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長短句變換下定義題集錦80句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句式的變換"是語言應用中語言表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來無論是全國卷還是地方卷的高考題都有涉及,而且分量不輕,其中的某些題型還比較刁鑽,因此,有必要作為一個專題分析,練習.從形式上看,本能力點一般採用文字表述題的方式進行考查,有時也用選擇題的形式考查.主動句與被動句變換,長句與短句變換,常式句與變式句變換,整句與散句的變換,句子重組是高考考查的熱點.估計今後的句式變換試題會出得更靈活,更科學,更體現素質教育的特點,更符合新時期人才選拔的實際.
(2)教學目標
掌握長句與短句變換的方法和變換規律
掌握整句與散句變換的方法和變換規律
(3)教學重點,難點
在不改變原意的前提下,長短句變換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佔用課堂多一點時間,整散句變換可以適當少用時間.
二,說教法,學法
本節課學習思路基本按照熟悉概念——找出特點——掌握方法——例題練習——高考題鞏固的模式進行.特點和方法儘量引導學生自己分析,自己總結,達到印象更深,掌握更牢固的效果.例題力求有梯度,由易到難,更加符合思維發展的規律,最後用高考題加以鞏固.既使學生掌握方法,運用自如,又把握住高考出題方向,為迎接高考做好這方面準備.
三.說教學過程
匯入:
句式就是句子的結構方式,不同的句式有不同的表達效果或適用於不同的語境.
變換句式就是在不改變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將一種句式變換成另一種句式,要求內容表達準確,語氣恰當,上下文協調一致.
變換句式的原則:
不改變原意;②不能改變內容;③可增刪個別詞語;④注意層次及邏輯關係;⑤儘量避免重複,可用指代詞簡化.
長短句變換
長句和短句是相對而言的,詞語多,結構複雜的句子就是長句;詞語較少,結構簡單的句子就是短句.
長句能表意嚴密,內容豐富,精確細緻,常用於政論性的和在文學作品中描寫自然景色,心理活動的內容.
短句節奏短促,簡潔明快,表意靈活, 適宜於敘述性的,尤其適宜於表現緊張的氣氛,激越的情緒,堅定的語氣等.
長句變短句
長句(單句)的特點一般有:
一:修飾語(定語,狀語)多
二:並列成分多
三:某一成分的結構比較複雜.
針對以上特點找策略:
①先抓住句子的主幹,明確句子的中心,意思,然後抽出附加成分,將它們變成按時間先後順序排列的短句.
例1,把下面的長句改成三個連貫的短句
英國大不列顛博物館裡,收藏著一隻出土於埃及加達地區,製作於公元前32世紀,形狀具有典型的`埃及古王國風格的陶罐.
答案:a,英國大不列顛博物館裡,收藏著一隻出土於埃及加達地區的陶罐.b,它製作於公元前32世紀.c,陶罐形狀具有典型的埃及古王國風格.
做學案上練習例2
②找出句子的主幹,讓並列的修飾語分別變成分句.
例1,把下面長句改成較短的句子
現在許多國家都已經能夠生產可以獨立操作機床,可以在病房細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險區域進行作業的機器人.
答案:現在許多國家都已經能夠生產這樣的機器人:它們可以獨立操作機床,可以在病房細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險區域進行作業
做學案上練習例2
③抽出複雜的修飾成分中的一部分,改為複句裡的單句,再讓其他的修飾成分分別作分句.
例如: 在牧場上,經常可以看到一個騎著棗紅馬,穿著藍色蒙古袍,腰間繫著豆綠腰帶,身上揹著紅十字藥箱的青年.
答案:在牧場上,經常可以看到一個騎著棗紅馬的青年,他穿著藍色蒙古袍,腰間繫著豆綠腰帶,身上揹著紅十字藥箱.
做學案練習2,鞏固所學,掌握規律
學生總結長句變短句的規律.
短句變長句
短句變長句的過程與長句變短句的過程相反,找出長句的主幹句,然後把幾個短句中的其他內容變為長句裡的修飾成分;或把短句中分別與中心詞搭配的修飾成分合並在一起與中心詞搭配.
例,提取下列材料要點,整合成一個單句,為"名片"下定義
名片是一種比較小的硬紙片
名片主要起
名片一般在與人交往的場合使用
名片上印有姓名,單位,身份,地址和電話號碼等內容
答案:名片是上面印有姓名,單位,身份,地址和電話號碼等內容,在與人交往過程中自我介紹用的比較小的硬紙片
(三),整散句變換
結構相同或相似,排列齊整的一組句子叫整句.結構不整齊,長短句交錯運用的一組句子叫散句.
整句變散句:將各個句子中重複使用的詞語去掉,在不改變原意的前提下,不遺漏內容要點即可.
散句變整句:先確定一個基準句,以此為標準調整改造其他句子使各分句語法結構相同或相似.
例1 將下面畫線的文字改寫成散句.
這些詩將觸動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歡樂,使你憂愁,使你深思.
解析:解這道題,方法很簡單,只需刪去後面三個重複使用的提示詞"使你"即可.
答案:這些詩將觸動你的心,使你激昂,歡樂,憂愁,深思.
學生做學案練習
例2 將下邊畫線的文字改寫成排比句.
度過了討飯的童年生活和在財東馬房裡睡過覺的少年時代,青年時候又在深山老林裡找過短工,他簡直不知道世界上有什麼叫做困難.
解析:解這道題,可以以"童年","少年","青年"三個時期為並列點進行調整.
答案:他童年時候討過飯,少年時候在財東馬房裡睡過覺,青年時候又在深山老林裡打過短工.
學生做學案練習
(四),進行學案練習等級測試
長短句的互換是句式變換的一種, 從高考命題看,近年來全國新課標卷考得較少,但是,其他省份考卷中將其作為重點考查題型,且是學生常出錯的一類題型,因而在複習中我也將長短句的變換作為重點複習內容。
長短句的變換往往直接地涉及到學生對基本句式的掌握,學生沒有一定的語法基礎是難以熟練、準確地解題的。各種解題技巧的訓練,如果不建立在學生紮實的語法基本功的基礎上,只能是空中樓閣,再怎麼強化,不過是隔靴搔癢,功效甚微。因此,我在複習中首先進行語法的複習,進行各種單項的`練習,如句子結構分析、單句複句變換等等,在此基礎上再結合歷年的高考題進行講解和模擬訓練,最後再進行短句與長句變換的練習。儘管做了大量的複習工作,但是,在練習中學生經常把句子改得奇形怪狀,不合情理,甚至讓人哭笑不得。究其原因,除了表達能力的不足外,主要與他們對句式變換的目的和要求不瞭解,只是為了變換而變換有關。所以,在今後的複習中,針對此類題型,一方面指導學生變換句子時,一定要細心地去尋找一個好的切入點,不可閉著眼睛瞎改一氣。另一方面,依然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當然不能只靠這類題目來完成,它應該是集合閱讀、寫作的一項綜合性的、長期性的任務,但至少可以從學生解題的習慣入手,逐步糾正學生“拿題就寫,寫了就扔”的壞習慣。平時應該在正面講解的同時,經常拿些學生自己的答句,作比較,找差距,教會學生在“思維先行”的前提下答題,以提高複習的實效。
回首近半年的教學點滴,有遺憾,也有收穫;有曲折,更有成長。下面關於高中上學期
一、專題複習
(一)文言文專題複習
文言文考查在山東卷高考中佔據22分分值:4個選擇題(實詞、虛詞、資訊篩選、主題概括與分析)共12分,翻譯題(2個或3個)共10分。
本專題用時12周,以複習必修課文為主,並拓展了人教版的部分篇目。課堂主要用於梳理與總結文言知識(包括文言實、虛詞和特殊文言現象)。文言實詞注重一詞多義的歸納,考綱要求的18個文言虛詞分解到每一節課中系統講解,特殊文言現象(包括詞類活用及特殊句式)藉助文言語句的翻譯進行講解。
為積累文言知識,強化文言語感,在課堂複習這條主線之外,我們還為學生提供了課外文言文閱讀材料,供早讀使用。兩線並行,主次互補。
(二)現代文專題複習
自20XX年始,山東卷的現代文考查已取消選做題,但是散文、小說、實用類都可能考到,4道主觀作答題,分值為18分。
本專題分為散文複習(用時6周)和小說複習(用時4周)兩部分,均以考點為依託、以導學案為形式進行系統複習。
散文考點:1.作品的整體構思;2.文句、語段的作用;3.分析表現手法;4.鑑賞語言特點;5.理解語句含義;6.鑑賞典型形象;7.段意、主題概括(含標題的含義與作用);8.探究文字內涵。
小說考點:1.小說情節的梳理;2.小說情節的作用;3.小說人物形象的概括與分析;4.小說環境描寫的作用;5.小說常見手法的鑑賞;6.小說主題的概括。
(三)語言表達專題複習
山東卷的語言表達題有3個小題,每題4分,共12分。
語言表達考點靈活多變,不拘一格,我們針對山東卷常考考點進行了針對性複習,穿插在前兩個專題複習的過程中進行,基本三週穿插一次該專題複習。
語言表達複習考點:1.壓縮語段(提取關鍵詞、下定義、概括語段、一句話新聞、擬寫新聞標題、擬寫新聞導語);2.仿寫語句;3.選用、變換句式(主要是長短句互換);4.語言的簡明、連貫、得體;5.圖文轉換(徽標解讀、漫畫解說、圖表分析)。
(四)語言基礎知識專題複習
山東卷的語言基礎題包括5個選擇題,共15分。
語言基礎知識包括字音、字形、近義詞、成語(或熟語)、病句、標點。該專題採用限時訓練的方式讓學生進行積累。對成語、病句及標點我們進行了系統強化複習。
(五)微寫作
寫作訓練我們以議
微寫作課題:《新材料
除此,我們還進行了一些記敘文的寫作指導與訓練,()從而讓學生有更廣闊的選擇餘地,也照顧到一些有記敘文寫作特長的學生。
二、材料製作
針對複習需要,本學期製作了一些讓自己比較滿意的複習及閱讀材料。
(一)課外文言文拓展閱讀(共25期)
本材料包括"文言語段"、"文言知識"、"思考與訓練""譯文與答案"四部分,指導學生在語文早讀時間進行拓展。
(二)閱讀小報(共17期)
不可能像高一高二時具備充足的閱讀時間,但高三生同樣也離不開閱讀。為保證學生每週能有一萬字的閱讀量,也考慮到高三生的實際閱讀需求,我每週精心製作一期《閱讀小報》,供學生自助式閱讀。
《閱讀小報》包括以下版塊內容:
1.本期人物(為學生提供議論文寫作素材)
2.時文選摘(選自《讀者》《意林》《青年文摘》等雜誌上的有思想性的時文,以期讓學生的寫作語言加入鮮活的營養)
3.經典散文(選自周國平、餘秋雨等名家的有哲理性的散文,以加深學生的思維深度)
4.思想評論(或"社會看點",選自當前國內外發生的新聞熱點或新聞評論,以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思想力度)
5.文言點選(每期歸納2到3個文言實詞知識梳理)
6.考場佳作(每次周檢題寫作的分析與範文,供學生背誦)
具體使用:利用週日晚語文自習(60分鐘)閱讀"本期人物"部分,並以"××,你讓我懂得了……"為題,寫一篇隨筆。其餘部分根據自己的興趣自助閱讀。
本小報自本學期第3周(20XX年9月20日製作第一期)開始製作,第20周(20XX年1月21日製作第17期)暫停,除中間國慶放假中斷一週外,堅持每週一期,共製作17期。
(三)導學案
文言文複習後期與吳春華老師、宋秀芳老師開始共同製作導學案。以學案為載體進行課堂教學,先學後教,把思考的時間還給學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效率。個人製作的導學案有:《導學案》《現代文(散文)閱讀之散文整體閱讀指導》《現代文(散文)閱讀之作品的整體構思》《辯證:讓作文語言圓潤熨帖》《散文閱讀之鑑賞語言特點》《小說閱讀之賞析環境描寫的作用》。
(四)最新五年高考閱讀真題解析
本學期已基本完成語文高考考點的複習教學,今後將進行專項閱讀強化訓練,高考閱讀分類彙編將有助於學生對自己的薄弱環節進行專項強化突破,這也正是編校此書的初衷。
三、問題反思
1.文言文複習用時過長,有些篇目可刪去或整合。
2.文言文複習中,"句子翻譯"部分重視不夠,訓練不足。
3.散文複習過於重視考點的方法講解,而缺少系統訓練,這也是下學期複習中需要彌補的。
4.微寫作教學具有隨意性,不夠系統。所幸材料都得以儲存,相信今後的寫作教學會更加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