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交給婆婆1500的生活費,回家卻連碗飯也吃不上,老公終於怒了
臨近下班的時候,林婉接到老公打來的電話,說今天要回家吃飯。
林婉問了一句,你打電話通知家裡了嗎,不要回去又沒飯吃。
老公就說,回家吃飯還用什麼通知,難道我媽還會不煮我的飯?!
林婉聽到老公這麼說就沉默了,這個男人總是愛自欺欺人,明明已經吃過不止一次的泡麵,還是不醒悟,算了,隨他去,她還是先再去買幾包泡麵吧。
回到家,婆婆剛把碗筷擺上桌,除了在超市上晚班的大嫂,其他人都到齊了。
而大嫂既然要上晚班,自然也不用等她吃飯了,一家人就準備開動了。
林婉剛拿了碗要去盛飯,婆婆突然說,等下,我先把你大嫂的飯盛出來,她明天還要帶飯去上班的。
說完,婆婆就去拿了一個大飯盒出來,盛了滿滿一飯盒,她一盛完,鍋裡的飯就肉眼可見地少了一小半,再數一數飯桌上的人數,明顯不夠分了。
林婉拿起碗幫桌上的孩子都盛了飯,又給公公婆婆和大伯子一人盛了一碗,飯就沒了。
林婉意味深長地看了老公一眼,就打算去煮泡麵了。
老公被林婉這一眼看出了火氣,對著他媽就說,怎麼今天又沒有煮我們的飯?
他媽淡定地說,你又沒打電話回來說要吃飯,煮多不是浪費嘛,現在都提倡光碟行動,杜絕浪費。
聽了這話,林婉的老公火了,怎麼我一個月交了1500的生活費給你,連晚上回家吃一頓飯都不行嗎?大哥一個月只交了500,他們兩口子可是一天三餐都在家裡吃呢。
當初林婉要嫁人的時候,她媽媽就一再提醒,千萬不要嫁給兄弟倆的家庭,尤其對方是家中老二更不能嫁。
自古以來,都是父親愛長子,母親愛么兒,唯有老二不上不下,爹不疼娘不愛。
妯娌之間的相處,很多時候比婆媳更麻煩,尤其是公婆偏心的時候,多一個妯娌就像多一層婆婆一樣難纏。
可是林婉就是死心塌地要嫁,她覺得只要男人靠得住,其他都不是問題。
結了婚,林婉才明白媽媽的話是多麼睿智,和妯娌的相處真是比姐妹難纏多了。
她老公是家中老二,上面還有一個大哥,比他們早結婚,生了一個兒子。
公公早年就在鎮上買了一塊地,自己建了一棟三層樓,一樓開了一個小賣部,公婆平時就住在小賣部後面。二、三樓分給了兩個兒子,一人一層樓。
大伯子就在鎮上給人打零工,每天三餐都在家吃,大嫂在超市上班,雖然單位有管飯,但是她捨不得每天幾塊錢的餐費,總是自己帶飯。
林婉和老公都在市裡上班,早餐和午飯都不在家裡吃,就是晚上會吃一頓晚飯。
大伯子結婚後,就每個月給婆婆500塊錢生活費,大嫂覺得給了生活費不在家吃就虧了,所以總是儘可能一日三餐都在家裡吃,就算上班不能回家也要帶飯去單位吃。
等到林婉嫁進來,她和老公兩個人都在市裡上班,早餐和午餐都是在外面解決的,就是晚飯要回家吃。
原本她是打算跟大伯子一樣每月給500生活費,後來生了女兒,想著婆婆還要幫忙帶孩子,就給了1500。
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難免會有些磕磕碰碰,但是大體還是過得去。
只是隨著林婉女兒的出生,大嫂開始計較起來,總是覺得她的兒子是男孩子,就應該要得更多寵愛,不管林婉給她女兒買了什麼,也一定要有她兒子的一份。
林婉是個大方的人,平日裡買了好吃的也都是讓兩個孩子一起吃,有時候買了衣服和玩具,也會給小侄子帶一份。
只是人心總是不足,林婉越是大方,大嫂越是不滿,總覺得自己吃虧了。
沒事的時候,就在婆婆耳朵邊上叨叨,說林婉的壞話,婆婆也是個耳根子軟的,時間長了,對林婉生了女兒就不願意再生二胎也產生了不滿。
一開始還只是偶爾說幾句難聽的話,後來有幾次,林婉兩口子都有事沒回家吃晚飯,婆婆竟然乾脆就不再煮他們的飯了。
林婉問起,婆婆就說,你們不是都在外面吃過了嗎,我煮了沒人吃,都浪費了。
這樣的事情發生過幾次後,林婉就不再回家吃晚飯了,每次都是在外面吃,偶爾回去也很自覺地自己煮泡麵吃。
反正只要婆婆能夠幫她帶好女兒,讓她可以安心上班,她覺得這些都可以忍耐。
可是林婉的老公卻看不清狀況,每次都興沖沖要回家吃飯,結果都只能吃泡麵還是樂此不疲。
於是就出現了文中開頭的那一幕,老公還在跟婆婆爭執,林婉已經自己跑去煮了泡麵,上了一天班,她早就餓了,只要女兒有飯吃,她是不介意吃泡麵的。
其實林婉也想著要租房搬出去住,只是女兒還小,需要人帶,她既不想辭職,又不想丟女兒一個人在鎮上,只有辛苦一點每天通勤了。
不過她也已經在攢錢了,準備等到女兒上幼兒園就搬出去住,到時候只需要接送就輕鬆得多了。
林婉之前跟老公商量要搬出去住的時候,他還不同意,經過這次的事情,她老公總算是看清了事實,終於鬆口了。
林婉覺得這也算是一種收穫,否則男人總是拎不清也很煩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