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女老師黃秀群,38歲時表白66歲環衛工:除了你,別人都是將就
長沙銅官窯出土的一件瓷器上刻著一首這樣的民間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用詞簡單到許多人還以為是現代人創作的。
可是卻直白地表達了一對年齡相差較大的戀人的無奈與心酸。而現代雖然社會的包容度提高了,人們不再被世俗條框所約束,都敢於表達自己感情。
2013年湖南省岳陽市一位38歲的女教師,就直面自己的內心,追求一位66歲的掃地大爺。
面對外人的不解,黃秀群也不多解釋,她只一心看向心愛的人,等待著對方給予回應。
平凡且優秀的女教師
如果不是因為在大眾眼裡不尋常的愛情讓她飽受爭議,黃秀群大概會安安穩穩地過一輩子。她出生於1974年,從小就懂事聽話。
在學校她永遠是安安靜靜埋頭學習的好學生,所有關於校園裡轟轟烈烈的青春都與她無關。她不愛打扮,不喜歡玩,唯一愛的就是抱著書本讀書。
因此,黃秀群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她一路重點初高中,從未讓父母失望。高考後也順利地進入了一個師範學校讀英語專業。
從小精神世界豐富的她對愛情遲遲不開竅,到大學結束也沒有談一場戀愛。
畢業後她被分配到家鄉的一所小學擔任英語老師,平時除了教學,她就是宅在家中閱讀書籍,提升自己。
黃秀群一直沒考慮到自己的終身大事,她覺得感情是順其自然的,遇到合適的自然就會在一起。
一眨眼就過去了幾年,她的家人親戚有些替她著急,說她年齡也不小了,該成家了。
黃秀群好脾氣的笑笑點頭,說遇到合適的就會結婚。家人又說差不多就行,不要太挑了,年齡太大就不好找了。
黃秀群想說自己沒有挑,但最終沒有說出口,只是略帶無奈地嘆了口氣。
不久後,她的家人託媒人幫她找到了一個各方面條件都和她匹配的物件,黃秀群也並沒有抗拒這種形式的相親。
兩人相看過幾次後,覺得都可以,雙方父母也都滿意,他們雖然不確定喜不喜歡對方,但還是確定了戀愛關係。
很快又在家人的催促下領了結婚證,辦了婚禮。大概是婚前並沒有太多瞭解,婚後他們之間的矛盾就逐漸顯露出來。
對於生活習慣的不一致雙方還能儘量包容,但是後來價值觀與各方面思想的不一致,讓他們相處起來格外費勁。
黃秀群是個脾氣溫和有主見的人,她沒想到婚後會變得完全不像自己,她與丈夫好像不能心平氣和的商量事情,兩人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話題引起爭論。
她不能接受自己的婚姻竟然過得這樣混亂,也曾主動找丈夫溝透過兩人的問題。
但是丈夫對此也毫無辦法,他們都是同樣優秀且有主見的人,平時工作也都繁忙,兩人在一起就像是湊在一起搭夥過日子。
明白各自都無法改變後,他們堅持了幾年,就結束了這段婚姻。恢復單身的黃秀群深深吐了一口氣,她覺得自己輕鬆多了,回家後再也沒有了壓抑的氣氛。
雖然父母偶爾還是會讓她再找一個人過日子,但是黃秀群總是一面應和著,一面又覺著自己大概會獨自過完後半輩子。
她回到了曾經兩點一線的生活,偶爾也會覺得有人陪伴會更好,但是隻要回想起上一段失敗的婚姻,她剛冒出頭的想法也很快被遏制。
為了讓自己的生活更充實,黃秀群不斷地學習,但是教師工作辛苦,導致她的身體出現了一些問題。
2012年5月,黃秀群在假期坐火車前去北京看病,也是這趟路途中,她平淡了多年的感情,再次發生了起伏。
初遇66歲的心上人
前往北京路途遙遠,黃秀群就買了一張硬臥,她的票是9號車廂21號床的上鋪,因為剛上來她還不想上去,看到下鋪沒有人,就先坐了下來歇歇腳。
她坐在床邊有些呆呆地看向窗外,不知道過了多久聽到一個蒼老的聲音問她是哪一個位置。
黃秀群回過神來,看到的是個中等身材,慈眉善目的老人。然後連忙站起來,邊道歉邊解釋自己在上鋪。
老人笑笑說沒事,讓她不用起身,繼續坐著就行。黃秀群道過謝後開始和老人斷斷續續地聊起了天。
自然而然地知道了老人叫做陳碧波,已經66歲,和她是同鄉,此次也是前往北京。
大概是外出遇同鄉總會多兩分自在,知道老鄉陳碧波的行程後,黃秀群明顯變得輕鬆了很多。從陳碧波的口中她瞭解到老人這次去北京是為了上訪。
其實陳碧波年輕的時候在政府工作,後來在90年代下海經商,不久就賺到了一大筆資金,成為當地有名的萬元戶。
他年輕時長得俊秀儒雅,性格也是十分的有趣,再加上又有本事,不但有許多小姑娘喜歡他,不少長輩也是對他讚不絕口。
只是他一直忙於事業遲遲沒有談物件,讓家人操了不少心,在周圍鄰居親友的介紹下,他認識了一個適齡的姑娘。
兩人都是頭次談物件,也不清楚該怎麼相處。也就和黃秀群一樣,在家人的催促下,匆匆舉辦了婚禮。
婚後的生活總是和想象中不一樣,兩人年輕氣盛,發生矛盾時,誰也不願意第一個低下頭。
後來不愉快的事情越積越多,日子過得滿地弟毛,經過慎重考慮,幾年後他們還是離婚了。
離婚後的陳碧波開始一心撲進事業裡,他投資有道再加上肯吃苦,很快就積攢了十幾萬的身家。
他先是把自家的房子翻修了一下,又在家中添置了許多現代化的傢俱,頭髮永遠梳得一絲不苟,西裝也沒有一絲褶皺,他派頭十足,走到哪裡都會被稱一聲“陳老闆”。
雖然離過一次婚,但是他的條件在當地還是數一數二的好,因此想要嫁給他的人不在少數。
後來陳碧波自己選了一個漂亮開朗的姑娘做自己的妻子,對方比他小了16歲,還是當地出名的大美人,因此陳碧波待她十分的好。
婚後兩人的生活過得幸福又溫馨,妻子還為他生了一對雙胞胎,誰看見了都誇陳碧波好福氣,那幾年他可謂是春風得意,人生圓滿。
在1993年陳碧波和朋友商量著辦一家企業,並去外地採購了一批煤,因為訂單較大,廠家不能很快交貨,陳碧波簽了合同,付過11萬的定金後就先回去了。
誰知在老家遲遲等不到對方發貨,陳碧波幾次催促後決定換家合作,要求對方退押金,可是那家煤礦企業一直找藉口拒不退還。
為了維護保障自己的利益,陳碧波只好把對方告上了法庭。雖然法院判陳碧波勝訴,要求對方退還11萬押金,並且承擔訴訟費,可是對方就是拒不執行。
這些押金幾乎是陳碧波當時所有的財產,他無法接受自己辛苦得來的錢就這樣打了水漂,被人欠著,只好透過各種渠道維權。
沒有錢就沒法辦事,陳碧波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完全領略了這句話的含義,他沒有了錢,原本的生意也無法維持,很快就倒閉了。
家中的孩子妻子都等著用錢,可陳碧波一分錢都拿不出,他的全部心思都用在了怎樣拿回來屬於自己資金上面。
妻子看著他整日不務正業的樣子,跟他發生了幾次爭吵,陳碧波不發一言,依舊我行我素,最後,妻子終於無法忍受這樣的生活,選擇跟他離婚。
如果說第一段結束的婚姻讓陳碧波輕鬆,那麼這一段婚姻就是他不敢面對現實。剛離婚的幾天,他甚至不願意出門,總覺得自己狼狽又失敗,外面的人都等著看他的笑話。
但是他很快又振作了起來,妻子雖然走了,但是孩子還在,看著幾個孩子稚嫩又無措的眼睛,他還是扛起了一個男人的責任。
這麼些年來他就一邊打工一邊維權,時間一晃就過了將近20年,他也從青年變成了一個長出皺紋的老人。
此時他年齡大了,孩子也已成家,加上他身體大不如前,因此只能做些掃地的清閒工作。也會定期去北京上訪,期待能解決自己堅持已久的維權之路。
因為愛他所以才最合適
這次北京上訪和從前數次沒有任何不同,唯一不同的就是他遇到了一個在她看來十分年輕的女人,他們兩個好像有說不完的話,黃秀群在聽他講述時總會嘖嘖感嘆。
或許是沒想到陳碧波看起來平平無奇,想不到身上還有那麼多曲折的經歷,聽完他的故事後,黃秀群帶著欣賞的語氣稱他是個高智商高品位的人。
陳碧波聽後笑笑又一本正經地說:“我其實是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黃秀群瞬間被他逗笑,樂了好一陣後說他還挺幽默的。
陳碧波也一起笑,隨後他們又聊到了黃秀群身上。得知她是一位小學老師後,陳碧波對她豎起了大拇指,並說是個好工作,誇獎她是祖國的棟樑。
後來得知黃秀群此次去北京是去看病,便又勸她身體最重要,不要太忙於工作。黃秀群笑著點頭稱是,兩人不知不覺對對方就有了初步的認識。
時間飛快地就過去了,火車馬上到站,聽著乘務人員的報站黃秀群突然生出一股不捨得情緒。
她意識到自己對陳碧波頗有好感,臨下車前,便問他要了聯絡方式,還表示他們是老鄉,以後有事情可以互相幫助。
陳碧波先是愣了一下,隨後覺得她說得也沒錯,況且只是一個聯絡方式而已,便痛快地交換了。
下車後,兩人打了一聲招呼就各自拿著自己的東西分開了,黃秀群也在檢查過身體後直接回了老家。
這些天來她總是時不時地想起陳碧波緩慢平穩的聲音,內心控制不住地想要再聽他講話。於是她拿起手機,猶豫了一會兒後還是撥通了對方的電話。
電話鈴聲響起,黃秀群的心臟也撲通撲通的跳動,動靜大到她似乎聽到了心跳的聲音。她從來沒有給初次相識的異性主動打過電話,緊張的手心都冒出了汗。
對面很快接通,陳碧波的聲音從話筒傳出,黃秀群神奇的平靜了下來。她用帶著關心的口吻問陳碧波的上訪的事情怎麼樣。
陳碧波則繼續用自己不慌不忙的聲音說著事情還是老樣子,沒有什麼進展。黃秀群聽後就順勢安慰,然後又天南海北地聊起了別的事情。
此後他們就開始了頻繁的溝通,有時候打電話不方便,還會給對方發簡訊。
黃秀群也習慣了每週聽一聽陳碧波的聲音,也習慣地把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分享給對方。她也清楚地明白自己對陳碧波產生了什麼感情。
意識到自己喜歡上這個比她大了28歲的男性之後,黃秀群心裡有著說不出的滋味,她為自己能遇到喜歡的人感到驚喜,也為兩人的未來感到憂愁。
聯絡了三個多月後,她還是決定踏出第一步,向對方表明心意,只要陳碧波同樣喜歡她,她就什麼都不會在乎。
於是她再次撥通了陳碧波的電話,說自己喜歡他,想要和他在一起。陳碧波驚得都不知道要說些什麼,可是他平復了自己的情緒,認真地跟黃秀群講兩個人的差距。
不說世俗不允許,單單這個年齡差就會讓黃秀群吃很多苦,說罷就表示他們之間不可能。
掛了電話,陳碧波陷入惆悵,他最一開始確實是把黃秀群當做小輩對待,可是這段時間的相處卻讓他動了心。
他也同樣渴望著有個人能陪自己度過後半生,可是黃秀群太年輕,和他的孩子差不多大,會有更好的選擇,他沒有勇氣,也不忍心。
而黃秀群聽到對方拒絕也很難過,但是她也明白陳碧波的顧慮,於是想要再勇敢一次。斟酌了兩天,黃秀群給他寫了一封情書,展示了自己的一腔愛意,還甜蜜地稱陳碧波為寶貝。
陳碧波收到這封信後,內心十分感動,他想要去找黃秀群說自己也喜歡他,但是他幾次邁開腳步卻又收回。
陳碧波看著自己空蕩蕩的房子以及這些年欠下的欠款,總覺得自己不值得黃秀群的一番真情。
他輾轉反側又接到了黃秀群的電話,對方在電話那頭用堅定的語氣說自己喜歡的是他這個人,不介意他任何的外在條件,並且表示除了陳碧波,其他人對她來說都是將就。
陳碧波終於定下心來,也表達了自己的感情。此後黃秀群就常去到陳碧波的住所,幫他打掃衛生,做飯洗衣,閒時還一起去散步,日子過得平淡又幸福。
相處了一段時間後,黃秀群向家人說明了自己的戀情,並表示要和對方結婚,卻遭到了全家的強烈阻止。
他們一致認為黃秀群受到了矇騙,是一時衝動,遲早要後悔,可黃秀群卻堅定地表示對方就是自己以後要相伴一生的人。
而陳碧波那邊的家人只剩下了幾個孩子,當他們知道父親找了一個年輕的女人時,先是短暫地吃驚了一下,隨後表示尊重父親,支援他的選擇。
後來,經過兩人長期的堅持,黃秀群的家人也慢慢鬆口了,他們只是擔心女兒被說閒話,卻也希望她過得幸福。
在2014年,他們兩人到民政局領了結婚證,正式成為了合法夫妻。
黃秀群依舊做著教師工作,陳碧波也依然上訪維權,如今9年過去,兩人恩愛如初。去年還有人看到兩人經常牽手買菜、散步,兩人
對於他們來說,外人的評價都不畏懼,只要他們心意相通,就是最好的。
參考資料
[1]《華聲線上》,《年輕女教師戀上六旬貧困環衛工 火車上相識》
[2]《鳳網》,《38歲美女教師痴戀66歲拾荒翁 演繹“曠世奇戀”》
[3]《今日欽州》,《真愛嗎?年輕女教師戀上6旬貧困環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