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搞好婆媳關係 方法是什麼
婆媳關係比較難相處,但兩者的關係融洽是家庭和睦的重要因素。那麼,怎麼樣搞好婆媳關係?
一、相互諒解
作為媳婦,要充分認識到自己給婆家帶來的心理變化,要諒解婆婆怕變的心理,說話辦事注意不要把婆婆當外人,要讓婆婆感到自己的到來並沒有改變親熱的母子關係。作為婆婆也要諒解兒子和媳婦的心情。兒子結婚以後,雖然沒有離開主幹家庭,但是生活卻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過去在家庭中,他的角色是兒子,現在他不僅是兒子,還是媳婦的丈夫。作為兒子,他應該尊敬自己的父母;作為丈夫,他又必須疼愛自己的妻子。對此,做母親的應該正確理解,不要因為兒子陪媳婦的時間多了些,為媳婦做事多了些,就認為兒子對媳婦親了,對自己遠了。其實,兒子對母親的感情和對妻子的感情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感情,二者並不矛盾。另外,夫妻感情都是相互的,兒子對媳婦親,媳婦才能對兒子親,小兩口相親相愛才是家庭幸福的基礎。所以,做婆婆的要容許他們有自己的時間、自己的活動,要為小兩口的親密無間而高興,要為他們的感情發展開綠燈。
二、要相互尊重
人不僅需要自尊,還需要他尊。為此,婆媳之間要相互尊重。相互尊重就是要相互承認和接納。所謂承認,就是承認對方有獨立的人格、獨立的地位。在我國舊式的家庭關係中,婆婆是支配者,媳婦是聽命者;媳婦要在家庭中取得地位,只能忍氣吞聲、待以時日,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從而成為下一代婆媳的支配者。這種反映封建道德的家庭關係早已不適應今天的現實了。婆媳之間的地位是平等的,不是支配與聽命的關係。全家的事要共同商量,個人的事要互不干涉。所謂接納,就是要善於接受對方的態度和意見,容納對方的思想觀念和生活習慣,對對方有一個積極肯定的態度。社會心理學的有關研究認為,人際間的喜歡與反感、肯定與否定一般都具有相互性,如果婆婆對媳婦有肯定的評價,媳婦對婆婆一般也會有肯定的評價。反之亦然。
三、期待標準不要過高
不管是婆婆還是媳婦在相處過程中,對對方的要求都不要過高,因為雙方都有自己的行為標準,並不會隨對方的要求而改變。因此,相互滿意與否,主要取決於相互的期待標準。雙方要適當降低自己的期待標準,標準低一些,實際一些,相互之間就比較容易滿意,關係也比較好處。作為婆婆要理解媳婦們的新型生活,儘量寬容一點;作為媳婦在贍養公婆上要儘量周到一點。
四、切忌爭吵和亂講
一旦有了矛盾,婆媳切忌針鋒相對地爭吵,那樣不僅解決不了矛盾,反而會擴大矛盾,而且較難轉彎。另外,也不要和鄰居、親友亂講,話傳來傳去,本來是小矛盾也會釀成大矛盾。如果有話非說不可,最好雙方心平氣和的、開誠佈公地談。如果覺得不便,可以由兒子懇切地轉達。
五、互相關心、照顧,建立感情聯絡
婆媳之間沒有天然的、直接的感情聯絡,開始只能理智相處。但是,在共同生活中,雙方如果互相關心、互相照顧,感情聯絡是可以建立的。比如,媳婦經常買些老人愛吃的東西給婆婆,婆婆也時常買些禮物送媳婦。老人有了病,媳婦細心照顧,媳婦有了困難(如懷孕、分娩)婆婆多加幫助。關鍵時刻的照顧會對婆媳關係起到加固作用,而關鍵時刻的疏忽也會造成難以彌補的裂痕。另外,婆媳無論為對方做了多少好事,都不要放在嘴上講,更不要在雙方發生矛盾時算賬,責怪對方沒良心。做了好事不講,一般人們心裡都是有數的,如果老講,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在婆媳關係出現問題的時候,彼此都要冷靜,儘快的找到問題的根源,這樣才有利於更好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