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勵志短句文言整理70句
1、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
2、三更燈火五更弟,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4、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王貞白
5、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韓愈
6、天下事以難而廢者十之一,以惰而廢者十之九。——顏之推
7、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羅大經
8、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板橋
9、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增廣賢文》
10、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
1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2、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石玉昆
1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14、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
15、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陸游
16、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17、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
18、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1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20、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荀子》
21、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
22、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蘇軾
23、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曹雪芹
2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25、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26、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27、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2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29、日日行,不怕千萬裡;常常做,不怕千萬事。——《格言聯璧》
30、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荀子》
31、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其專精。——章學誠
3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
3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34、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
35、人有坎,失於盛年;猶當晚學,不可自棄。——顏之推
36、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增廣賢文》
37、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蘇軾
38、堅志而勇為,謂之剛。剛,生人之德也。——《練兵實紀》
39、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
40、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黃糵禪師
41、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古詩詩話》
42、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43、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44、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45、鑿壁偷光,聚螢作囊;忍貧讀書,車胤匡衡。——許名奎
46、讀書不趁早,後來徒悔懊。——《清詩鐸》
47、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
48、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
49、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漢書·董仲舒傳》
50、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51、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52、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53、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54、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陳壽
55、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
56、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57、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58、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僧雲《覽詩中之句》
59、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6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61、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62、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
63、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荀子》
64、志當存高遠。——諸葛亮《誡外生書》
6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66、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
6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68、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范曄《後漢書》
69、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陶淵明
70、三日不讀,口生荊棘;三日不彈,手生荊棘。——朱舜水《答野節問》
71、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72、一日不書,百事荒蕪。——李詡
73、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74、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孟東野
75、春花不紅不如草,少年不美不如老。——袁枚
76、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呂氏春秋》
77、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
78、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79、三千功名塵與土,八千里雲和月。——岳飛
80、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論語》
81、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高明
82、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83、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
8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85、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劉禹錫《浪淘沙》
86、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岳飛《滿江紅》
87、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古文勵志句子推薦
1. 一場消黯,永日無言,卻下層樓。——柳永《曲玉管》
2.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辛棄疾《水龍吟》
3.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蘇軾《江城子》
4.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是如雨。——辛棄疾《青玉案 元夕》
5.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黃庭堅《清平樂》
6.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 杜牧《遣懷》
7.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岳飛《滿江紅》
8. 舊日堂前燕,和煙雨,又雙飛。人自老,春長好,夢佳期。——韓元吉《六州歌頭》
9. 玉骨西風,恨最恨、閒卻新涼時節。——周密《玉京秋》
10. 東風似舊,向前度桃花,劉郎能記,花復認郎否?——劉辰翁《摸魚兒》
11.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歐陽修《蝶戀花》
12.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岳飛《滿江紅》
13. 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柳永《蝶戀花》
14.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蘇軾《江城子》
15.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晏殊《木蘭花》
16. 算好春長在,好花長見,原只是,人憔悴。——程 垓《水龍吟》
17. 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
18.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辛棄疾《永遇樂》
19.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黃庭堅《清平樂》
20.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軾《水調歌頭》
21.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范仲淹《蘇幕遮》
22. 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晏殊《清平樂》
23. 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看燕燕,送歸妾。——辛棄疾《賀新郎》
24. 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
25.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李之儀《卜運算元》
26.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蘇軾《水調歌頭》
27. 笑相遇,似覺瓊枝玉樹相倚,暖日明霞光爛。——周邦彥《拜星月慢》
28.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
29. 高柳垂陰,老魚吹浪,留我花間住。田田多少,幾回沙際歸路。——姜 夔《念奴嬌》
30. 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柳永《玉蝴蝶》
古文經典勵志名句
1.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2.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3.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4.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
6.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7.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8.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
9.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禮記中庸)
10.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禮記學記)
11.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12.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13.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楚辭卜居)
14. 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15.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告子下)
16.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丑)
17.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18.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
19.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20.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21. 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2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養生主)
23.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24.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25.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淮南子說林訓)
26.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戰國策荊軻刺秦王)
27.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記李將軍傳)
28.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史記陳涉世家)
29.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紀)
30. 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史記留侯世家)
勵志文言文名句
1.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史記報任少卿書)
2.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列傳)
3.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漢書枚乘傳)
4.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漢枚乘上書諫吳王)
5.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6. 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凋。(後漢書王霸傳)
7.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後漢書馮異傳)
8.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後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9. 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後漢書宋弘傳)
10. 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後漢書)
11.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暮年,壯心不已。(三國曹操龜雖壽)
12.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三國曹操短歌行)
13.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14.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15.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劉備)
16.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西晉陳壽三國志)
17.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東晉陶淵明雜詩)
18. 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東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19.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南朝蕭鐸
20.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北齊書元景安傳)
21.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新唐書元行衝傳)
22.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唐太宗贈蕭禹)
23.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24.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25.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唐王昌齡從軍行)
26.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唐李白論詩)
27.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唐李白上李邕)
28.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唐李白宣州謝餞別校書叔雲)
29.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30.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唐李白將進酒)
31.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唐李白行路難)
32. 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海。 (唐李白江上吟)
33.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34.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二十二韻)
35.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唐杜甫望嶽)
36.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37. 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唐杜甫)
38.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唐杜甫戲為六絕句)
39.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愁思落誰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40.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遊子吟)
勵志的文言文句子1
1、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舉成名。——司馬遷
2、去留無意,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漫隨天外雲捲雲舒。——《幽窗小記》
3、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4、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5、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魏徵列傳》
6、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
9、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謂不朽。——《左傳》
10、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
11、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國演義》
12、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唐·王勃
13、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梁惠王下》
14、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15、學而不知道,與不學同;知而不能行,與不知同。——黃睎
16、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管子·牧民》
17、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18、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9、吾日三省乎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
20、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劉鶚
21、吾日三省乎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
2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23、學而不知道,與不學同;知而不能行,與不知同。——黃睎
24、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管子·牧民》
25、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魏徵列傳》
勵志的文言文句子2
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二: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唐?王勃
三: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王安石)
四: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載
五: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管子?牧民》
六: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七: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八:仁道不遐。德輶如羽。求焉斯至。眾鮮克舉。大猷玄漠。將抽厥緒。先民有作。貽我高矩。
九:士不能夠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
十: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
十一: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十二: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杜甫
十三: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
十四: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十五:君子憂道不憂貧。――孔丘
十六: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劉鶚
十七: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舉成名。——司馬遷
十八:學而不知道,與不學同;知而不能行,與不知同。――黃?
十九: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韓愈)
二十:吉士思秋。實感物化。日與月與。荏苒代謝。逝者如斯。曾無日夜。嗟爾庶士。胡寧自舍。
二十一: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
二十二: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罕》
二十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
二十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易經》
二十五: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
二十六: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晏殊)
二十七:吾日三省乎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兄弟姐妹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
二十八: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謂不朽。――《左傳》
二十九: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三十: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三十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三十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李商隱
三十三:操千曲爾後曉聲,觀千劍爾後識器。――劉勰
三十四: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因此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三十五: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三十六: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
三十七:丹青不知老將至,貧賤於我如浮雲。――杜甫
三十八:見義不為,非勇也。(論語)
三十九: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四十: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四十一:去留無意,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漫隨天外雲捲雲舒。――《幽窗小記》
四十二: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四十三:古之所謂豪傑之士,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猝)而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四十四: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四十五: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四十六: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四十七: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曲?爭報恩)
四十八: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四十九: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羅梅坡)
五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五十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
五十二: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五十三: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告子下》
五十四: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五十五: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
五十六: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五十七: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五十八: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後出師表》)
五十九:安心恬蕩。棲志浮雲。體之以質。彪之以文。如彼南畝。力耒既勤。藨蓘致功。必有豐殷。
六十: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六十一:高以下基。洪由纖起。川廣自源。成人在始。累微以著。乃物之理。纆牽之長。實累千里
六十二: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國演義》
六十三: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六十四: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盡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六十五: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舊唐書)
六十六: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六十七: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六十八:大儀斡運。天回地遊。四氣鱗次。寒暑環周。星火既夕。忽焉素秋。涼風振落。熠耀宵流。
六十九:水積成川。載瀾載清。土積成山。歊蒸鬱冥。山不讓塵。川不辭盈。勉爾含弘。以隆德聲。
七十:雖有淑姿。放心縱逸。出般於遊。居多暇日。如彼梓材。弗勤丹漆。雖勞樸斵。終負素質。
七十一: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七十二: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七十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七十四: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孔子)
七十五: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七十六:以銅為鏡,能夠正衣冠;以古為鏡,能夠知興替;以人為鏡,能夠明得失。――《舊唐書?魏徵列傳》
七十七: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
七十八: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七十九: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劉禹錫)
八十:養由矯矢。獸與於林。蒲蘆縈繳。神感飛禽。末伎之妙。動物應心。研精躭道。安有幽深。
八十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八十二: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八十三: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
八十四: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中庸》
八十五:兼聽則明,偏信則闇。(《資治通鑑》)
八十六: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劉基)
八十七: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
八十八: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發奮,老大徒傷悲。
八十九: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九十: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
九十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九十二: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九十三: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孟郊)
九十四: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
九十五: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九十六: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梁惠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