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物件發朋友圈但不回訊息(相親物件不回訊息的真實意思)
按理說,既然是相親,每個人都應該積極主動一點。
要懂得尊重對方,要好好去相互瞭解,去看一看彼此是否合適。
那是最起碼的禮貌,更何況,也只有我們做到了如此,相親才會顯得更有意義一些,透過相親,我們也才真的有可能更快告別單身,達成脫單的目的。
理論上,不論男女,對待相親的態度,都該如此。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卻根本就並沒有做到,只是特別的消極,也特別的被動。
常常都是一副並沒有什麼意願的樣子,還經常都會不回覆訊息。
而當一個人和我們相親,對方並不怎麼回覆,這時候,我們其實也不必去問對方是意思,他的意思,其實已經非常明白了。
從一開始就不回覆,不想了解。
相親,有的人可能是直接見面,有的則是先加為好友,彼此先聊一聊,大概瞭解下再說。
而即使是先加好友,彼此根本就還不曾見過,從第一次開始,有的人也會直接就不回訊息。
當我們給對方發訊息,不過就只會是石沉大海,對方甚至都懶得回覆。
這種從一開始,連我們是一個怎樣的人,具體情況如何,各方面都並不瞭解,就直接不搭理我們的人,我們當然不必懷疑自己,不是我們有什麼不好,只是人家並沒有興趣相這一場親。
可能是自己現在並不想找物件,被逼無奈,所以不得不加一下,可能是自己根本就不想和一個陌生人透過這樣的方式相識,所以比較的排斥,在無形抗拒。
在各種壓力下,他可以加好友,透過好友申請,但是接下來,卻並不願意一直被操縱。
只想按照自己的意願,不回覆就不回覆,大不了回頭就跟介紹人說一下不合適。
不少的人,終究並不是那麼喜歡相親這種方式,眼下的情況,可能也並不適合開始一段感情,所以,乾脆就不要有什麼開始,直接連招呼都不要打,連第一次聊天都不要給予回覆。
回應了幾次,大概覺得沒意思。
也有那麼一些情況,對方也和我們聊了幾次,雖然回應得不算太熱情,但是也還可以。
只是從某一天,某一次開始,對方突然就轉變了態度,開始變得不回覆了。似乎並沒有什麼徵兆,但是一切卻都變得並不一樣了。
而一個人會如此,大概是經過幾天的觀望,覺得彼此的聊天,挺沒有意思的。
在當下,年輕人都是很講究感覺的,聊天的感覺還不錯,就會願意一直聊下去,而要是感覺不怎麼好,覺得不舒服,感覺很彆扭,就只是早安晚安什麼的,則是會覺得很無趣。
認為這樣的聊天,不過就只是在浪費時間,還不如不要聊,去做一些別的什麼事情。
找物件,聊得來,這是最起碼的,如果都聊不來,都說不到一塊,相處起來,自然也就不會融洽,彼此的感覺,自然也就不會好。
既然如此,當我們的話題並不吸引人,在聊天中並沒有吸引到對方,讓對方感受到我們的魅力,以及我們的誠意,即使我們是一個很不錯的人,對方也只會直接選擇放棄。
也就是覺得平平無奇,直接被篩選掉了。相親就是這個樣子的,總要過了聊天這一關,才會有可能,贏得一個進一步接觸的機會。
熱情一陣子不再回,是不合適。
和有的人相親,當我們很熱忱的時候,對方和我們也是一樣。
彼此都挺認真的,也都真的是奔著找物件來的。
遇上這樣的人,我們感覺還不錯,於是我們當然也就會希望對方一直能夠保持積極。
但是,就算是我們有著這樣的希望,也一直在好好待對方,對方卻也未必就能如我們所願,熱情了幾天,一段時間,問過我們一些情況,聊過很多話題過後,卻也可能會突然變冷。
剛開始對我們挺感興趣的,在某一天,卻就對我們沒有什麼興趣了,不再會及時回覆,不再每次都回復得特別多,反而只是開始變得根本就不怎麼回覆。
打招呼,不回覆,就算我們說些什麼,也同樣還是不會回,就像並沒有收到,沒有看到一樣。
為什麼會如此,大概是,想要找物件是真的,但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瞭解過後,卻也覺得那個人,並不會是我們,彼此之間並不是那麼的合拍,根本就不適合在一起。
一旦有了這樣的認知,就不會再那麼的熱情了,只會開始變得很冷漠,用自己的不回覆來彰顯自己的態度,希望我們能夠明白,不要再打擾。
相親的人不回覆訊息,基本上,彼此都並沒有什麼可能了。
要是也並沒有多喜歡,那麼就別再發,也別再對對方抱有幻想。
收回自己的主動,可以刪了對方,也可以留著對方,就別再當回事,再重新去專注於自己的當下,去重新為自己找一個合適的人。
如果覺得不甘心,可以再爭取看看,再試一試,最後為自己努力一把。
爭取來了,就好好繼續,爭取不來,也還是要學會釋懷。
愛情關乎兩個人,不是自己一個人就能夠決定的。
不過,即使不成功,也並沒有什麼關係,不必想太多,也不必太難過,這一場錯過,很有可能,只是為了下一場更好的相遇。
文字/譚檬
圖片/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