鴕鳥心態是什麼意思?
"鴕鳥心態"是一種不願面對現實的心理,也是一種缺乏勇氣去解決問題的行為。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當鴕鳥面臨危險時,它首先會埋頭於土中,視危險為無物,試圖逃避。因此,鴕鳥心態通常指在遇到問題時,人們首要想到的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選擇迴避或逃避,不敢正視問題的心態。該心態被稱為"鴕鳥政策",因為它類似於鴕鳥在危險面前的應對策略。
1、據瞭解,鴕鳥有著銳利的視覺和敏銳的聽力,能夠偵查到10公里外的敵人,並善於偽裝。當鴕鳥面臨獵人追捕或其他危險時,它會伸長脖子貼著地面並蜷曲身體,甚至把頭鑽進沙子中,用暗褐色羽毛偽裝成灌木叢或岩石等。這個現象早在古代阿拉伯就有了記錄,人們將鴕鳥在危險面前把頭埋在沙子裡的滑稽行為比喻為"鴕鳥政策",用來譏笑那些無法看到危險的人。
2、鴕鳥是世界上最大的非飛行鳥類之一,體高2.5米,體重超過150公斤,擁有強壯的雙腿和每小時可達65公里的奔跑速度。由於鴕鳥生活在缺水的環境中,而且它們奔跑的耐力較差,因此有時會採取這種節約體力的自我隱藏方法。
3、雖然人們現在已經知道,鴕鳥並不會只顧把頭埋在沙堆中逃避危險,但錯誤的認識被流傳下來,並被比喻為一種有趣的社會現象,形成了"鴕鳥政策"這個成語。這個成語也被廣泛運用在經濟管理學和政治場合中,指當週圍環境發生變化時,企業或政府的管理政策不能及時調整,從而導致決策失誤,或者指一種迴避現實和自欺欺人的主觀逃避策略。
標籤: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