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胎式相親”:30歲女生一天約會6人,暴露單身人群的婚戀觀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頭條創作挑戰賽

你有沒有聽說過“備胎式相親”?

“備胎式相親”:30歲女生一天約會6人,暴露單身人群的婚戀觀

指的是:

一個人可以跟不同的人相親,約會,就像買東西一樣要“貨比三家”。

網上有個資料,參與問卷調查的人群中:

有64.23%的單身男女表示,可以同時與2-3個人相親約會,進行綜合瞭解後再做決定。

不僅如此,有超過8成的男生表示,婚前同居很有必要。

這讓我想到了一個案例。

一個女生趁著假期回老家休息,1天時間內被家人安排了6場相親。

有影片相親,有見一面就結束的相親,還有兩場是面對面坐著吃飯聊天的相親。

其實透過“備胎式相親”的模式,就能看出來當下單身人群的婚戀觀。

1、婚姻不一定需要愛情,門當戶對是基礎

對於越來越多單身人群來說,他們已經在“為了結婚而結婚”。

原因包括:

身邊的朋友都結婚了,只有自己還單著,這就會讓他們感受到“社交壓力”,認為自己事事都落後。

結婚落後,生孩子落後,以後孩子讀書了自己還是落後。

每次回家都要被父母催婚,不得已也走向了相親這條路。

但是,年輕人對待婚姻的態度越來越理智了。

他們並不要求“一定要跟愛的人結婚”。

他們更傾向於選擇一個“條件出眾”的人結婚。

感情可以慢慢培養,但沒有足夠的物質基礎,即使結婚了也不會幸福。

2、“貨比三家式”相親,就是“田忌賽馬”的故事

備胎式相親,也是貨比三家式相親。

單身人群越來越明白:

不能吊在一棵樹上,跟對方合不來,那就及時止損;

遇到了不喜歡的人,也沒必要勉強自己;

感情的事情,首先得順著自己的心意來,其餘的都不重要。

當下的婚戀市場,本就是“條件好的,優勢更大”。

田忌賽馬的故事是什麼?

下等馬對上等馬,輸掉;上等馬對中等馬,贏;中等馬對下等馬,還是贏。

出場順序很重要,認清自己的侷限性與價值也很重要。

在婚戀市場中:

女生的選擇權比男生多,因為無論條件什麼樣的女生,都希望找到條件好的男生。

而男生的競爭更大,也更激烈。

大環境是“男多女少”,單身男生想要結婚,只會越來越難。

而那些自己條件一般,家裡還幫不上什麼忙的男生,想要結婚只會難上加難。

換句話說:

上層和中層的單身男士,早已霸佔了婚戀市場的大多數選擇權;而那些條件一般的,生活在底層的單身男士,結婚不易。

3、愛情離不開物質基礎

年輕的時候,我們可以為了愛情捨棄麵包。

但成年人的世界裡,愛情與麵包都想要。

如果得不到愛情,那就要很多面包。

也有一些人,為了麵包,可以放棄自己的愛情。

這就是現實,也說明了人們婚戀觀的轉變。

沒有物質的愛情,往往靠不住。

因為結婚之後的生活,很快就會被“柴米油鹽醬醋茶”所淹沒,很快就會為了孩子焦頭爛額。

網上有個熱搜話題:婚姻裡,物質條件很重要嗎?

對於普通人而言,真的很重要。

如果你沒有足夠多的物質條件,那麼你的結婚最優選擇就是“門當戶對”的伴侶。

有了物質,往往會淡化你們之間的矛盾;

沒有物質,一點點小問題也會被放大很多倍。

正如網上那句話:“何以解憂?唯有暴富”。

4、產生感情的本質,靠吸引力

什麼是吸引力?

吸引力,就是一個人自身的條件+能力+外在形象的綜合評分。

評分越高,吸引力也就越高。

而兩性關係的本質,不就是靠吸引力產生的嗎?

男生和女生之間產生感情,一定是被對方身上的某些特質吸引。

比如:

女生喜歡長得帥的男生,男生喜歡身材好的女生;

女生想要找一個有錢,有能力,條件好的男生;

而男生想找一個性格好,聽話懂事,知書達理的女生。

如果對方剛好滿足了你的這些需求,那對方就是有吸引力的。

有一句俗話怎麼說的?

你足夠優秀的時候,就會發現願意靠近你的人越來越多。

相親也好,戀愛也好,跟異性曖昧也好;如果你有足夠的條件,吸引力足夠好,那你就是高價值的。

反之,如果你沒有一點兒吸引力,那無論你怎麼追求對方,也是失敗。

你如何看待“備胎式相親”?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