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憶現場被“表白”,許鞍華要她一起做“壞女人”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香港導演許鞍華、作家王安憶、電影評論家戴錦華,會互動交織出怎樣的火花?昨晚的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大講堂,許鞍華電影周開幕式現場,幾乎“站”無虛席。一向快人快語的作家、活動主持人毛尖,調侃許鞍華是她認識的“世界上唯一不會浪費一分鐘搞造型的大導演”,然後又不忘“自黑”:自己來是負責“搞氣氛”;戴錦華負責“深度”、王安憶負責“文學”,許鞍華負責“犀利”。

王安憶現場被“表白”,許鞍華要她一起做“壞女人”

幾位女人“分工”各異、性情不同,但無疑都爽快、利落,插科打諢,也不憚互開玩笑。這場座談更像是“閨蜜談話”,在訴說分享人生經歷的同時,道出她們對女性視角、電影改編的看法。

王安憶和許鞍華的上一次“大動作”,是張愛玲原著《金鎖記》舞臺劇改編。“許導的版本,我特別滿意,所以我就覺得欠她一個。她讓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

《第一爐香》和《金鎖記》都是張愛玲20多歲時寫的小說,許鞍華坦言對張愛玲有種“純粹地迷戀”,對她筆下描畫的舊世界感到既親切又懷念。而在許鞍華改編的數部“張式”電影中,王安憶最喜歡的是《半生緣》,“我看過好幾遍,一次研討會上,許鞍華居然‘檢討’她的《半生緣》沒拍好,這讓我有點沮喪,我覺得已經很好了。”

因此,寫《第一爐香》的電影劇本,王安憶直言“壓力很大”,怕自己寫的沒有《半生緣》那麼好。“我離張愛玲的那個時代有點遠,為了不斷靠近那個時代,許鞍華今年帶我走了好幾趟香港,還去了澳門,我知道她的用心,她是想讓我看看南亞的城市風貌,包括氣候、植物和生活方式。有一些地方是我自己不會走到的,這個過程當中我也積累了一些小說材料,不吃虧。”

從平遙電影節專程打飛的來滬的北京大學教授戴錦華,非常期待王安憶和許鞍華的合作,她現場“告白”王安憶是她最愛的中國作家,而許鞍華“只要能用得上我,讓我賣票也幹”。“許鞍華的電影不光是半部香港電影史,大概也是我們這一代人共同走過的記憶,包括許多歷史片段的影像畫廊。許導影片很有意思但是不強勢,每個觀眾可以選擇自己的方式進入她的電影,繼而進入自己的生命,也進入20世紀中國的歷史。”

許多讀者因為小說《長恨歌》而把王安憶和張愛玲之間建立某種聯絡,但戴錦華很難把她倆聯絡在一起。“我覺得王安憶是當代上海人,71歲許導走到今天仍然有顆年輕的靈魂,怎麼讓當代中國心靈和年輕的靈魂去貼近張愛玲的那種滄桑甚至是惡du?她們聯手做《第一爐香》,我抱著期待也抱著懸疑。”

王安憶回憶說,她和許鞍華討論《第一爐香》劇本的時候,最大的共識是想克服作品中的“道德感”,“因為我覺得裡面的人都那麼壞,許導就打氣說,我們做了一輩子好女人,你就讓我做一次壞人,我們就一起克服這個道德感。”

“你們兩個和張愛玲之間隔著的不是道德感,而是某一種愛。可能你們心裡有一種不能放棄的愛,而在張愛玲那裡,我不能說她沒有愛,但是她沒有你們這樣的愛。”戴錦華立即回應。

而許鞍華自己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是:“改編張愛玲不一定是把她的精神完全體現出來,如果根據她的故事輪廓再發展一下,或者是挖到一個新東西大家都可以認同,把它弄得比較好看也可以。”

雲淡風輕中,透著這位71歲女人的“野心”,當現場觀眾問許鞍華“做電影最過癮的是什麼”,她的答案也就不難理解了——“當別人都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行,你做了別人說行,那就很自豪了”。

除了開幕式上放映的《黃金時代》,本次電影周將放映多部許鞍華不同時期的作品。“許鞍華:半部香港電影史研討會”也於14日舉辦。

標籤: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