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五經中勵志的句子精選493句
四書五經中勵志的句子精選50句
1. 向名校進軍
2. 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3. 傳二世,楚漢爭。
4. 除隋亂,創國基。
5. 作大學,乃曾子。
6. 四百年,終於獻。
7. 曰黃道,日所躔。
8. 一馬當先
9. 通古今,若親目。
10. 針越用越明,腦越用越靈。
11. 十干者,甲至癸。
12. 自羲農,至黃帝。
13. 後漢三,國志四。
14. 趙中令,讀魯論。
15.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6. 句
17. 大小戴,注禮記。
18. 身而子,子而孫。
19. 生活充滿了選取,而生活的態度就是一切。
20. 有多大的思想,才有多大的能量。
21. 炎宋興,受周禪。
22. 礪志報親
23. 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三字經》取材典範,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
24. 我要渡過學海茫茫!
25.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26. 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27.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28. 以:因。蔽:矇蔽。累:牽累、影響。不因為有一毫的自私之意而使自己清明的心靈受矇蔽,不因為有一絲的私慾而使自己的人格受影響。這句話說明君子修身務須去除“私意”、“私慾”,才能使人格修養臻至一個崇高的境界。
29. 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
30. 師生同喜
31. 弟於長,宜先知。
32.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33. 我教子,唯一經。
34. 孝經通,四書熟。
35. 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36.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37. 大風起兮雲飛揚,大國興兮夢青春!
38. 群弟子,記善言。
39. 曰喜怒,曰哀懼。
40.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41. 才華是血汗的結晶。才華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42. 首孝悌,次見聞。
43. 晏雖幼,身已仕。
44.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45. 激流勇進
46. 曰春夏,曰秋冬。
47.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48.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49.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50.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
四書五經中勵志的句子精選135句
1. 史雖繁,讀有次。
2.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3. 彼既仕,學且勤。
4. 我周公,作周禮。
5. 躬自厚而薄責人,則遠怨矣。
6. 三光者,日月星。
7. 傳九帝,滿清歿。
8. 十年磨劍三日鋒;數載人生在其中
9. 今朝燈火闌珊處,何憂無友;它年折桂古蟾宮,必定有君
10.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11.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12. 人的能量=思想+行動速度的平方。
13. 曰平上,曰去入。
14. 號三皇,居上世。
15.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16.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17. 九十年,國祚廢。
18. 傲視群雄
19. 自子孫,至玄曾。
20. 譯文:喜好人們所厭惡的,厭惡人們所喜好的,這就叫做違揹人的本性,災害必定會落到他的身上。
21. 只有一條路不能選擇——那就是放棄的路;只有一條路不能拒絕——那就是堅持的路。
22. 遼與金,皆稱帝。
23. 自修齊,至平治。
24. 譯文:君子有個大原則,就是必須用忠誠信義來爭取民心,驕橫奢侈就會失去民心。
25.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26. 知某數,識某文。
27.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8. 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
29. 天下的事物,都是有它的規律的。
30. 一而十,十而百。
31. 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已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
32.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也。生亦所所欲,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33. 有誓命,書之奧。
34. 迨至隋,一土宇。
35.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36. 譯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終,明確它們的先後次序,那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37. 幼而學,壯而行。上致君,下xxx。
38. 人不學,不如物。
39.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40. 有連山,有歸藏。
41. 三傳者,有公羊。
42.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43.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44. 長幼序,友與朋。
45.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友便佞,損矣。
46. 教之道,貴以專。
47. 對大廷,魁多士。
48. 立憲法,建民國。
49. 唐高祖,起義師。
50. 號六經,當講求。
51. 兼證經,參通鑑。
52. 功能技成
53.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54. 身雖勞,猶苦卓。
55.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56.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57. 光於前,裕於後。
58. 解釋有的人遺留給子孫後代的是金銀錢財,而我並不這樣,我只希望他們能精於讀書學習,長大後做個有所作為的人。
59. 苦盡甘來
60. 出自宋·朱熹《四書集註·中庸第十三章》注語。
61.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6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63. 若有恆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明代學者胡有仁)
64. 始春秋,終戰國。
65. 稱五代,皆有由。
66.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67.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68.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69. 美夢成真
70. 作中庸,子思筆。
71. 人告之以有過,則喜。
72. 八百載,最長久。
73. 泌七歲,能賦棋。
74. 有周易,三易詳。
75. 太祖興,國大明。
76. 為什麼這個水池的水如此清澈呢,因為它在源頭上有活水不斷地補充進來。全詩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達了一種微妙的讀書感受。池塘不是一泓死水,常有活水注入,才能像明鏡一樣清澈見底。而人要做到心靈澄明,唯有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時時補充舊知識。只有思想永遠活躍,以開明寬闊的胸襟,用心觀察,接受種種不同的思想、鮮活的知識,廣泛包容,方能發現源頭活水,才思不斷。
77.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78. 做點滴小事,播微小愛心,積善事成河,匯愛心為海,揚青春正能,炫真我風采。
79. 出自宋代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大學章句》。
80. 小學終,至四書。
81. 此六穀,人所食。
82. 一心讀遍聖賢書,三心二意無益處,四書五經勵我志;
83. 我們用青春的名義宣誓——我要用智慧培育理想!
84. 梁唐晉,及漢周。
85. 清世祖,膺景命。
86. 竇燕山,有義方。
87. 此五行,本乎數。
88. 同闖崢嶸十春秋,共創輝煌佳年華!
89. 《三字經》有574句,內容共分為六個部分,全文長達1722字,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書籍,以三字一句,二句押韻的方式,簡短的敘述一些廣為人知的歷史故事和表述普遍為古代社會所接受的道德觀念和哲理。
90. 我將帶著頑強的微笑,去贏得志在必得的輝煌!
91. 出自宋·朱熹《四書集註·論語·學而》注語。
92. 彼不教,自勤苦。
93.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94. 聞弟起舞成就拼搏勁旅師;天道酬勤再現輝煌王者風
95.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96. 捨我其誰
97. 子不學,斷機杼。
98. 隸草繼,不可亂。
99. 斬齊衰,大小功。
100. 風華正茂
101. 口而誦,心而惟。
102. 勤有功,戲無益。
103. 三才者,天地人。
104. 以:用。道:方法。治:回擊、懲治。身:自己。這句話說明以那人用來整治別人的辦法來懲治那個人自己。
105. 香九齡,能溫席。
106.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
107. 譯文:創造財富有個大原則:生產的人多,消費的人少,創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緩,這樣國家財富就可以經常保持充足。
108. 百日衝刺,苦戰三四五,喜看凰墩飛綵鳳;
109. 魏蜀吳,爭漢鼎。
110. 三綱者,君臣義。
111. 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112. 感親恩實高三年滴水穿石永不言棄
113. 性相近,習相遠。
114. 北元魏,分東西。
115. 周武王,稱三王。
11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17. 載治亂,知興衰。
118.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19. 匏土革,木石金。
120. 一個不想蹚過小河的人,自然不想遠涉重洋。
121.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122. 馬牛羊,弟犬豕。
123. 宋齊繼,梁陳承。
124.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125. 金榜題名
126. 十二支,子至亥。
127.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128. 周轍東,王綱墜。
129. 既識字,講說文。
130. 逞干戈,尚遊說。
131. 蔡文姬,能辨琴。
132. 但略說,能知原。
133.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134.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35. 權閹肆,寇如林。
四書五經中勵志的句子精選109句
1. 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2. 戒之哉,宜勉力。
3.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4. 地所生,有草木。
5. 不做怯懦的退縮,不做無益的彷徨!
6. 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
7.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充足)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8.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迭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9. 貴有恆何必三更起五更睡;
10. 此五色,目所識。
11. 白話譯文:人出生之初,稟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後天所處的環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習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別。
12.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13. 勵志宣言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一藝之成,當盡畢生之力。
14. 天南海北
15. 曰江河,曰淮濟。
16.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7. 我不負父母的期盼;我不負恩師的厚望;我不負天賜的智慧;我不負青春的理想!
18. 前程似錦
19. 幼不學,老何為。
20. 論語者,二十篇。
21. 絲與竹,乃八音。
22. 釋文:商湯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說“如果能夠一天新,就應保持天天新,新了還要更新。”《康誥》說:“激勵人棄舊圖新。”《詩經》說,“周朝雖然是舊的國家,但卻稟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無處不追求完善。
23. 樂在其中
24.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25. 省:反省。則:就。加勉:加以自我勉勵。每天反躬自省,有錯就改正,無錯就自我勉勵,再接再厲。這句話說明君子修身應當有高度的自覺性,且要持之以恆。
26. 惟書學,人共遵。
27. 昔仲尼,師項橐。
28. 不怕學問淺,就怕志氣短。
29.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已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30. 謝道韞,能詠吟。
31. 譯文:君子對於優點,要自己身上擁有以後再去要求別人;對於缺點,要自己身上沒有以後再去批評別人。自己身上所擁有的不是恕道,卻能夠去教導別人的,是從來沒有的。
32. 不經過琢磨,寶石也不會發光。
33. 我沒有失敗的理由。
34. 相揖遜,稱盛世。
35. 笑書人生
36. 為南朝,都金陵。
37. 此動物,能飛走。
38. 愛惡欲,七情具。
39.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40. 出自宋·朱熹《朱子語類輯略》。
4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42. 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43.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44. 融四歲,能讓梨。
45. 靖四方,克大定。
46. 四書五經經典100句,你知道那些:
47. 父子恩,夫婦從。
48. 元滅金,絕宋世。
49. 由康雍,歷乾嘉。
50. 譯文:古時候想要使天下人都發揚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養自己的身心;想要修養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證實自己的誠意;想要證實自己的誠意,就要豐富自己的知識;豐富知識就在於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51.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52. 瑩八歲,能詠詩。
53. 彼既老,猶悔遲。
54. 此四方,應乎中。
55. 貧而無諂,富貴無驕。
56. 苟不教,性乃遷。
57. 家中父母吃苦受累盼的是捷報頻傳,燈下學子漚心瀝血想的是金板題名
58.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59. 四百載,遷夏社。
60. 孝於親,所當執。
61. 勇登書山
62.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63. 湯伐夏,國號商。
64. 高曾祖,父而身。
65. 點點心血勤育英才厚澤九州;滴滴汗水勇赴學海逐鹿中原
66. 人遺子,金滿贏。
67. 曰仁義,禮智信。
68.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69. 古六藝,今不具。
70. 子不學,非所宜。
71. 此四聲,宜調協。
72. 此四民,國之良。
73. 舉神童,作正字。
74. 拼十年寒窗挑燈苦讀不畏難;攜雙親期盼背水勇戰定奪魁
75. 嬴秦氏,始兼併。
76. 酸苦甘,及辛鹹。
77. 揚名聲,顯父母。
78. 號洪武,都金陵。
79. 此五常,不容紊。
80. 有為者,亦若是。
81. 曰士農,曰工商。
82.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為天一正。
83. 同光後,宣統弱。
84.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85.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為大丈夫。
86. 釋文;使意念真誠的意思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要像厭惡腐臭的氣味一樣,要像喜愛美麗的女人一樣,一切都發自內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一定要謹慎。
87.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88. 今日寒窗苦讀,必定有我;明朝獨佔熬頭,捨我其誰?
89. 年輕的時候學習的效果最好,最容易學有所成,但到年老的時候在學東西就難以學成了,所以要不可輕視每一寸光陰。
90. 凡訓蒙,須講究。
91. 我要用汗水澆灌希望!
92. 十年寒窗苦讀效三皇五帝逐群雄;一朝金榜題名成八斗奇才傲天下!
93.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94. 成功等於目標,其他都是這句話的註解。
95. 此四時,運不窮。
96. 如囊螢,如映雪。
97. 青赤黃,及黑白。
98.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99.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100.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101. 羶焦香,及腥朽。
102. 經子通,讀諸史。
103. 教不嚴,師之惰。
104. 眾志成城
105. 學習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
106.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107. 用愛心來做事,用感恩的心做人。
108.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
109. 成功者學習別人的經驗,一般人學習自我的經驗。
四書五經中勵志的句子精選67句
1. 乃九族,人之倫。
2.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3. 彼無書,且知勉。
4. 二十傳,三百載。
5. 五霸強,七雄出。
6. 李闖出,神器焚。
7.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
8.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9. 高祖興,漢業建。
10. 彼穎悟,人稱奇。
11.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
12. 毫釐:比喻極小。過:過頭。不及:不夠。這句話說明剖析事理要準確無偏差,處理事務要恰當公正。
13. 唐有虞,號二帝。
14. 向來:以前。中流:河流中心。以前不懂行船規律,枉費了很多力氣推船,而今掌握了行船的技巧,就可不費力氣地在河水中自在行駛了。此言表面是說行船之事,實則以行船為喻,說明了這樣一個讀書的道理:不讀書,對於許多問題苦思冥想,終不得其解;讀了書,對許多難解的問題都茅塞頓開,有豁然開朗之感。其意是強調讀書的好處。
15. 禮樂射,御書數。
16. 出自宋·朱熹《四書集註·中庸第二十七章》注語。
17. 天下斷無易處之境遇;人間哪有空閒的光陰。(曾國藩)
18. 譯文:有錢的人房間裝飾得很華麗,有仁德的人心裡寬暢,身體自然也安舒了。
19. 勵志誓言句子簡短激勵自己的誓言
20. 有典謨,有訓誥。
21. 有蟲魚,有鳥獸。
22. 詩既亡,春秋作。
23.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24.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25. 備戰高考
26. 號三國,迄兩晉。
27. 十六世,至崇禎。
28. 師生同禧
29. 迨成祖,遷燕京。
30. 君子周而不比(勾結),小人比而不周。
31. 出自宋·朱熹《四書集註·論語·公冶長》注引程子語。
32.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
33. 夏傳子,家天下。
34. 此植物,遍水陸。
35. 奮發圖強
36. 讀史者,考實錄。
37. 路在腳下
38. 五子者,有荀揚。
39. 考世系,知終始。
40. 人遺子,金滿贏。我教子,唯一經。
41. 犬守夜,弟司晨。
42. 有古文,大小篆。
43. 稻粱菽,麥黍稷。
44. 逝將去女,適彼樂土。
45.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46. 十年苦讀一朝決勝負換來笑逐顏開;數載艱辛六月定乾坤贏得似錦前程!
47. 爾幼學,當效之。
48. 三字經(全文)
49. 古聖賢,尚勤學。
50. 此四瀆,水之紀。
51. 孟子者,七篇止。
52.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53. 民安富,治績誇。
54. 夏有禹,商有湯。
55. 解釋我們要在幼年時努力學習不斷充實自己,長大後能夠學以致用,替國家效力,為人民謀福利。
56.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57. 力爭上游
58. 善與人同,捨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
59. 對於我們個人而言,後天的努力要比先天的條件更加重要。我們應當努力學習,區分善惡,培養自身品德,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60. 知:瞭解,指對事物進行研究,瞭解其規律。行:行動,指實踐。在“知”與“行”兩者之間,如果論先後關係,“知”是首要的;如果要論輕重關係,“行”是最重要的。此言“知”與“行”各有其重要性,只是在先後、輕重方面有所差別而已。
61. 此五味,口所含。
62. 爾小生,宜立志。
63. 爾男子,當自警。
64. 史記一,漢書二。
65. 如負薪,如掛角。
66. 古之學者為已,今之學者為人。
67. 道鹹間,變亂起。
四書五經中勵志的句子精選132句
1. 如六經,始可讀。
2. 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3. 曰南北,曰西東。
4. 滴水穿石戰高考如歌歲月應無悔;乘風破浪展雄才折桂蟾宮當有時!
5. 輿圖廣,超前代。
6. 撮其要,記其事。
7. 經既明,方讀子。
8. 為學者,必有初。
9. 曰國風,曰雅頌。
10. 幼而學,壯而行。
11. 始英法,擾都鄙。
12. 曰赤道,當中權。
13.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14. 頭懸樑,錐刺骨,巾幗揮毫書奇志;
15. 六百載,至紂亡。
16. 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17.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18. 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19. 百而千,千而萬。
20. 解釋如果你為人民做出應有的貢獻,人民就會讚揚你,而且父母也可以得到你的榮耀,給連祖先增添了光彩,也給下代留下了好的榜樣。
21. 此五臭,鼻所嗅。
22. 知其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23. 我本英雄
24. 父子親,夫婦順。
25. 師生同心
26. 宇文周,與高齊。
27.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28. 送報曉金弟看今年碩果飄香迎佳績;迎吉祥犬吠待明朝笑傲高考創輝煌!
29.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0. 為人子,方少時。
31. 此六畜,人所飼。
32. 若廣學,懼其繁。
33. 自強不息
34.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35. 詳訓詁,明句讀。
36. 家雖貧,學不怠。
37.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38. 若有恆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39. 梁滅之,國乃改。
40. 人之初,性本善。
41. 光武興,為東漢。
42. 百尺高梧,撐得起一輪月色;數椽矮屋,鎖不住五夜書聲。
43. 成功者絕不放下。
44. 曰水火,木金土。
45.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46. 曰岱華,嵩恆衡。
47. 六十同窗同甘共苦拼搏從此時;十二春秋風雨兼程成敗在今年
48. 《三字經》是古代的一本蒙學讀物,是三字三字來讀的一本經典,其語言流暢,深入淺出,體現出了古代禮儀孝悌的教育思想。《三字經》10句金言,一句比一句精闢,值得收藏。
49. 上如階儘管費力,卻一步比一步高。
50. 昔孟母,擇鄰處。
51. 此五嶽,山之名。
52. 白話譯文:戰國時,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為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折斷了織布的機杼來教育孟子。
53. 挾泰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54. 有左氏,有穀梁。
55. 蠶吐絲,蜂釀蜜。
56. 君則敬,臣則忠。
57. 一個人有貪慾,就不會有過硬的人格。有過硬的人格,也就不會屈服於貪婪。這句話說明君子修身養性務須去除貪慾,才能保證有清廉剛正的人格。
58.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59. 意氣風發
60. 巧言令色,鮮矣仁!
61. 十八傳,南北混。
6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63. 披蒲編,削竹簡。
64. 不再傳,失統緒。
65. 養不教,父之過。
66.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67. 教五子,名俱揚。
68. 天下斷無易處之境遇;人間哪有空閒的`光陰。(曾國藩)
69. 兄則友,弟則恭。
70. 赤道下,溫暖極。
71. 述聖言,禮樂備。
72. 朝於斯,夕於斯。
73.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74. 十年磨劍為一搏,六月試鋒現真我!
75. 學在苦中求,藝在勤中練。
76. 蘇老泉,二十七。
77. 彼既成,眾稱異。
78. 當師敘,勿違背。
79. 《三字經》有以下句子:
80. 出自宋·朱熹《觀書有感》。
81.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82. 周武王,始誅紂。
83. 壯志凌雲
84. 頭懸樑,錐刺股。
85. 誓奪第一
86.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87. 古今史,全在茲。
88.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89.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90.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
91. 苟不學,曷為人。
92.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93. 你只有必須要,才必須會得到。
94. 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95. 講道德,說仁義。
96. 人不學,不知義。
97. 命運把人拋入最低谷時,往往是人生轉折的最佳期。誰能積累能量,誰就能獲得回報;誰若自怨自艾,必會坐失良機。
9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99. 至緦麻,五服終。
100. 出自宋·朱熹《偶成》。
101. 爾小生,宜早思。
102. 號四詩,當諷詠。
103. 壯志雄心
104. 志存高遠
105. 唐劉晏,方七歲。
106. 著六官,存治體。
107.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108. 革命興,廢帝制。
109. 寓褒貶,別善惡。
110. 中不偏,庸不易。
111. 文中子,及老莊。
112. 詩書易,禮春秋。
113.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114. 我要踏過書山坎坷!
115.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116. 若梁灝,八十二。
117.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18. 唯有努力
119. 彼女子,且聰敏。
120. 親師友,習禮儀。
121. 玉不琢,不成器。
122. 此十義,人所同。
123.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124. 我走過的每一步都是成功的保障!
125.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126.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127. 我中華,在東北。
128.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129.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慾。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130. 至孝平,王莽篡。
131. 始發憤,讀書籍。
132. 上致君,下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