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詠竹高潔品質的短句選錄96條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描寫竹子的語句

1、遠看,那竹林綠得像一塊無瑕的翡翠;近看,竹林又像一道綠色的屏障。

 歌詠竹高潔品質的短句選錄96條

2、一株株翠竹高聳挺拔,頂天立地,無論是嚴寒,還是酷暑,它四季常青,象徵著山區人民正直、質樸的品格和積極向上、艱苦奮鬥的精神。

3、一場春雨過後,竹林吮吸著滋潤的甘露,孕育了好多胖娃娃,它們探出了黃花花的小腦袋,向大地展示著自己旺盛的生命力。

4、霧靄的天來到這裡,煙波浩渺,露水浸透了你的心扉。神神秘秘的霧嵐中,一座座飄渺的山峰,像一個個羞澀的竹海妹,演繹神奇夢幻的浪漫情調。

5、它們迎著春風,貪婪的吸吮著春天的甘露,在陽光中微笑,在春雨中生長,一節,一節,又一節。向上,向上。再向上。

6、他們衝破泥土,掀翻石塊,克服了重重的困難,一個一個從地裡冒出來。春筍裹著淺褐色的外衣,頭上還戴著一頂頂綴有黃色穗子的帽子,就像一個個嫩生生的娃娃,可愛極了。

7、山上長滿了竹子,每逢春天,竹子發了芽,微風吹過,發出沙沙的響聲,遠遠望去,好像起伏著的大海的波濤。

8、晴朗的天來到這裡,金燦燦的陽光灑在竹浪上,泛起碧海金波,漫天彩虹快樂地跳起舞蹈,笑逐顏開的遊人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情歌。

9、飄雨的天來到這裡,淅淅瀝瀝的雨聲,讓人沐浴著大自然的恩賜,盪滌了奔波的塵埃;叮叮咚咚的泉水,流淌出一曲曲與心靈對唱的歌謠。

10、你看那片細細密密的竹林,四季常青,一根根輕盈細巧,未曾出土先有節,細細的葉,疏疏的節;雪壓不倒,風吹不折。

11、漸漸地,竹筍長大了變成了蒼勁挺拔的竹子。竹子一節一節的,彷彿是一根根藕連線起來的。竹子的葉子小小的宛如小雨滴,綠綠的又像一片片晶營剔透的綠色翡翠片。在陽光的照耀下,忽閃忽閃的,十分美麗。

12、站在學校的操場上,遠望竹林,好似一個翠綠的大屏障,遮去夏日的燥熱。一陣微風吹過,翠綠的竹葉沙沙作響,似乎是在告訴我們春天的來臨。竹子真高呀,高的似乎直插雲霄,竹子真挺呀,像士兵守衛著美麗的校園。竹子真綠呀,好像被春雨的綠顏料染過似的。走進竹林,你會看到翠綠的竹葉捱捱擠擠,幾乎沒有一絲縫隙,如果你仔細觀察還會發現那一個個惹人喜歡的小竹筍,它們可真像一座座嫩黃色的小寶塔,又好像一個個小陀螺。你還會發現竹子是一節一節的,好 是有人拼成似的。

13、在生活中,也要像竹子一樣,一生正直,堅強樂觀。不論面前是何等的艱難,學會堅強,樂觀地面對,不向困難所屈服。 要用竹子的精神和身軀來扞衛中化民族在世界這片森林中屹立五千年而不到,並蓬勃地向前發展,永不停息。

14、竹子使我也學會了當我面對困難和挫折時,堅強地面對,做一個謙虛正直的人。在寒冬臘月時,一直保持著自已的本色,不畏懼,堅持自已的原則,使自已成為在寒冬裡最美的景色。竹子就是這樣堅強、正直、謙虛。我願做一個竹子品質的人!

15、竹子,一直都有無私奉獻、團結、堅強的一種精神,而我們連竹子都不如的麼?這竹子的精神,也就是“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精神。這是我們必定所需要的,可是這簡簡單單的事,多少人才能做到?哪怕只是一件,也顯示竹子的精神,也希望每個人都像竹子一樣,節節高聲。

16、那少年時的青梅竹馬,在他的心靈裡留下了多少難忘的記憶呵!在螞蚱飛濺的草叢裡,他們爭吃過也合吃過一個“蜜蜜罐兒”,在花生地裡,他們偷扒過人家還沒有成熟的花生,一同承受過歡喜和驚怕;在水塘邊,他們迎著夕陽挨著肩膀洗過他們骯髒烏黑的小腳丫;在雨後,在僻靜的樹林裡,他們燒著小鐵筒兒,分嘗過蘑菇的美味;至於那可笑荒誕的事情,當然也是有的。那是一個寂靜的.中午,他們一同拾柴禾回來,白沙在地,藍天如洗,他們就在那沙地上,插起三根草棍兒,小雪的小歪辮上插著一朵野花,他們雙雙跪下,萬分誠懇地叩了三個響頭,然後,“新娘”和“新郎”才背起柴筐手挽手兒回家去了。

17、若隱若現罥煙眉,似嗔似喜含情目,嬌俏玲瓏挺秀鼻,不點自紅櫻桃唇,膚若凝脂,頰似粉霞,不盈一握的柳腰娉婷嫋娜地倚在水亭雕花木欄旁。水光瀲灩之中,傾國傾城之貌隱約幻現。

18、竹子的外型非常漂亮。一個一個的竹節,細細長長的竹葉,一年四季常綠,充滿了勃勃生機,給人們帶來了一種美的享受。所以,竹子是很多畫家的筆下之物。

19、也許,只是翠綠一時;也許,只是挺拔於深山泥濘之中;再也許,只是被農家用火燒盡……但是,他,依舊挺拔,依舊珍惜每一個春天,依舊仰望藍田,幸福的微笑。他——就是竹。

20、春天,萬物復甦。一聲春雷,喚醒了春筍。他們衝破泥土,掀翻石塊,克服了重重的困難,一個一個從地裡冒出來。春筍裹著淺褐色的外衣,頭上還戴著一頂頂綴有黃色穗子的帽子,就像一個個嫩生生的娃娃,可愛極了。他們迎著春風,貪婪的吸吮著春天的甘露,在陽光中微笑,在春雨中生長,一節,一節,又一節。向上,向上。再向上。

21、小船沿著狹長的河道緩緩前行。迎春花臨水而栽,嫋娜地垂下細長的花枝,鵝黃色的花瓣靦腆地開滿枝條,隨著微風拂過水麵,宛如少女攬鏡自照,欲語還羞。明媚的陽光透過盛開的櫻花樹,灑下碎金般的親吻,斑駁的樹影盪漾在河面上。一縷淡淡的春風帶起似雪的櫻花,飄飛,旋轉……漫天飛舞,最後依依不捨地飄向遠方。若有似無的香氣浮動在空氣中,引人遐思;婉轉清亮的鳥鳴聲掩在影影綽綽的樹叢花間,剔透歡快;船艄上,艄公輕搖船櫓,吱吱呀呀,輕和著鳥啼相映成趣。

有關竹子的詩句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岳飛(宋代) -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劉禹錫(唐代) - 《瀟湘神·斑竹枝》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

秦觀(宋代) - 《滿庭芳·碧水驚秋》

西窗下,風搖翠竹,疑是故人來。

李商隱(唐代) -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土花曾染湘娥黛,鉛淚難消。

李商隱(唐代) - 《潭州》

湘淚淺深滋竹色,楚歌重疊怨蘭叢。

王維(唐代) - 《竹裡館》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歐陽修(宋代) - 《玉樓春·別後不知君遠近》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杜甫(唐代) - 《詠春筍》

無數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行人。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李白(唐代) - 《別儲邕之剡中》

竹色溪下綠,荷花鏡裡香。

孟浩然(唐代) - 《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 / 浮舟過滕逸人別業》

澗影見松竹,潭香聞芰荷。

周邦彥(宋代) - 《浣沙溪·翠葆參差竹徑成》

翠葆參差竹徑成。新荷跳雨淚珠傾。

李頎(唐代) - 《望秦川》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

白居易(唐代) - 《夜雪》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王維(唐代) - 《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高駢(唐代) - 《對雪》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戎昱(唐代) - 《桂州臘夜》

雪聲偏傍竹,寒夢不離家。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

歐陽修(宋代) - 《戲答元珍》

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

范成大(宋代) - 《喜晴》

窗間梅熟落di,牆下筍成出林。

朱彝尊(清代) - 《鴛鴦湖棹歌·一百首選二》

桃花落後蠶齊浴,竹筍抽時燕便來。

王維(唐代) - 《山居即事》葉落根偏固,心虛節更高。

蘇軾(宋代) - 《記承天寺夜遊 / 記承天夜遊》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蘇軾(宋代) - 《記承天寺夜遊 / 記承天夜遊》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常建(唐代) - 《題破山寺後禪院》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李嶠(唐代) - 《風》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蘇軾(宋代) - 《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牆》

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

鄭燮(清代) - 《新竹》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

李白(唐代) -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杜甫(唐代) - 《嚴鄭公宅同詠竹》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錢起(唐代) - 《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竹憐新雨後,山愛夕陽時。

曹組(宋代) - 《卜運算元·蘭》

松竹翠蘿寒,遲日江山暮。

司空曙(唐代) - 《雲陽館與韓紳宿別》

孤燈寒照雨,溼竹暗浮煙。

李煜(五代) - 《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

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篇一:筇竹寺對聯集錦

一天四季

十多年前第一次乘坐直航機飛昆明,在機場遇見某攝影名家。他曾到過昆明,我問他,昆明素有「春城」的美譽,是否真的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四季如春呢?他笑說,更貼切的形容是一天四季,早上是春天,下午夏天,黃昏秋天,而晚上則是冬天了……

笻竹禪寺

笻竹傳奇

欣賞指數:

筇竹寺,位於昆明西北郊的玉案山上。玉案山群峰秀

拔,山中林壑幽深,竹滴翠蔭,古剎殿字掩映密林之 中,馳譽中外是其五百羅漢彩塑。

翻開昆明地圖一看,在西北部的玉案山,找到笻竹寺。這個「笻」字的讀音怎樣念?在下知識不足,向酒店的侍應請教,方知普通話念作「窮」。其後再查書,粵音則是「洪」。原來「笻竹」是竹的一種,可以做手杖。

筆者愛竹,而「笻竹寺」,相信是一座竹林寺,所以決定前往參觀。看地圖,得知僅距離昆明市中心十二公里,於是坐計程車去,怎知一上玉案山,才發覺人跡罕至,愈走愈荒僻,馬上向司機言明,請他兩小時後再回頭接載我。

這玉案山,可謂秀拔而幽深,竹滴翠蔭,山泉琤琮,而密林之中藏有古剎,更是靈氣充斥。而所謂「玉案」者,即「棋盤」也,故又稱為「棋盤山」。唐代道安和尚有詩詠之:-

「松鳴天籟玉珊珊,永珍常應護此山。一局仙棋蒼石爛,數聲長嘯白雲間。乾坤不蔽西南境,金碧平分左右斑。萬古難磨真跡在,峰

頭鸞鶴幾時還。

傳說此山是仙人下棋的地方,因為橫臥嶺頭有一方石,中界有棋盤紋,縱橫各十九道,顯然是個圍棋的棋盤。至於笻竹寺,

也是與仙人有關。寺內的一副對聯,道出其來歷:-

「地產靈山,白象呈祥,青獅獻瑞; 天開勝境,犀牛表異,笻竹傳奇。」

所謂「犀牛表異,笻竹傳奇」,是怎麼一回事呢?

相傳在唐貞觀年間,昆明高光、高智兄弟二人,常到西山一帶狩獵,有日他們發現一頭犀牛跳出,眾人追逐之下,犀牛跑至西北邊山谷中消失,當他們抬頭尋望山半,發現一群相貌奇特的僧人,欲上山尋問,走到近處又毫無所見,只見僧人用過的一根笻竹柺杖,插在地上,眾人都無法拔起,翌日兄弟倆去看柺杖時,這笻竹柺杖已長成一片竹林,枝葉茂盛,故相信是山靈顯示,這是佛地,應在此修寺建廟。

不過今日我們所見的笻竹寺,已非唐代建築,因為原寺已毀於明代大火,後經明代重修、清代擴建的叢林格局。

雄辯弘經

欣賞指數:

旅遊小貼示: 這是中原佛教禪宗傳入雲南的第一寺,由元初昆明的

雄辯法師到內地學習佛學,於元世祖時歸來後建成的。

筇竹寺的山門,正對上山古道,門前築了一道院牆,院牆上書有「筇竹禪寺」四個大字。若繞到後山,另有入口,大門上方石刻「靈山勝境」,另有一聯,為住持明道書立:-

「闡慕開山聖僧顯跡光宇甸, 雄辯宏經禪風初暢建叢林。」

這裡的「雄辯」,不是動詞,而是名字。筇竹寺稱為禪寺,而後山入口有這樣一副對聯,是與「雄辯」其人有關。

原來在宋代以前,佛教在雲南,被信奉的多是西域的密教,到宋末元初,出生於昆明的雄辯法師,俗姓李,自小出家,為大理佛教國師楊子云的高足,其後他到內地習佛,在中原整整廿五年,先後拜過四個高僧為師,歸依禪學。

雄辯法師「最後登班集之堂,嗣壇主之法,其學大備」,元世祖忽必烈賜他法號「洪鏡」,但雄辯認為:「佛法種子不絕於世,矯矯龍象,豈擇地而行,吾其南歸。」因而回到雲南,在昆明筇竹寺講經,傳播禪學。

筇竹寺成為雲南第一個宣揚大乘佛教的寺廟,而雄辯法師名聲日振,原因之一,在於他能用多種語言講經說法,與雲南多民族的特點相融合,可說是第一流的傳教者。他是於一三0一年圓寂,其弟子玄妙、玄堅,將他火化得五彩舍利後,在後山立「雄辯法師大寢塔」供奉。

我們今日參觀筇竹寺,仍見到不少楹聯,留下雄辯的禪風。例如大雄寶殿由昆明老人舒藻於光緒年間所立的楹聯:-

「兩手把大地山河,捏癟搓圓,灑向空中,毫無色相。 一口將先天祖氣,咀內嚼去,吞下肚裡,放出光明。」

又如這一聯,是一九四三年湖北長陽所立:-

「莽乾坤能得幾時閒莫辜負半日逢僧共話滄桑堪小憩; 妤風景不愁無處覓最難是萬家生佛關懷塗炭救群黎。」

再看此聯:-

「闡南無妙經悟到頭頭頑石點;得西來大意掃開面面俗塵空。」

在禪寺蹓躂,確能一掃俗塵。

泥塑明珠

欣賞指數:

旅遊小貼示:中國佛教寺院一般都有羅漢塑像,但達五百的只有四川 新都

寶光寺,湖北漢陽歸元寺,浙江天台方廣寺,江 蘇蘇州戒幢

律寺,北京碧雲寺及昆明筇竹寺幾處。

在昆明筇竹寺,還可看到以下兩副對聯:-

其一:-「覺樹開曇花三世如來巍巍身不動; 筇竹長靈芽五百羅漢個個樂金階。」

其二::「五百阿羅漢既到人間遊戲何妨廣濟眾生慈悲成就大功果; 萬千塵劫緣傳聞筇杖植根信是圓融古剎佛慧參修好天。」

兩副對聯,都提及「五百羅漢」,是光緒年間所精心塑造的一組泥塑創作,五百個羅漢塑像,神情形態各異,擺脫了佛教傳統泥塑千人一面的模式,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成為了筇竹寺的瑰寶。

這組泥塑,是四川名匠黎廣修及其弟子所塑,分列於天台萊閣、梵音閣及大雄寶殿兩壁。據說黎氏及其弟子的泥塑製作,歷時七年,

而在製作之初,他經常攜徒深入鬧市,博採典型,速感速記,因而塑像各有個性,全無呆頭滯腦之弊。

黎廣修在塑造過程中,能擺脫雕塑佛像的傳統程式,透過宗教題材,表現當時不同階層人物的生動形象和內心世界,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像是一幅人間生活畫卷,在雕塑藝術上取得高度成就。

在羅漢群像中,有赤足和擺著裝載石榴和佛手的挑籮,恰似賣水果的農民;有盛氣凌人、怒目圓睜,像是找人打架的;有道貌岸然像個官員;有手捧經書分明是個書生;有托腮抓耳閒坐的老者;有瘦骨嶙峋、伸手乞討的,顯然是個乞丐了。

?大雄殿的右廂房,可找到黎廣修親撰的對聯:-

「大道無私,玄機妙語傳燈錄; 仙緣有份,勝地同登選佛場。」

還有一藝術珍品,是羅漢堂前懸掛了明末清初弟足山畫僧擔當和尚的楹聯:-

「託砵歸來,不為鐘鳴鼓響; 結齋便去,也知鹽盡炭無。」

對筆者來說,最大的收穫,則是在小賣部買到一張五百羅漢的鐳射影碟,可能製作量不多,只剩下一張。在家中開啟計算機看影碟,五百羅漢,數一數,想一想,所謂「佛在我心中,自佛是真佛」,千姿百態的羅漢,也許其中一人是自己呢?

返回頂部>>

篇二:關於讚美竹子的優美句子

關於讚美竹子的優美句子

關於讚美竹子的優美句子

1、在春天,竹不引人注目,而在冰封大地的冬天,只有松、梅與之作伴,故人們把松、竹、梅親切地稱作“歲寒三友”。竹能夠抗嚴寒、鬥傲雪,它的生命力強。一首題為《題畫竹》的詩中寫道:“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明年更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風池。”生動地寫出了竹的旺盛的生命力。

2、竹林裡的竹子,密密麻麻的很多。它們粗細不同,有的粗如碗口,有的細如筆桿,但是每一棵竹子都是那麼挺拔、修長。

3、春天,萬物復甦。一聲春雷,喚醒了春筍。他們衝破泥土,掀翻石塊,克服了重重的困難,一個一個從地裡冒出來。春筍裹著淺褐色的外衣,頭上還戴著一頂頂綴有黃色穗子的帽子,就像一個個嫩生生的娃娃,可愛極了。他們迎著春風,貪婪的吸吮著春天的甘露,在陽光中微笑,在春雨中生長,一節,一節,又一節。向上,向上。再向上。

4、我家屋後的山上有一片四季常青的竹林,林中種植著百餘根茂盛無比的竹子。每天清早開啟窗戶,我都能看見這片竹林,凝視它挺拔的身軀,仰望它傲然的風骨。

5、竹子雖紮根在破巖中,但它咬定青山,基礎牢固;它不選擇生長地,顯示了頑強的生命力;不論各方來風如何猛刮,它依然堅定強勁,你就只想到它是竹?你就沒有想到我國英勇的哨兵?難道他們不正體現了竹的精神,竹的意志的堅定頑強和傲視一切困難的無畏品格嗎?

6、淅淅瀝瀝的小雨下了一天,山坡上茂盛的竹子被小雨沖洗得乾乾淨淨,翠綠的竹葉上掛著晶瑩的水珠,初升的太陽照在上面,五顏六色的,像一個個小彩燈,好看極了!

7、竹子是一種奇妙的植物,它可以成為風格別緻的竹樓,涼爽的竹床、竹蓆,別有新意的藝術品,還能煮出滿口生香的竹筒飯。難怪古人云“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啊!

8、竹子全身上下都是寶,是一種很有價值的植物。它的生命力頑強,外型美觀,生長速度非常快但是在竹子幼小的時候竹子靠堅強的意志裡在土裡生成,準備一次性的衝出堅硬的地面。我喜歡竹子的美觀的外型,更欽佩它那頑強的生命力和它那飛快的生長速度。

9、竹多麼潔淨呀!竹美麗可愛。那一簇簇、一籠籠、一叢叢的竹,主幹是那麼筆直,挺拔,一點也不扭曲,葉有窄有寬,窄的最為好,好想是柳樹細長的葉子,又像一道道濃濃的眉毛。每當風輕輕吹拂,竹林便響起“沙沙沙沙”的聲音,竹葉起伏,隨風擺動,好像一個個頑童正在說著悄悄話。

10、在寒風刺骨的嚴冬,見一株竹子傲然挺立著,它長得那麼青翠,長得那麼堅決,那麼痛快!它的根,牢牢抓住岩石間的縫頑強生長,它的幹,總是那麼挺直,力求上進,它的枝,直挺挺的向外伸展,對抗著西北風,它的葉,青翠欲滴,樸素、不修飾、不渲染。它是傲視一切困難、對著嚴寒宣戰的勇士!你的每一寸生長都是多麼艱苦的拼搏。向上、向上、再向上,是你的性格。

11、遠遠望去,那一片綠,好像在一張巨大的畫紙上潑了一片綠色,要是用手往那綠色葉上一摸,準會染上一手的綠色;走進一看,天空被綠色遮住了,四周被綠色包圍了,使人感覺彷彿睡在綠色的搖籃裡,置身於綠色的湖泊中。

12、秋天,有一些竹葉枯黃了,但大部分還是碧綠的。這時,秋風就是一位好琴師,不斷的彈出一段段美妙的音樂。

13、我停下了腳步,看到了這一片一望無際的竹子,像一片汪洋的大海。風一吹,便更像了“洶湧”時的海。在這一片綠中,走到一棵竹子下,仰起頭,看看這一棵細長的竹子。它呈嫩綠色,陽光一照,葉子像海浪中的點點水花,向外迸濺。

14、竹子實際上是人品質的一種物質化的表現!而這種品質就是堅忍不拔。我再次撫摸一下那堅硬而厚實的竹皮,那裡面鑲入了堅實的鋼片,它張滿了帆,在這閃光的竹林中漂盪。它是竹林中的一棵,也正是一棵棵竹子,組成了美麗的竹林。

15、竹不開花。它沒有牡丹的高貴,也沒有君子蘭的豔麗;它沒有月季的引蝶濃香,也沒有茉莉的誘人清香。竹樸素,不炫耀,不賣弄,因而不為人們所注意,在奼紫嫣紅的春天,則更引不起人們的青睞。但它獨特的美,卻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成為他們的愛物。

篇三:中國古代詩詞對聯欣賞 詠花篇(竹)

中國古代詩詞對聯欣賞 詠花篇(竹)

一、 竹的典故 (選)

竹報平安

竹:竹簡。竹報:舊時家信的別稱。指平安家信。唐·段成式《酋陽雜俎續集·支植下》: “

北部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長數尺,相傳其寺綱維,每曰報竹平安 ” 。 竹苞松茂

根基象竹那樣穩固,枝葉象松樹那樣繁茂。用作視長壽或宮室落成時的頌詞,也比喻家族興盛。《詩經·小雅·斯干》: “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 。明·範世彥《磨忠記》: “ 祝壽享,願竹苞松茂,曰月悠長。 ” 青梅竹馬

青梅:青的梅子。竹馬:小孩當馬騎的竹竿。比喻男女兒童在一起玩耍,天真無邪的感情。唐·李白《長千行》詩: “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千里,兩小無嫌猜。 ”

茂林修竹 修:長。茂密高大的樹林竹林。晉·王羲之《蘭序集序》: “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

竹林七賢 魏晉年間七個文人名士的總稱。《魏氏春秋》: “

嵇康與陳留阮籍、河內山濤、河南向秀、籍兄子鹹琅邪王戎、沛人劉伶相與友善,遊於竹林,號稱七賢。

松竹梅歲寒三友

松竹越冬而不雕,梅耐寒而開花謂歲寒三友。明程敏政有《寒歲三友圖賦》。 竹枝詞

樂府《近代曲》名。又稱為《竹枝子》。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有時詞曲合稱《竹枝》。原巴渝(今四川東部)一帶民歌。唐詩人劉禹錫根據民歌改作新詞,歌詠三峽風光和男女戀情。此後各代詩人寫《竹枝詞》的很多,也多詠當地風俗和男女愛情。 竹塢聽琴

全名《秦攸然竹塢聽琴》。雜劇劇本。元石子章作。寫道姑鄭綵鸞在竹塢彈琴,同秀才秦修然相遇,兩人互相愛慕而結合的故事。

竹書紀年 中國古代的編年體史書。因原本寫竹簡而得名。

竹林精舍 梵文意譯。古代印度最初的寺院,在中印度迦蘭陀村。

竹溪六逸

據《新唐書·李白傳》,唐詩人李白客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與孔巢文、韓淮(舊唐書作韓沔)、裴政、張叔明、陶沔六人共隱於徂徠山,酣歌縱酒,時號

“ 竹溪六逸 ” 。

絲竹管絃 泛指音樂。也作 “ 管絃絲竹 ”

。是琴瑟蕭笛等樂器的總稱。晉·王羲之《蘭亭集序》: “ 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斛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 絲 ” 指絃樂器, “ 竹

” 指管樂器。

芒鞋竹杖

芒鞋:一種草鞋。竹杖:手杖。比喻隨身使用的東西。宋·陳師道《絕句四首》: “ 芒鞋竹杖最關身。 ”

成竹在胸 與 “ 胸有成竹 ”

同。成竹:現成完整的竹子。原指畫竹子之前,因反覆觀察,胸中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畫起來

才得心應手。比喻臨事有定見或事前已有全面考慮安排,因而顯得清靜而有把握。宋·蘇軾《文與可畫谷偃竹記》:

“ 故畫竹必告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 ” 宋·晃補之《贈文潛甥楊克一學文與可畫竹求詩》: “

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 ”

斑竹一枝千滴淚 毛主席的詩詞 ,說的 湘君娥皇,湘夫人女英 的故事

竹夫人

在古代詩文中,"竹夫人"是一個使用頻率較高的詞語。例如北宋蘇軾《送竹几與謝秀才》一詩:"留我同行木上坐,贈君無語竹夫人。"又如南宋陸游《初夏幽居》一詩:"瓶竭重招麴道士,床頭新聘竹夫人。"

何謂"竹夫人"?原來,它是古代一種消暑用具。《辭海》上解釋說:"夏天睡時置床蓆面取涼的用具,用竹青蔑編成,或用整段竹子做成,圓柱形,中空,周圍有洞,可以通風。"可是現在竹製品市場上所見甚少。

二、 竹子與中國詩畫

青青翠竹古往今來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他們面對竹子有感而發,創作了數以千計的竹子神話、詩歌、書畫,形成了中國竹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其中就有大量竹詩,此後各朝代各種典籍中都有竹詩畫記載。

在敘竹詩畫時,我們不可不提到幾個動人的愛竹故事。據《太平御覽》記載,晉代大書法家王徽之(子猷)(王羲之子)曾 “

暫寄人空宅住,使令種竹。或問暫住何煩爾?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曰無此君! ” 他平生愛竹,可算竹子的好知音。宋代蘇東坡對竹子的評價也很高,他在一首《於潛僧綠筠軒》中說: “

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 ” 。清代傑出藝術家 “ 揚州八怪 ”

之一的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難還堅挺,任爾東南西北風 ”,高度讚揚竹子不畏逆境、蒸蒸曰上的秉性。

我國傳統的繪畫藝術自古就重視畫竹,這不是偶然的,竹子高尚的精神風貌和特殊的審美價值,不但激發藝術家的創作靈感,而且也成為藝術家推崇的楷模。

畫竹藝術在我國傳統繪畫藝術中具有相當的地位,中唐時期,竹已形成專門的繪畫題材;國畫中的墨竹就是唐代創始的。宋代以後畫竹更具成就。畫竹名家層出不窮。大詩人蘇東坡是畫竹的`藝術大師,他的次子蘇過是畫竹名手,他的至友文與可也是畫竹的大家,在畫竹方面有高超的技藝。蘇東坡關於

“ 胸有成竹 ” 的繪畫理論,為千古墨竹畫家所趨尚,傳統繪畫創作所遵循,他的那幅被稱為奇作的《墨竹圖》,能得 “

富瀟灑之姿,逼檀欒之秀,疑風可動,不筍而成 ” 的綽約風姿。他的著名文章《文與

篇四:讚美你——竹

讚美你——竹

你,是熊貓的最愛;有這空心的特徵;你,有著欣長的身軀,你,高標挺立;你,特立獨行……

幾年前,我與爸爸媽媽去了永安的竹林,走進竹林,一股撲鼻的竹子味飛了過來,雖然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麼多竹子,但或多或少,這些竹子都有一種特點:高大,形狀都不一樣,非常特別!

雖然,這時候是冬天但在這寒風臘月中,你毅然衝破了泥土,堂堂正正地去接受萬物的嘲笑——冬天出去豈不送死。可就是這麼一舉動,你接收到了冬日的第一縷陽光。所以,你獨自生長在寒風之中,這當然是因為你心中有一顆屬於自己的太陽——氣節。

我讚美你那有節氣,高標挺立,特立獨行,慮心,不屈不饒的精神,你的這些精神非常非常的值得我們學習,就算那些解放軍戰士有你那樣的精神,但他們並沒有像你那頑強的毅力能堅持,一直保持著。

我們人類可以把你拿來做許許多多的東西,傢俱,樂器等等。在夏天時,你變成一張床,讓我們舒舒服服地躺在上面休息,更重要的是那永遠是冰的,讓我們躺在上面覺得非常清涼。

樂器中還有簫,笛子等都有用你做成的,你不僅能發出美妙的歌聲,還能讓人們感受生活,享受生活!

竹子不僅能給予我們快樂,而且還能使我們走進聲音世界!

你本屬草木,有著空心的特徵,可是你亦是木本,有著欣長的身軀。但是: 竹子,你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竹子,你的作用值得我們讚美!

福建省石獅市第三實驗小學六年級:盧雅煌

篇五:經典誦讀相聲贊《松、竹、梅》

經典誦讀相聲《贊:松、竹、梅 》

表演者:張洋 陳一寧

甲:你好!聽說你們學校最近正在進行經典誦讀比賽,你一定會背不少了吧! 乙:那當然(一拍胸脯)

甲:今天我來考考你,你敢接受挑戰嗎?

乙:隨便考。

甲:古人云:“松竹梅歲寒三友”。請你先背一首讚美青松的詩好嗎?

乙:可以,這是白居易的《松樹》:白金換得青松樹,君既先栽我不栽。幸有西風易憑仗,夜深偷送好聲來。

甲:背得不錯。詠竹子的詩你會嗎!

乙:沒問題。請欣賞:這是杜甫的《詠竹》: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雨洗娟娟淨,風吹細細香。

甲:詠松、詠竹你都會,那麼詠梅的呢? 乙:我當然會,你仔細聽著,這是唐朝 張 謂的《早梅》: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甲:你讚的是白梅。

乙:你再聽,這是什麼梅?——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甲:這是王冕筆下的墨梅。

乙:怎麼樣?

甲:太棒了!白梅、墨梅傲雪怒放,品格高潔,值得誇讚。不過,還有紅梅呢?

乙:這個問題難不倒我,你聽我唱: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 甲:說著說著,怎麼改成唱的了?

乙:詩歌詩歌,詩與歌本一家嗎!

甲:是啊,如果說詩歌是姊妹花,那詩詞也堪稱並di蓮了。你能背誦詠梅的詞嗎?

乙::你來聽: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甲:這是李清照的《清平樂.詠梅詞》,太傷感了。

乙:那我就背一首不傷感的——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甲:真是氣勢磅礴啊,讓人精神一振。我也會。

乙:那我們一起把毛主席的這首《詠梅》詞獻給親愛的朋友吧!

齊: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