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友年薪30萬父母不讓嫁,相親男月入7000父母說不錯,現在我懂了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有一句話說:

飛鳥與魚,註定是兩個世界的物種,即使偶然相遇,也不會是同路人。

男友年薪30萬父母不讓嫁,相親男月入7000父母說不錯,現在我懂了

人與人之間,也是如此,道不同,不相為謀。

詩人尼采曾說,人都是環境的產物。一個人的成長環境,決定了他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和三觀。

成長環境不同的兩個人,三觀往往也不同。

當彼此的三觀不同,意味著雙方的生活目標,人生追求也不同。這樣的兩個人,終將會走上不同的路,漸行漸遠,各奔東西。

如果懂了這個道理,也就會明白在談婚論嫁時,長輩們為什麼會一直強調門當戶對的重要性。

01.男友年薪30萬父母不讓嫁

趙恬(化名)和男友的家庭背景、成長環境差異也很大,父母同樣是以“婚姻要門當戶對”為由,阻止她和男友交往。

趙恬是一線城市獨生子女家庭出身,父親在國企工作,母親從事教育行業,家裡的條件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男友楊鈞(化名)來自西北地區小縣城,家中三兄弟,他排行老二。哥哥和弟弟十幾歲就出門打工,唯獨他上了重點大學。

楊鈞是雙一流碩士,在網際網路行業大廠上班,工作4年多,年薪已經達到30萬。

趙恬並不覺得自己和楊鈞有任何懸殊的差異。

趙恬認為,楊鈞接受過十幾年文化教育的洗禮,在城市職場上也磨礪了多年,無論在經濟層面或精神層面,都已經和自己在同一水平線上。

實際上,趙恬和楊鈞在一年多的相處中,一直都很開心。楊鈞比她大5歲,成熟包容,細心體貼,讓她很受用。

可惜的是,趙恬的感情並沒有得到父母的支援。

父親認為雙方門不當戶不對,不是一路人,當斷則斷;母親的態度也很明確,反對她和楊鈞繼續交往下去,甚至還安排了一個相親物件給她。

母親說,婚姻對女人來說,是足以影響後半生的事,必須要慎重,必須要在門當戶對的範圍內,找一個相對穩妥的物件。

趙恬覺得父母過於迂腐,楊鈞無論學歷還是收入,都證明了他的能力,而且為人還很上進,這樣的婚戀物件,還不夠穩妥?

然而,父母依舊堅決反對。

趙恬很不服氣,男友年薪30萬,父母不讓嫁;相親男月入7000,父母卻說不錯,這分明是對楊鈞的出身有成見。

02.相親男月入7000父母說不錯

相親男是母親朋友介紹的,和趙恬門當戶對,也是本地獨生子女家庭出身,在體制內上班,工作很穩定。

母親解釋說,雖然相親男的月薪才7000元左右,但他有房有車,有本地人脈,有父母協助……

他的7000元是建立在父母可以自給自足,養老就醫無憂,還有時間精力金錢幫襯,自己朝九晚五不加班,有大量私人時間的情況下。

如果和他組建家庭,未來的生活會過得很輕鬆愜意。

楊鈞年薪30萬,看起來不錯,但他沒車沒房,在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很高,每年的房租費、通勤費就要花掉幾萬,還要吃喝、反哺原生家庭、贍養父母……

楊鈞的30萬年薪,是建立在996工作制的基礎上。

每天長時間上班,他的健康和情緒難免會出問題。如果結婚,他沒辦法更多地參與家庭事務、陪伴家人。

養育孩子、照顧老人、處理家庭矛盾等眾多事情,都需要身邊人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

生活質量裡最重要的引數,是時間和精力。辛勤工作的盡頭也許會有更好的生活,但同時也可能因為工作對時間和精力的無限消耗,直接擠壓掉你的生活。

母親還說,雙方的成長環境懸殊,三觀難免有差異,而三觀是決定一個人行為的心理基礎,三觀差異太大,勉強結合在一起,會讓婚姻生活陷入無盡的內耗中。

無論兩個人感情有多好,最終都會迴歸生活本身,收入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找到平衡自洽的生活方式,才能收穫真正的幸福。

03.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父母的勸阻,並沒有讓趙恬回心轉意,在趙恬的堅持下,父母以退為進,他們設下門檻,讓楊鈞先買房,再談結婚的事。

然而,楊鈞收入雖高,卻沒存下錢來。

為了反哺父母,也為了光宗耀祖,老家修建新房,楊鈞出了不少錢;哥哥買房,弟弟結婚,他也幫襯了一部分。而趙恬所在的城市,稍微靠近市區,房子首付都要100萬以上……

僵持了一段時間後,楊鈞漸漸失去耐心,勸趙恬搬去和他一起生活,或者乾脆先去領證,生米煮成熟飯,父母就不會反對了。

趙恬雖然陷入愛河裡,但她自幼家風嚴謹,家教良好,在父母長期的言傳身教下,她一直循規蹈矩,根本不敢做出逾矩的事。

後來,楊鈞所處的行業遭遇寒冬,收入受到一定影響。在同學的引薦下,他決定回老家省會城市工作。

楊鈞多次勸說趙恬同他一起走,趙恬始終猶豫不決。臨行前,楊鈞特意訂購了兩張車票,並截圖發給趙恬,讓她做決定。

趙恬沒有答應,但楊鈞的離開對她打擊很大,她時不時就會和父母大吵起來。

兩個月後,楊鈞給她下了最後通牒。

楊鈞說,如果她一味聽從父母的話,不能對自己的感情做主,那就好聚好散,互相拉黑。

趙恬覺得楊鈞在嚇唬她,沒想爭執幾句後,楊鈞真的把她拉黑了,怎麼也聯絡不上。

心慌意亂之下,趙恬決定去找楊鈞,不料被母親發現,兩人起了衝突,在拉扯中,母親不小心摔倒,面色慘白。

慶幸的是,母親只是輕微腦梗,經過醫治後,並無大礙。

04.現在我懂了

趙恬自責不已,暫時把楊鈞的事情拋開,專心服侍母親。母親對她的規勸,她也能夠聽進去一些。

母親休養了一段時間後,康復良好,然而這時候,趙恬從朋友那得知,楊鈞已經領證結婚了。

實際上,楊鈞回老家不久,就已經開始相親了,只不過,趙恬一直被矇在鼓裡。

一陣撕心裂肺後,趙恬逐漸冷靜下來。

父母一直守在她身邊,和她聊了很多。她現在也終於懂了,她和楊鈞確實不是一路人。

楊鈞曾說過,由於人生起點較低,他一路走來如履薄冰,對他來說,失敗一次都是萬劫不復。所以,他不得不精心計算,有時為了達到目的,會不擇手段。

趙恬知道,楊鈞在和她相處的過程中,也使用了一些手段。

例如讓她婚前同住,逼她父母就範;例如臨行前發車票照片給她,讓她在慌亂的狀態下做出選擇;例如將她拉黑,極限施壓,逼她就範。

趙恬能夠理解,但她無法接受。

不過,趙恬想通之後,已漸漸釋然,三觀不同的人,各有各的路,不必勉強,不必互相為難。沒能在一起,反而是一件幸事。

《飛鳥與魚》中寫道:

三觀不同的人,正如飛鳥與魚,活在不同的兩個世界,既然註定不同路,不如從此不相逢。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