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初見驚豔再見依然彙集70條
本來想說,與愛情無關,與寂寞有染。想想,談及風花雪月,又怎可能沒有情字。
人終會結束今生,而情,依然是亙古不變永恆的主題。這世上有多少人追逐著這個字,汲汲渴求。“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為誰去。”
現代的人們都是寂寞的,骨子裡的寂寞滲透在血液中。其實誰會拒絕被愛被關心?人,終究是要活到人群裡,不管是真正的走進去,或者是站在邊緣,靜靜欣賞人來人往,千絲萬縷的羈絆演繹了相識,相知,相戀,最終牽手幸福了有幾個?受傷哭泣了有多少?有時候躺在愛人的懷中,有時候孑然一身形單影隻,有時候站在橋頭看橋下的人聚了又散,來去匆匆,有時候被橋上的人看到自己聚了又散,來去匆匆。最後身影消逝,殘留的只有些許模糊記憶,若干年後,依舊唏噓不已。
別笑我多愁善感亦或是矯揉造作,只是偶爾的想起某些人,想起某些事,無關本人或有關本人,未免不會感慨。
人生若只如初見,所有往事都化為紅塵一笑,只留下初見時的驚豔、傾情。忘卻也許有過的背叛、傷懷、無奈和悲痛,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境界。
時光匆匆,我們已經回不到過去,也許曾經一見傾心,但是再見之時,也許會是傷心之時。若是如此,不如初見時的那份感覺……“初見驚豔,再見依然”,在我看來,這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初見驚豔,驀然回首,曾經滄海,只怕早已換了人間。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兒,比翼連枝當日願。”納蘭長於情深於情,他的詞清新婉約,可以直抒胸臆,給人很深的人生感悟。
是的,人生若只如初見那該多好,每一個人當最初和你相遇,那種美好的感覺一直就象春天初放的花,那種溫馨、自然、真誠與回憶,也就會一直瀰漫在了你的生命中。為什麼在人的交往中會有誤會、費解、猜測和非議呢?只有淡淡如水的情懷不就足夠了嗎?就象從未謀面的網友,每次在網上遇到時候互相打個招呼,心中存有彼此的牽掛,不也是一件很美的事情嗎?
我想君子之交淡如水也就是這個道理吧?
再讀席幕容的《初相遇》,她說:美麗的夢和美麗的詩一樣,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常常在最沒能料到的時刻裡出現。
我喜歡那樣的夢,在夢裡,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一切都可以慢慢解釋,心裡甚至還能感覺到,所有被浪費的時光竟然都能重回時的狂喜與感激。胸懷中滿溢著幸福,只因你就在我眼前,對我微笑,一如當年。
我真喜歡那樣的夢,明明知道你已為我跋涉千里,卻又覺得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好像你我才初次相遇。
由此看來,每個人都有著一種初遇情結,真的就象一杯水一樣清純透明。而詩人給它以詩意的註釋,讓人感覺到初相遇的美麗、溫馨和浪漫。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情景,初見後的分手,有如曾經揮手的雲彩,也似輕輕告別的康橋……
也許生活就是這樣的,有人說的對,得到了往往就不會去珍惜。得不到才是一種境界。或者只如初見,那種淡淡的情懷倒是讓人釋懷、讓人坦然、讓人心安。一句心靈的問候,足以讓你一生難忘,我想人生淡然一點往往會是清風明月,太過執著,則就是迷惘了。因此我情願對於友情、恩怨、功過、得失、錢財……都看的再淡一點,情願那初見的.情節永遠留在自己的夢裡。
林清玄的《法圓師妹》,他說:“每個人的命運其實和荔枝花一樣,有些人天生就沒有花瓣的,只是默默的開花,默默的結果,在季節的推移中,一株荔枝沒有選擇的結出它的果實,而一個人也沒有能力選擇自己的道路吧!”
“有的心情你不會明白的,有時候過了五分鐘,心情就完全不同了,生命的很多事,你錯過一小時,很可能就錯過一生了。那時候我只是做了,並不確知些道理,經過這些年,我才明白了,就象今天一樣,你住在這個旅館,正好是我服務的地方,如果你不叫咖啡,或者領班不叫我送,或者我轉身時你沒有叫我,我們都不能重逢,人生就是這樣”。
人生真的就是這個樣子嗎?我不得而知。
人生若只如初見,優傷的美麗只能定格在回憶中。也許哪天轉身而去,留下一個美麗的遠去背影。完美的弧線,會訴說著對昨日的依戀。也許,在我們認識的人中,有過誤會,有過得失,你就會想起初見時的美麗。或者,那天在某個特定的地方,故地重遊,突然發現多年未見的你,一下子就回到了初見的情景,初相遇,那是怎樣一種讓人難以忘懷的感情呢?!
初見驚豔,再見依然。但願再次見到你的時候,你依然那麼美麗如初。
今夜春風微送,把我的心扉吹動,多少塵封的往事都清晰地留在我心中,流淌在我的夢裡。
人生如此,浮生如斯,情生情死,乃情之至。不是嗎?
我記得了這樣一句話:有情不必終老,暗香浮動恰好,無情未必就是決絕,我只要你記著:初見時彼此的微笑……
一、驚鴻一瞥
與梅花樁的第一次相遇,是大一在西操跑步時的驚鴻一瞥。西操晨練的人很多,邁著各種各樣的步調,練梅花拳的師兄師姐們是西操一道獨特的風景。當時並不知道他們練的是梅花樁,偶爾經過的時候,會回頭看看他們的身影,也曾有幾分驚羨。我還是堅持去晨跑,依舊看著那英姿勃發的身影,儘管沒有參與練拳,他們的風雨無阻,倒也給了我不少堅持鍛鍊身體的動力。做一件事,甚至做幾件事很容易,而長期堅持做一件事卻很難。爸爸也經常對我說要堅持去鍛鍊身體,好在我一直堅持著。
二、一見傾心
千古文人俠客夢,小時候幻想著是身懷絕技的女俠,仗劍天涯。遇見了梅花樁,便一見傾心。與梅花樁的相遇不是偶然,若是在西操晨跑,定會遇見。而真正加入梅花樁,卻十分巧合。本來計劃大二不去參加社團巡禮,卻意外地收到一門選修課的作業是:“去社團巡禮現場,拍攝你認為最吸引你的三個場景。”不得不說,佈置這作業的老師一定是獨具匠心。交作業的照片沒有梅花樁,卻在一瞬之間,毅然決定加入梅花樁武術協會。沒有任何武術基礎,已經不是大一新生了,師姐招新的時候,我還提心吊膽地問:“我能否加入?”師姐們很熱情:“當然可以!”於是,我加入了社團。第二天便開始學習梅花拳的五勢。
早已預料會經歷一個艱難的過程,我始終相信,真正的功夫不是花拳繡腿,真正將功夫練到家也必然經歷痛苦才能破繭成蝶。曾經看見的那些颯爽英姿,必須從零開始。師兄師姐人很熱心,從最基礎的動作開始教,幫助我們慢慢糾正每一個動作。他們經常重複:“這個不急,慢慢練,就會練得更好。”
我以為只是簡單的大勢,順勢,拗勢,小勢,敗勢五個勢子,站好就行。根本不會想到裡面蘊含的原理。難怪聽到:“文武相通,知文知武,文武合一,以武治心。”
有一位老師對我說過:“面對你要做的事情,嘗試愛上它,然後你就會一如既往。”我想我練習梅花拳也這樣,帶著曾經的那份嚮往,帶著剛入門的那份新奇,逐漸地接受梅花拳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至少,練拳時間要全身心地投入。如果投入到練拳之中,練習大勢和順勢的時候,眼睛看向無窮遠,總有一種一目千里的感覺。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已逐漸地愛上練拳,很享受練拳的時光。
三、相見恨晚
有幸參觀了第一次中北集訓。早有耳聞練拳之人的集訓,而真正體會那個過程時,竟有幾分遺憾,接觸梅花拳太晚了。各行各業,又或是各個年齡階段的師兄師姐對我們新生很是關照,毫無保留地指點我們的動作。果真“天下梅花是一家。”看著他們嫻熟高超的拳藝,立下學好梅花拳的決心。當看完燕子傑老師的自傳《我的傳奇人生——崑崙山上的燕子》時,更是堅定了學拳的信念。
燕子傑老師的一生足夠傳奇,早已是遠揚的佳話。無論是辛酸的幼年,還是無奈面臨的大學,又或是數十年的西藏困境。惡劣的西藏環境,不幸的山間車禍,當天災人禍同時光顧,燕子傑老師創下了一個又一個神話。正如書中所說,他的成就,或多或少歸功於梅花拳。
練拳使老師可以強身健體,也達到學業進步的事半功倍。學業上攻堅克難,不斷進取,梅花拳提供的是一個強健的體魄基礎,練拳的生活感悟更能激勵著老師不斷挑戰學術科研。最難能可貴的是,即使老師功成名就,仍然默默付出,正因為有了燕老師,我想我才得以練習梅花拳吧。
靜之如山嶽,有磐石之穩。梅花拳的魅力在於:“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又或是:“一動似山河,行之似波浪。”聯想燕子傑老師與猛獸對峙的現場,這些梅拳道理就像太陽一樣,照著每一個練拳人。
“沒有文化的教育是沒有靈魂的教育,沒有武化的教育是沒有脊樑的教育;只有武化沒有文化的教育是野蠻的教育,只有文化沒有武化的是病殘的教育。”作為當代大學生,有作為未來的教師,對這句話特別感慨,梅花拳承載的不僅是武術的傳統,更是一種梅花的精神。
初見驚豔,再見依然,梅花拳教會我對初心的堅守。初見如故,再見欣然。與梅花拳的結緣,是我的榮幸。
湖南,永州,高山寺,禪院,梵音,檀香,上上籤,麗菊,還有一個,小小的我,紫兒!
踏著晨鐘暮鼓的蹤跡,我一路追尋。一個人靜靜的在高山寺裡慢慢走著,看著那些不知什麼朝代留下來的古蹟,心特別的安靜。
經歷了蕭殺的秋風,院子裡的菩提樹葉子已落盡。零落的秋葉,在鞋底吱吱作響,那些踩亂了的落葉聲,就像是一首被我吟唱成不著調的歌,輕輕吟,輕輕和,輕輕的`,如梵唱。
高跟鞋,一聲聲敲著石階,一聲聲,一聲聲,驚起了,古寺裡歇息的飛鳥。
神秘的霧團一直瀰漫在我心底,陌生而神秘的感覺讓我心怦然而動。一顆心突然就迷失在這裡。呵,我是在夢裡嗎,夢裡:煙篆深深,千年古剎,鐘聲悠悠,青燈古卷,香菸嫋嫋。
我就這樣靜靜的站在菩薩面前,凝視著菩薩慈祥的眼神,忽然有一種歸家的感覺。難道,我是從這裡走出去的嗎?眼淚一下就漫上心頭。。
沉醉,不知歸處。
沒有由來的酸楚,雙手合十。腳一軟,就跪了下去。
這一刻,心如寄塵。古剎外的幸福,邪惡,紅塵的人聲嘈雜,統統與我無關。
祈誠的閉了眼眸,低頭,左手指尖觸控到了右手指尖,冷冰冰的。原來所謂浮生,不過一指蒼涼。
主持祈誠的誦著佛經,木魚聲聲, 聲聲入心。多想問問,那嫋嫋遊離的暮鼓晚罄,是否是我本心的清唱?菩薩無言,主持不答,紫亦無解。盈盈起身,焚香,檀香嫋嫋將我圍繞,此情此境,有幽思,有感動,有澈悟,有萬千種話卻又欲語又止。
抽籤,上上籤。主持慈祥雙手遞過,我卻放進了香爐裡焚燒了。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上上籤如何?下下籤又如何?唯願自己可以心似靜水,營造一片獨立的天空——心無波然,不抗不爭;直面恩怨情愁,人世蒼涼。
盈盈起身,再拜。不為自己,為這一份心境。
殿外靜,輕輕行走在走廊上,靜極了,靜極了,只聽見自己的心跳。轉經筒寂寞地轉著,伸了指尖,長長的指尖輕輕的觸控著轉經筒,觸手可及的是,冷!一襲素衣的我,靜靜在站在 轉經筒面前,多想問問:
當有一天,你停下了轉動,時光也鎖定了亙古的時候。那些梵音清唱還在嗎?那些凡塵煩惱還有嗎?那些聲聲經誦還會無動於衷嗎?那些被流年深藏的往事,是不是真的可以隨風而去。。。會嗎?會嗎?
我問轉經筒,它沉默不語,只是沉默的轉啊轉啊。彷彿在笑我,痴人,你,問問你自己呀?夏去冬來了,那些歡喜,還在嗎?那些念念不忘還在嗎?那些散落的詩句,還在嗎?
我不能回答了。真的。我多麼想坐在輪迴塔裡,隨著轉經筒的轉動轉過流年。
順著古寺走廊漫步。 一個人,一段梵唱,一卷佛經,沉淪在寂靜時光裡,突聞暗香入懷。
原來,古剎後院,有百餘株金菊怒放,美輪美奐,風華絕代。在這蕭殺的古剎裡,讓我驚豔,甚至不知自己是身處何方,那麼美,那麼美!呵。我不知,這 一季絕美的綻放,是在等誰。多麼想,這一刻自己也化身這麗菊一朵,在這千年古剎,靜靜開放,靜靜等待,只為等你路過,路過我的虔誠。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轉眼又是一季花事了,古剎金菊,你為誰幽放??又為誰燦爛了一季的荼蘼。是為這晨鐘暮課,還是為這兒的紫檀氤氳,或則是這兒的林月棲鳥,清泉白石?
若然,這一刻,在這千年古剎,你讀懂了我的嘆息,那麼,就讀懂了我。
世事一場春夢,人生幾度秋涼?也許,一切皆因相遇太美!
一切皆因相遇太美,古剎相遇這麗菊,麗菊相遇於我,而我相遇於你,都是因為相遇太美!
古剎中佇立的我,眸若清泉,嘆息脈脈。碧水神光裡,無盡感慨在心頭。多希望你能感知我淚光裡的那股暖意。
恍然間,閒雲高飛,繁華散盡。唯有古剎之外,清風搖曳,我依然如故,禪茶依然如故,菊影依然如故,經卷依然如故,暗香依然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