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名言(精選54句)
1、養心莫善於寡慾。
2、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3、弟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4、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
5、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
6、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士貴立志,志不立則無成。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
7、則天下歸之,以政傷民,民樂其亡,以梃服強,仁與不仁也。
8、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9、權,然後和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10、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11、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12、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13、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
14、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
15、五穀者,種之美者也,苟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16、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17、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18、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
19、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20、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21、不以規距,不能成方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2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23、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24、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而取義者也。
25、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
26、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27、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8、孟子言凡欲天子之萬乘者,且於其內取千乘,而為天子之諸侯;欲諸侯之千乘者,且於其內但取百乘而為之大夫,是亦不為少矣,何必交相爭奪,慕多為勝耶?
29、如千乘奪取萬乘,百乘奪取千乘,然後為飽足也。
30、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31、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32、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
33、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34、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35、君視臣如手足,臣視君如父母;君視臣如草芥,臣視君如仇寇。
3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7、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38、遠望之襄王而不似人君,言無人君之威儀也;就而近之而不見所畏焉,言無人君操柄之威也。
39、我欲託之空言,不如載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40、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41、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42、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弟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43、孟子曰:水性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44、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45、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46、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47、父子有親,君臣有交,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48、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49、形色,天性也;惟聖人然後可以踐形。
50、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徵之,夫誰與王敵。
51、仁者無敵於天下。
52、王如知此不足以相笑,王之政猶此也,王雖有移民轉粟之善政,其好戰殘民與鄰國同,而獨望民之多,何異於五十步笑百步者乎。
5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4、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