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我相親村花被鄰居截胡,母親氣病,去年回家上墳,她找上了門
我叫朱立強,今年45歲,在縣城開了一個汽修廠。
我的老家是農村的,從我爺爺奶奶那一輩開始就在村子裡生活了,爺爺奶奶都是務農的,等到了我父親跟母親那一輩才開始稍微有了改變,父親在外面的工地上幹活,母親則是留在家裡幫助爺爺奶奶幹農活,就像大部分的村裡人一樣生活著。
而我從小就一直都在村子裡讀書,稍微大一點了在鎮上唸書,也沒有太多的本事,年幼時也想過考上一個大學,改頭換面,出人頭地。
可偏偏自己的腦子不行,上學的時候也貪玩,最後離大學也越來越遠了,哪怕是上了一個大專也是汽修的手藝,並沒有讓我感到特別的喜歡,勉強安慰自己是一門手藝,以後起碼不會餓死,這才慢慢的過了下去。
在我23歲那一年,母親透過大姑的介紹給我找了個姑娘相親,當時的我對結婚這件事情並沒有太多的看法,覺得父母能夠給我介紹一個伴侶我也是能夠接受的。
在大姑的介紹下我才知道了對方的情況,叫王潔,比我小一屆,從高中畢業之後就沒有讀書了,一直都在縣城的商場裡當售貨員,人長得很漂亮,很水靈,聽說是他們那個村裡的村花了。
大姑說話間還拿出了幾張照片給我看,我一眼就認出了那個人,跟我在同一所初中上的學,那時候我學習也不好,在學校也總貪玩,我們當時還聊過我們下一屆最漂亮的女生,她就在其中。
我見狀心底裡樂開了花,開心之餘還是有一些擔心的,一方面是我的條件只能算是一般,既沒有體面的工作,也沒有帥氣的外表,另一方面是我們家的條件也平平無奇,並未有太多拿得出手的東西,所以說這場相親我覺得極大的機率下是會失敗的,緊張的不知道怎麼去見面。
但大姑卻讓我放心,一來是對方知道了我的情況,也願意跟我見面瞭解一下,二來則是對方的家庭條件也不是很好,她的父親因喝酒傷人被判住了牢,而她的母親年紀也大了,身體也不好,她還有一個上小學的弟弟,所以家庭條件的不好讓她只想要找一個老實人安穩的過日子,這才在得知了我的情況後還算比較的滿意。
大姑的話讓我放鬆了下來,自信的準備迎接這場相親,隨後便是等待訊息了,等著大姑跟對方約定好時間後我們倆見面。
可接連等待了四五天都沒有訊息,我母親也是著急著一直給大姑打電話詢問情況,大姑嘴上說著對方有些忙,顧不上,可直到第七天的時候大姑才來了家裡,帶來了不好的訊息。
大姑臉色沉重的說對方已經相下物件了,就是大姑從我家離開之後沒兩天人家就相了一個物件,倆人已經開始交往了,說現在讓我過去相親插一腳不合適,要我等等人家那邊如果不合適了再讓我過去。
我母親一時間忍不住就著急的怪大姑沒有早點安排我們倆相親,還怪大姑辦事不牢,大姑也只能無奈著說自己去遲了,沒想到那麼快。
母親多嘴問了一句那個男孩是幹嘛的,大姑只是說了一句“聽說也是咱們這片的,在城裡學習開挖掘機的,也不少賺,具體是幹嘛的我也不清楚了。”
母親頓時就愣了:“難不成是你後院張嬸的兒子?小強,她兒子是不是就在城裡學開挖掘機的,前兩天我還一直看見她兒子也在家裡。”
我點了點頭,後院的張嬸是我家的鄰居,她的兒子朱華其實跟我也算是發小了,不過人家初中的時候就去城裡上學了,他舅舅是在縣城裡當老師給安排的,所以後來我們的接觸也就不多了。
我對他的瞭解很少,偶爾見了面我們才能夠說兩句話,不過他那個人挺老實的,也不會說話,見人都總是下意識的想躲開,人沒問題,就是性格有些沉悶。
母親當即就生氣了,大喊著說:“如果真是他的話,那這張梅(張嬸)可就太不是東西了,那天你大姑來給說媒的時候她就在一旁聽見了,你大姑村裡也有她的親戚,估摸著就是她給截胡了。”
母親嚷嚷著就要去找張嬸問個明白,可人家的大門緊鎖,人並不在家,這才作罷。
等到第二天的時候母親見了張嬸才問了個清楚,問張嬸是不是把自己的兒子介紹給王潔了,張嬸見狀也沒太多的隱瞞,樂呵呵著說:
“那天聽完了之後就給自己的兒子說了一下,結果說他兒子跟那姑娘還認識,倆人就這麼見了一面,沒想到這一下就成了,倆人都在城裡幹活,打算接觸一下。”
母親罵罵咧咧的怪張嬸撬牆角,說她不講道理,還說她不是東西,亂點鴛鴦譜,倆人就這麼吵了一架,鬧得沸沸揚揚的,張嬸說她只是找人給介紹了一下,具體行不行得看孩子們自己的意見,可母親卻覺得本來應該是我跟王潔接觸的,張嬸截胡了這樁事情就是不講道理。
吵到最後母親都氣得暈倒了,一連在床上躺了三天,嘴裡一直唸叨著張嬸他們家不地道。
直到王潔跟朱華後來確定了關係,準備結婚之後母親才徹底的跟張嬸他們家鬧掰,再也沒有跟她們家說過話,即便是前後院的距離也一天見了面如同見了仇人,避而遠之。
至於我的話心裡也自然有些遺憾了,本來還想著跟娶個村花過日子,沒曾想還沒開始就結束了,心底裡挺不是滋味的,不過也怨不得別人,我最後始終覺得即便是我們倆見面了她也看不上我,朱華好歹家裡條件不錯,城裡還有當老師的親戚,他學習的挖掘機也比我這個賺得多,也就沒有繼續苦惱了。
後來我便安心的上班工作,努力賺錢了,在縣城裡也自己認識了一個當服務員的物件,我們倆交往了一段時間後才結了婚,慢慢有了自己的家庭。
這些年來我們夫妻倆也算是把自己的日子越過越好了,媳婦還給我生了個孩子,特別的懂事,而我也在媳婦的支援下自己開了一個汽修廠,雖說賺不上大錢,但是也過得很滋潤了。
每次我帶著妻兒回家的時候母親總是會忍不住的炫耀來炫耀去,我也十分的清楚她就是為了氣一氣後院的張嬸。
這些年來雖然兩家沒有來往,但也多多少少了解一些,張嬸的兒子在結了婚之後過得也不賴,說起來他們比我們過得好很多,從結婚之後就住在縣城裡生活了,收入也不低。
五年前我的父親去世,我便將母親接到了城裡來生活,從此我們便很少回村裡了,去年的時候我帶著母親回去上墳,祭拜我的父親,沒想到這次回村張嬸卻主動找上了門。
她見著我們家的房門開了,一邊說“有人沒?”一邊就走了進來。
年近七十的母親雖說已經年老了,但是耳朵還挺靈,一聽就聽出來是張嬸的聲音了,催著我去趕她走,可張嬸卻掀開門簾走了進來,自顧自的說:“你這是城裡享夠福了?回來村裡幹嘛來了?”
母親沒好氣的說:“真是稀客,趕緊走吧,我們就回城裡了,我這兒媳婦還要帶我去醫院看病了。”
張嬸聽完也沒生氣,支支吾吾的說:“一直想等你回來了,你一直也沒回來,我想跟你說一件事麼,你兒媳婦跟前有沒有單身的女的,給介紹一下,二婚的也行,不要帶孩子的。”
張嬸的話倒是出乎意料,母親一聽趕緊說:“唉,這二婚的可不多,想找個合適的真不容易。”
張嬸也沒正面回答,而是說:“咱們這也是前後腳的鄰居,你兒媳婦的朋友多,回頭看看有沒有合適的,給介紹介紹,牽個線,搭個橋,唉,我也是沒辦法了,這都是命啊。”
母親聽完之後也沒多說什麼了,隨口就答應了一聲,說是回去了問問兒媳婦,然後張嬸就離開了。
等張嬸走遠了之後母親才悄悄的跟我說了她聽來的訊息,說張嬸的兒子離婚了,他們倆就是在孩子高考結束了之後離的婚,孩子跟著張嬸的兒子過,這也離婚了兩三年了,人家女方都已經快再婚了,她兒子還單著,介紹了好幾個都沒合適的,估計也是沒辦法了才到處找人給介紹物件了。
母親的言語中說不上來是高興還是發愁。
知道這些情況後我也沒有太多的動容,中年夫妻離婚在如今的社會上也不算少見,至於他們離婚的原因我也不想過多的瞭解,只是會感慨命運的安排。
或許我跟母親現在為止都不會恨她了,畢竟沒有她當年的摻和,可能我就娶不到這麼好的媳婦,沒有這麼出息的兒子,母親也不會有這麼好的兒媳婦,這麼好的孫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