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的基礎-情緒顆粒度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情商的基礎-情緒顆粒度

通常我們提到情商,大家都能想到一種對情緒的控制能力。這是情商的一部分,今天我們就這一部分跟大家聊聊情緒的話題。

當我們談情緒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聯想到,流淚,愁眉苦臉,氣憤等等。

舉個例子,假如你跟一個女生去看某個煽情的愛情電影。因為情節感人,你發現身邊的女生哭得泣不成聲。這個時候,你作為陪在她身邊的一個關係並不是很親密的人,面對此情此景,你會怎麼應對呢?

是以一樣激動的情緒握住對方的手說“不要這麼難過了,電影而已啦”,還是默默的拿出一張紙巾關切的問道“你還好嗎?”

如果這個男生跟這個女生是一對老夫老妻了,那彼此就很有默契,很習慣了。

說不定女生哭成那樣子,男生根本完全沒有反應,就拍拍她的肩膀,就好了。

可是剛剛講了,這是初次約會,初次約會是建立我們“對一個人的第一印象”的重要時刻。這個時候,男生如果一看到女生流淚,就判斷她很難過,然後叫對方說“你不要這麼難過嘛!”那這個女生心裡面作何感想?

如果這個女生剛好就是很難過,那她可能會被安慰到;可是如果這個女生,她只是被劇中人那種偉大的愛情所感動了,那這時候,她心裡面根本就不是難過的情緒,而你卻跟她說“你不要這麼難過嘛!”那,這就是一種比較武斷,比較粗糙的判斷。

當然有些女生還是會接受這樣的善意,可是也有些女生就會覺得“哎,你真的一點都不懂女生的心”。

那如果你是第二種反應,默默地遞出一張紙,給她擦眼淚,或者就問候一聲是否還好。這樣的話,女生就會覺得,這個男生感情細膩,不是個妄自判斷女生的情緒直男,他能理解女生的情緒有各種不同的層次。

不管是辨認自己的情緒,或者辨認別人的情緒,都需要情緒的辨別能力。這個能力,心理學家取了一個名字,叫做“情緒的顆粒度”。

我們評價有的人很直男或者神經很大條,對別人的情緒反應很不敏感的時候,其實就是他的情緒顆粒很粗大。這種人看到別人的情緒,就很容易果斷地做出一個自己的猜想。

流眼淚,那就是難過;哈哈笑,就是開心;皺眉頭,就在生氣。比如有的人面無表情,坐在那裡發呆的時候,神經大條的人就會問,說“你有心事啊?”聽到的人心裡面就會不耐煩的覺得“你在瞎猜什麼呢,多事”。

因為對方只是面無表情而已,可能是在短暫的休息調整狀態,也可能就是偷閒發發呆。並不一定就是有心事,這種粗糙的情緒顆粒度,大條的神經。有的時候真的會讓別人覺得,“你真的很不懂我,別煩我了”。

心理治療師在治療失戀的病人時,病人總會提到很難過。而治療師則會說“不要用’難過’這麼籠統的說法,你可以更具體地描述出你的感覺”。

然後病人就會說“我失去這個愛,我覺得世界上沒有人會再愛我了。”這時候治療師會接著問,“沒有人再愛你,這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呢?”

而如果你是一個情緒顆粒度很細緻的人,你就很懂得分辨不同的情緒。不但能夠判斷出來,這個人流淚是因為難過,還是因為感動,還是因為惆悵,還能夠正確的處理自己的情緒,擺脫負面情緒的牢籠。這對於陪伴他人以及調整自己都有長遠的作用。

假設,你在一個鞋店的櫥窗裡面看到了一雙鞋,你好喜歡這雙鞋,你一個禮拜,連續每一天都到這個櫥窗,去望著這雙鞋。

終於,你受不了了,這個禮拜過完,你毅然決然跑去這個店,結果這雙鞋已經不在了,你沒買到。

這時候你感覺到很難過,這個難過是哪一種難過呢?是你的掙扎來自於你錢包裡面的錢不夠,所以你才錯過這雙鞋,而引發了一種,你瞧不起你自己的收入的這種難過?

還是明明只要你出手就能夠買到,你卻一拖再拖,你對自己的拖延症感覺到非常的失望,而自責的難過?

還是說,其實你櫃子裡面根本就放了太多雙鞋了,你已經提不起興趣,真的再去多買一雙鞋,感覺到人生實在是百無聊賴的,這種空虛的感覺的難過呢?

還是說,是店家沒有多留一些存貨,以備隨時都有可以買的客戶,而覺得店家服務不到位的難過。

不論是哪種情況都好,只要你仔細這麼思考一下,有了這個探索分析自己的情緒的過程。那麼你最終非常有可能釋放掉自己的難過,從而變得很豁達,覺得,不就是一雙鞋沒有買到嘛,多大點事啊。

這其實是因為,不用管是哪一種難過,它的背後可能都隱藏著,你對於自己的人生的某一種不滿意。

如果這種不滿是可以改變的,那麼你就知道自己該改變什麼,知道自己未來會變成什麼樣,知道未來不會在被這個問題困擾。自然而然就能得到釋懷。

如果一味地淹沒在自己的難過裡,你將得不到這個喘息的空間。

所以只要你一開始探索自己的情緒,你就會得到一份從容;只要你一開始探索自己的情緒,你就會發現,本來一片模糊的,可能很混亂的人生,會一絲一毫漸漸地展露出它的面目來。

這本詞典裡,有8000種形容不同種類的悲傷的詞彙。他發現生活當中有很多模糊的情緒,沒有辦法找到明確的詞語來表達,他就請朋友們詳細地敘述,到底是哪一種悲傷的情緒,然後他總結出來,把它變成一個詞。

這僅僅是一種本來籠統的悲傷的情緒而已,卻可以細分出8000種不同的明確描述,足以證明情緒顆粒度能細化的空間有多麼大。

比方說,在這個悲傷詞典中有這麼一個詞,(Anecdoche)。

(Anecdoche)這個詞是表示的感受是,大家都在熱烈地交談的時候,你也想要參與,可是沒有人要聽你說。

或者另外有一個詞,叫做(Rollover Reaction),它是指,你本來對某一個人懷抱著美好的印象,可是忽然這個美好被打破了。

像這樣各式各樣的、細膩的悲傷情緒,約翰凱尼格(John Koenig)一共總結出了8000種。也就是,當你流下一滴眼淚的時候,在凱尼格的眼中,可以有8000個不同的理由。

當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並不需要細化到專家的那個程度,但是儘可能的細化它,將非常有助於我們感受別人的情緒,以及處理自己的情緒。

多數有魅力的男人,總會有一個標籤,叫做感情細膩。

其實這就是說他的情緒顆粒度很細膩,可以感受到別人不同層次的情緒。

跟這樣的人相處,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他給人的高情商的映像。

如果你也想提高自己的魅力,那麼從情商的基礎開始,細化自己的情緒感知能力將是必經之路。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