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經典短句摘錄錦集76句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1、雜亂無章:章:條理。亂七八糟,沒有條理。

 文化苦旅經典短句摘錄錦集76句

2、變幻莫測:變幻:變化不可測度。變化很多,不能預料。

3、鱗次櫛比:櫛:梳篦的總稱。像魚鱗和梳子齒那樣有次序地排列著。多用來形容房屋或船隻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

4、對牛彈琴:譏笑聽話的人不懂對方說得是什麼。用以譏笑說話的人不看物件。

5、晨鐘暮鼓:暮:傍晚。佛教規矩,寺裡晚上打鼓,晚上敲鐘。比喻可以使人警覺醒悟的話。

6、順理成章:順:依順;理:條理;章:章法。指寫文章或做事情順著條理就能做好。也比喻某種情況自然產生某種結果。

7、事過境遷:境:境況;遷:改變。事情已經過去,情況也變了。

8、無濟於事:濟:補益,幫助。對事情沒有什麼幫助或益處。比喻不解決問題。

9、巧取豪奪:巧取:軟騙;豪奪:強搶。舊時形容達官富豪謀取他人財物的手段。現指用各種方法謀取財物。

10、古色古香:形容器物書畫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

11、汗流浹背:浹:溼透。汗流得滿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懼或非常害怕。現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溼透了。

12、稍縱即逝:縱:放;逝:消失。稍微一放鬆就消失了。形容時間或機會等很容易過去。

13、前赴後繼:前面的衝上去了,後面的緊跟上來。形容不斷投入戰鬥,奮勇衝殺向前。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好句摘抄2:

1、堂皇轉眼凋零,喧騰是短命的別名。在流光溢彩的日子裡,生命被鑄上妖冶的印記。

2、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重重的嘆息。

3、嚮往巔峰,嚮往高度,結果巔峰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不能橫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時俯視之樂,怎可長久駐足安坐?上已無路,下又艱難,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和惶恐。世間真正溫煦的美色,都熨帖著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

4、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後一點少年英氣。

5、文明可能產生於野蠻,但絕不喜歡野蠻。我們能熬過苦難,卻絕不讚美苦難。我們不害怕迫害,卻絕不肯定迫害。

6、一連串無可超越的絕境,一重重無與倫比的壯美,一系列無法複製的偉大,包圍著你,征服著你,粉碎著你,又收納著你。你失去了,好不容易重新找回,卻是另一個你。

7、世間真正溫煦的美色,都熨帖著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我已看出了它的譏謔,於是亟亟地來試探下削的陡坡。

8、莫高窟被那些文物拉得很長很長,幾乎環繞了整個地球。那麼,我們的心情也被拉長了,隨著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延伸到整個世界。

9、它是一種聚會,一種感召。它把人性神化,付諸造型,又用造型引發人性,於是,他成了民族心底一種彩色的夢幻,一種聖潔的沉澱,一種永久的嚮往。 它是一種狂歡,一種釋放。在它的環抱裡神人交融、時空飛騰,於是,它讓人走進神話,走進寓言,走進宇宙意識的霓虹。在這裡,狂歡是天然秩序,百家筆記網釋放是天賦人格,藝術的天國是自由的殿堂。 它是一種儀式,一種超越宗教的宗教。佛教理義已被美的火焰蒸餾,剩下了儀式應有的玄秘、潔淨和高超。只要是知聞它的人,都會以一生來投奔這種儀式,接受它的洗禮和薰陶。

10、如果人生和歷史 都是拔離了瑣碎事物的建構, 那麼它們也就不屬於現實世界。

11、大凡風景絕佳處都不宜安家,人與美的關係,竟是如此之蹊蹺。

12、只有走在路上,才能擺脫侷限,擺脫執著,讓所有的選擇、探尋、猜測、想像都生氣勃勃。

13、長城的文明是一種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種靈動的生活。長城擺出一副老資格等待人們的修繕,它卻卑處一隅,象一位絕不炫耀、毫無所求的鄉間母親,只知貢獻。一查履歷,長城還只是它的晚輩。 它,就是都江堰。

14、有些文人,剛流放時還端著一副孤忠之相,等那一天聖主來平反昭雪,有的則希望自己死後有一位歷史學家來說幾句公道話。但是,茫茫的塞外荒原否定了他們,浩浩的北國寒風嘲笑著他們。

15、嚮往巔峰,嚮往高度,結果巔峰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不能橫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時俯視之樂,怎可長久駐足安坐?上已無路,下又艱難,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和惶恐。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好段摘抄3:

1、中華民族作為世界上最早進入文明的人種之一,讓人驚歎的創造了獨特而美麗的象形文字,創造了簡帛,然後又創造了紙和印刷術。這一切,本該迅速地催發出一個書籍的`海洋,把壯闊的華夏文明播揚翻騰。但是,野蠻的戰火幾乎不間斷地在焚燒著脆薄的紙頁,無邊的愚昧更是在時時吞噬著易碎的智慧。

2、唯有在這裡,文采華章才從朝報奏摺中抽出,重新凝入心靈,並蔚成方圓。它們突然變得清醒,渾然構成張力,生氣勃勃,與殿闕對峙,與史官爭辯,為普天黃土留下一脈異音。世代文人,由此而增添一成傲氣,三分自信。華夏文明,才不至全然黯喑。

3、在富麗的大觀園中築一個稻香村未免失之矯揉,農舍野趣只在最平易的鄉村裡;時裝表演可以引出陣陣驚歎,但最使人舒心暢意的,莫過於街市間無數服飾的整體鮮亮;成年人能保持天真也不失可喜,但最燦爛的天真必然只在孩童們之間。

4、那分明是一彎清泉,橫臥山底。動用哪一個藻飾詞彙,都會是對它的褻瀆。只覺得它來得莽撞,來得怪異,安安靜靜地躲坐在不該有它的地方,讓人的眼睛很久還不大能夠適應。再年輕的旅行者,也會像一位年邁慈父斥責自己深深鍾愛的女兒一般,道一聲:你怎麼也跑到這裡!

5、天底下的名山名水大多是文人鼓吹出來的,但鼓吹的過於響亮了就會遲早引來世俗的擁擠,把文人所吟詠的景緻和情懷擾亂,於是山水和文人原先對應的關係不見了,文人也就不再擁有此山此水。看來,這是文人難於逃脫的悲哀。

文化苦旅優美語句

1、路,就是書。

2、我們,也有可能這樣。

3、一路傷痕斑斑,而身心猶健。

4、淺渚波雲影,小橋流水江村。

5、它無痕無跡,卻被天地銘記。

6、天竟晴了,風也停了,陽光很好。

7、修善,總意味著一定程度的損壞。

8、孤獨不是一種脾性,而是一種無奈。

9、回頭一看,為自己長長的腳印高興。

10、斜躺著,看白雲,聽蟬鳴,傳閒話。

11、哲理產生在兩種相反力量的周旋之中。

12、不在企望遷徙,聽任蔓草湮路,這便是老。

13、滄海滴水,何問其源?來自無限,歸於無限。

14、登高一呼,山鳴谷應;舉目四望,海闊天空。

15、大智不群,大善無幫,何懼孤步,何懼毀謗。

16、我對人類前途的展望是一種宏大而美麗的悲觀。

17、人民和歷史最終接受的,是坦誠而透徹的生命。

18、它因深厚而沉默,也許,身後正是沉默的原因。

19、彼此太熟悉了,忘了他給世界帶來的陌生和特殊。

20、我到過一個地方,抽象得像寓言,神秘得像夢境。

21、歷史不只是印刷在課本上,而是掩埋在大地深處。

22、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在這千年的嘆息中講述苦旅。

23、是天地,給了我們生存基座,因此也給了我們文化基座。

24、人類常常產生"高於自然"的藝術夢想,在這裡必須放棄。

25、雖然不是原來那顆,但種子在,靜坐在,守護在,虔誠在。

26、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者關係如何?沒有兩者,路就是書。

27、大凡風景絕佳處都不宜安家,人與美的關係,竟是如此之蹊蹺。

28、我知道,越有聲勢的強力,越是性空;越有吸引力的美事越要放下。

29、無言的大地,有多少地方值得我們跪身,又有多少地方值得我們謝恩。

30、單向完滿的理想狀態,多是夢境。人類難以掙脫的一大悲哀,便在這裡。

31、漂移中的家最能展示家的本質,危難中的漂移最能讓這種本質刻骨銘心。

32、先不講彼岸,只講此岸。先不講天堂,只講地獄。先不講星星,只講烏雲。

33、在如此廢墟面前,科場案的曲直,親人們的屈死,只是變成了歷史褶皺中的微塵。

34、堂皇轉眼凋零,喧騰是短命的別名。在流光溢彩的日子裡,生命被鑄上妖冶的印記。

35、小人牽著大師,大師牽著歷史。小人把繩索一抖,於是大師和歷史都成了罪孽的化身。

36、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重重的嘆息。

37、也許有人說,都已經要滅亡了,還要什麼格調?我說,正因為要滅亡了,只剩下了格調。

38、只有走在路上,才能擺脫侷限,擺脫執著,讓所有的選擇、探尋、猜測、想像都生氣勃勃。

39、受苦最深的人最不想說,說得最多的人一定受苦不多,說得高調的人一定是讓別人受了苦。

40、人類總是缺乏自信,進進退退,走走停停,不停的自我耗損,又不斷的為自我耗損而再耗損。

41、世間真正溫煦的美色,都熨帖著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

42、一種龐大的文化如此輕慢一種與自己有關的龐大財富,以及它的龐大的創造群體,實在不可思議。

43、為了躲避苦、害怕苦、轉嫁苦,人們不得不競爭、奮鬥、掙扎、夢想、恐懼,結果總是苦上加苦。

44、人類本應把一切都放下,放下在山河之間。因此我們也就找到了終點一價值的終點和生命的終點。

45、當峨冠博帶早已零落成泥之後,反而是一杆竹管筆偶爾塗劃的詩文,竟能鐫刻山河,雕鏤人心,永不漫遊。

46、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裡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溫暖方式。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

47、現代藝術家在哪裡?請從精緻入微的筆墨趣味中在往前邁一步吧!認人民和歷史最中接受的,是坦誠而透的生命。

48、文明可能產生於野蠻,但絕不喜歡野蠻。我們能熬過苦難,卻絕不讚美苦難。我們不害怕迫害,卻絕不肯定迫害。

49、嚮往巔峰,嚮往高度,結果巔峰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不能橫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時俯視之樂,怎可長久駐足安坐?

50、這裡沒有重複,真正的歡樂從不重複。這裡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這裡什麼也沒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騰。

51、當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確解釋了,這個世界也就變得十分無聊。人生,就會成為一種簡單的軌跡,一種沉悶的重複。

52、在這一點上他像一個最單純、最執著的孩子,一定要做一件事,罵他、損他、毀他,都可以,只要讓他做這件事,他立即可以破涕為笑。

53、莫高窟被那些文物拉得很長很長,幾乎環繞了整個地球。那麼,我們的心情也被拉長了,隨著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延伸到整個世界。

54、我發現,在哪裡,歷史和地理在進行著頻繁的轉換:互相仇恨的歷史變成互相仇恨的根源,於是,可怕的空間又變成了可怕的時間,繼續延綿。

55、世間真正溫煦的美色,都熨帖著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我已看出了它的譏謔,於是亟亟地來試探下削的陡坡。

56、他們腳下的這塊土地給了他們那麼多無告的陌生,那麼多絕望的辛酸,但他們卻無意怨恨它,而用溫熱的手掌撫摸著它,讓他感受文明的熱量,使它進入文化的"史冊。

57、一切偉大的藝術,都不會只是呈現自己單方面的生命。它們為觀看者存在,它們期待著仰望的人群。一堵壁畫,加上壁畫前的唏噓和嘆息,才是這堵壁畫的立體生命。

58、一連串無可超越的絕境,一重重無與倫比的壯美,一系列無法複製的偉大,包圍著你,征服著你,粉碎著你,又收納著你。你失去了,好不容易重新找回,卻是另一個你。

59、山河間的實際步履,使一切偉業變成了尋常風景,因此也使我們變得輕鬆。人類本應把一切都放下,放下在山河之間。因此我們也就找到了終點,價值的終點和生命的終點。

60、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願,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61、嚮往巔峰,嚮往高度,結果巔峰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不能橫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時俯視之樂,怎可長久駐足安坐?上已無路,下又艱難,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和惶恐。

62、再也讀不到傳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龍飛鳳舞的楹聯。再也找不見慷慨的遺恨,只剩下幾座既可憑弔也可休息的亭臺。再也不去期待歷史的震顫,只有凜然安坐著的萬古湖山。

63、水,看似柔順無骨,卻能變得氣勢滾滾,波湧浪疊,無比強大;看似無色無味,卻能揮灑出茫茫綠野,累累碩果,萬紫千紅;看似自處低下,卻能蒸騰九霄,為云為雨,為虹為霞......

64、人世間最有吸引力的,莫過於一群活得很自在的人發出的生命訊號。這種訊號是磁,是蜜,是渦卷方圓的魔井。沒有一個人能夠擺脫這種渦卷,沒有一個人能夠面對著它們而保持平靜。

65、人這個字倘若總被大寫,寬大的羽翼也會投下陰影。時代到了這一天,這群活活潑潑的生靈要把它析解成許多閃光的亮點。有多少生靈就有多少亮點,這個字才能幻化成熙熙攘攘的世界。

66、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後一點少年英氣。

67、有些文人,剛流放時還端著一副孤忠之相,等那一天聖主來平反昭雪,有的則希望自己死後有一位歷史學家來說幾句公道話。但是,茫茫的塞外荒原否定了他們,浩浩的北國寒風嘲笑著他們。

68、世間的種種定位畢竟都還有一些可選擇的餘地,也許,正是對這種可選擇性的承認與否定的幅度,最終決定著一個人的心理年齡,或者說大一點,決定著一種文化、一種歷史的生命潛能和更新可能。

69、我們對這個世界,知道得還實在太少。無數的未知包圍著我們,才使人生保留迸發的樂趣。當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確解釋了,這個世界也就變得十分無聊。人生,就會成為一種簡單的軌跡,一種沉悶的重複。

70、長城的文明是一種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種靈動的生活。長城擺出一副老資格等待人們的修繕,它卻卑處一隅,象一位絕不炫耀、毫無所求的鄉間母親,只知貢獻。一查履歷,長城還只是它的晚輩。它,就是都江堰。

1.有了朋友,再大的災害也會消去大半。有了朋友,再糟的環境也會風光頓生。

2.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引發出人生滄桑感。——《文化苦旅·自序》

3. 這些在生命的邊界線上艱難跋涉的人物,似乎為整部中國文化史做了某種悲劇性的人格奠基。他們追慕寧靜而渾身焦灼,他們力求圓通處處分裂,他們以昂貴的生命代價,第一次標誌出一種自覺的文化人格。在他們的血統系列上,未必有直接的傳代者,但中國的審美文化從他們的精神酷刑中開始屹然自立。——《遙遠的絕響》

4. 在李白時代,中華民族還不太沉悶,這麼些詩人在這塊土地上來來去去,並不像今天那樣覺得是件怪事。他們的身上並不帶有政務和商情,只帶著一雙銳眼、一腔詩情,在山水間周旋,與大地結親。寫出一排排毫無實用價值的詩句,在朋友間傳觀吟唱,已是心滿意足。他們很把這種行端當作一件正事,為之而不怕風餐露宿,長途苦旅。結果,站在盛唐的中心地位的,不是帝王,不是貴妃,不是將軍,而是這些詩人。——《三峽》

5. 只要是智者,就會為這個民族產生一種對書的企盼。他們懂得,只有書籍,才能讓這麼悠遠的歷史連成纜索,才能讓這麼龐大的人種產生凝聚,才能讓這麼廣闊的土地長存文明的火種。——《風雨天一閣》

6. 基於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或者倒過來說,基於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沒有這種東西,他就不可能如此矢志不移,輕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輕。

7. 可惜,群體性的文化人格在中國歷史上日趨黯淡。春去秋來,梅凋鶴老,文化成了一種無目的的浪費,封閉式的道德完善導向了總體上的不道德。文明的突進,也因此被取消,剩下一堆梅瓣、鶴羽,像書籤一樣,夾在民族精神的史冊上。——《西湖夢》

8. 不能把志向實現於社會,便躲進一個自然小天地自娛自耗。他們消除了志向,漸漸又把這種消除當作了志向。安貧樂道的達觀修養,成了中國文化人格結構中一個寬大的地窖,儘管有濃重的黴味,卻是安全而寧靜。——《西湖夢》

9. 社會汙濁中也會隱伏著人性的大合理,而這種大合理的實現方式又常常怪異到正常的人們所難以容忍。反之,社會的大光亮,又常常以犧牲人本體的許多重要命題為代價。單向完滿的理想狀態,多是夢境。人類難以掙脫的一大悲哀,便在這裡。——《西湖夢》

10. 中國文化中極其奪目的一個部位可稱之為“貶官文化”。隨之而來,許多文化遺蹟也就是貶官行跡。貶官失了寵,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劇意識也就爬上了心頭;貶到了外頭,這裡走走,那裡看看,只好與山水親熱。這一來,文章有了,詩詞也有了,而且往往寫得不壞。過了一個時候,或過了一個朝代,事過境遷,連朝廷也覺得此人不錯,恢復名譽。於是,人品和文品雙全,傳之史冊,誦之後人。他們親熱過的山水亭閣,也便成了遺蹟。地因人傳,人因地傳,兩相幫襯,俱著聲名。—— 《洞庭一角》

11. 我最不耐煩的,是對中國文化的幾句簡單概括。哪怕是它最堂皇的一脈,拿來統攝全盤總是霸道,總會把它豐富的生命節律抹殺。那些委屈了的部位也常常以牙還牙,舉著自己的旗幡向大一統的霸座迸發。其實,誰都是渺小的。無數渺小的組合,才成偉大的氣象。——《洞庭一角》

12. 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

13.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來迎接困難的,看到了一個個困難,心裡就特別踏實,因為這才像活著。

14. 人生在世,可以沒有功業,卻不可以沒有友情。以友情助功業則功業成,為功業找友情則友情亡,兩者不可顛倒;”

15. 人生不要光做加法。在人際交往上,經常減肥、排du,才會輕輕鬆鬆地走以後的路。

16. 人的一生要接觸很多人,因此應該有兩個層次的友情:寬泛意義的友情和嚴格意義的友情。沒有前者未免拘謹,沒有後者難於深刻;

17. 愛永遠是互相的事,因此必然是自由互通,信心互增,光輝互照。

18. 來一次世間,容易嗎?有一次相遇,容易嗎?叫一聲朋友,容易嗎?仍然是那句話--學會珍惜,小心翼翼。

19. 就人生而言,應平衡于山、水之間。水邊給人喜悅,山地給人安慰。水邊讓我們感知世界無常,山地讓我們領悟天地恆昌。水邊讓我們享受脫離長輩懷抱的遠行刺激,山地讓我真正屬於心靈的財富,不會被外力剝奪,唯一能剝奪它的只有心靈自身的毛病,但心靈的毛病終究也會被心靈的力量發現、解析並治療。

20. 中華文明至少在一點上既符合最低標準,也符合最高標準,那就是:自己好好活著,不去招惹別人。

21. 不要為人生制訂太多歸宿性的目標。一切目標都是黑暗的,至少是朦朧的,只有行動才與光亮相伴。

22. 有人把生命侷促於互窺互監、互猜互損,有人則把生命釋放於大地長天、遠山滄海。

23. 希望世間能有更多的人珍視自己的每一步腳印,勤於記錄,樂於重溫,敢於自嘲,善於修正,讓人生的前前後後能夠互相灌溉,互相滋潤。

24. 每天早晨,雁群起飛了。橫過朝霞,穿越白雲,衝出陣風,投入暮靄,最後,在黑夜的蘆葦蕩中棲息。能說它們天天以黑暗作為歸宿嗎?

25. 人格尊嚴的表現不僅僅是強硬。強硬只是人格的外層警衛。到了內層,人格的天地是清風明月,柔枝漣漪,細步款款,淺笑連連。

26. 與貧困和混亂相比,我們一定會擁有富裕和秩序,但更重要的,是美麗的安適,也就是哲人們嚮往的詩意地居息。

27. 誠懇坦然地承認奮鬥後的失敗,成功後的失落,只能變得更沉著 。

28. 任何文明的洞窟,不管藏有多少實物,冠有多少美名,總有一個開啟它的小小鑰匙孔。中華文明的鑰匙孔,叫“君子”。

《餘秋雨

1.

2.

3.

4.

5.

6.

7.

8.

9.

10.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