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寧願花十八萬娶個相親的人(為什麼男人寧願花20萬娶相親女)
來訪者問:
為什麼一些男生寧願花十幾萬娶一個相親的物件,而不願意花十幾萬娶自己談了多年的女朋友?
第一種情況:“戀愛由我,結婚不由我!”。戀愛完全由情慾推動,一個人不太可能和完全沒有感覺的人談戀愛,而完全可能會和一個不太喜歡的人結婚,畢竟情慾可以是戀愛的全部,而只靠情慾支撐不起幸福的婚姻。
在中國,干涉孩子戀愛的父母很少,干涉孩子婚姻的父母則不在少數。當自己的擇偶標準和父母選擇兒媳的標準嚴重衝突時,有男生對原生家庭的依賴、背叛父母的恐懼嚴重抑制了他們對女友的好感和情慾,甚至因心理衝突否定自己的判斷力且聯合父母對女友吹毛求疵起來……他們幾無例外地會向父母繳械投降。
第二種情況:當談婚論嫁時,不少男人會從“唯美主義”和“體驗主義”轉向“現實主義”,他們可能情願犧牲情感部分,而從家庭背景、經濟水平、父母意願等現實問題考慮婚姻的可行性,只要有一項不滿足,他們就可能放棄女友,並美其名曰理性和成熟。
第三種情況是:“我只想和你戀愛,從來就沒打算和你結婚”。
這樣的男生多少帶有隱秘的反社會、自戀特質和享樂主義的價值觀。他們通常非常有吸引力、懂得討女人關心,給人很暖、很有愛心、很懂人情世故的感覺,可是這種愛心是氾濫的,這種人情是刻意設計的,從而身邊總是不乏曖昧和追求者,而那個和他建立了戀愛關係的女生則始終處在害怕失去和委曲求全、自我犧牲的漩渦中。
當面談婚論嫁時,這種男生反應會異常冷淡或者異常強烈,露出精神操控和始亂終棄的面目。不過,即使他與相親者結婚,他也很難維持婚姻,因為這裡沒有婚姻應有的忠誠。可惜的是,他會給前女友留下極大心理創傷,後者可能始終認定自己不好、不夠優秀,沒有留住這個男生。
第四種情況是:“我看透你了,我們不合適!”這是兩人人格相互衝突達到不可調和地步的結果。在長期的衝突和磨合中,分分合合的戲碼反覆上演,終於心力交瘁,選擇放棄。
當一個匹配的相親者出現時,他就有了一個逃離當前關係的強烈願望和出口,他似乎剎那間明白了,戀愛和婚姻的區別,並義無反顧地選擇斷舍離。這段數年戀愛關係讓雙方都傷痕累累,對雙方來說可能是成長的契機,也可能是永遠的痛,他們通常會埋藏心頭,不輕易向他人袒露。
至於像題主說的男生情願花十幾萬娶一個相親物件而不願花十幾萬娶戀愛多年的女友,這是一個看似和錢相關的問題,實際上幾乎和錢沒有什麼關係。
——袁寒柏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