯酒釋兵權,從此決定了朝廷用人方針,那就是重文輕武。文人的地位升高,但由於之前五代時期戰亂不休,讀書環境受到極大影響,讀書好的更少。為發掘人才,朝廷廣開科舉,營造讀書的良好風氣。
到了宋真宗在位時期,讀書風氣雖然得到很大改善,也選拔出許多才華橫溢的大臣,但他認為做得並不夠,還有較大提升空間。所以,宋真宗想到一個辦法,御筆親作《勵學篇》,讓天下人知道,皇帝求賢若渴,勸原本不愛讀書之人,捧起書本埋頭苦讀,將來必然有用武之地。
此詩通俗易懂,既沒有生僻字,也沒引經據典,與李白、蘇軾等人的作品相比,稱之為打油詩毫不為過。翻譯成白話文的意思是:“想發家致富,不需要購置良田,讀書就能實現。想住上豪華的房子,不需要動手蓋,書裡有黃金屋。出門沒有僕人和馬車,也不要灰心,這些東西書裡都有。娶不上老婆怎麼辦?趕緊讀書。男兒想要建功立業,勤學苦讀是一種捷徑。”
簡單來說,不管是追求富貴,還是想娶到如花似玉的老婆,透過讀書都能讓夢想成為現實。當然,古人的成功之路相對狹窄,讀書幾乎是唯一選擇,所以有“學而優則仕”的說法。但是,宋真宗的這首詩,對於現代人來說,仍然有借鑑意義,讀書不僅能提升自身能力,對將來找份好工作有極大幫助,還能讓精神感到充實,擺脫迷茫。
千百年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廣為流傳,也許在現代人眼中,書中未必真有黃金屋,也不會存在顏如玉,但確實可以透過讀書改變命運,特別是出身寒門的人。少玩手機,多花點時間讀書,日積月累,你會發現自己真的改變了,“腹有詩書氣自華”並非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