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之後,與人閒聊時,要懂得這六個潛規則
01
退休了,閒來無事,找幾個人聊聊天,和老友聚一聚,街坊鄰居一起消遣,好不愜意。
用聊天的方式來打發時間,看起來很不錯,並且隨時隨地都可以實現。
張口就來,不是聊天的正確方式,凡事要帶腦子,要用智慧的篩子過濾一下。
以下六個潛規則,沒有人明說,但是很重要。
02
第一,談到收入問題,一律“往少說”,別得意。
打聽別人的退休金多少,對比自己的退休金,看看有什麼差距。工作單位不同,工齡不一樣,退休的年限,年紀大小等,都影響到了退休金。
最令人氣憤的是,有的人,工齡比自己短,但是退休金比自己多,因為他佔了單位的光。
還有,一些工作沒有任何起色的人,退休之後的收入,居然比工作中常常拿獎牌的人更多。
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
如果你一開口就談收入,就會讓自己生氣,也會讓別人不愉快。別人比你收入高,會碾壓你;收入低的人,會嫉妒你。
涉及到收入的話題,你要主動少說自己的收入,要讓別人在“口頭上”超越自己。低調做人的道理,在任何年紀都管用。你越是洋洋得意,就越會被人嫌棄。
03
第二,不管年輕人的愛情多糟糕, 別主張離婚。
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
年輕人鬧個離婚,談個戀愛,接著又分手,都是常事。老一輩的人,嫁弟隨弟嫁狗隨狗。現在的人,不這樣,他們很率性。
一開口就抱怨兒女的婚姻,這是很多老人的習慣。畢竟,大家都認為,孩子是別人家的爭氣。
如果你聽到“離婚、分手”之類的字眼,就提高警惕,也許是對方試探一下,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你應該主張和睦,別鼓吹離婚。
如果你鼓勵離婚,別人認為你“沒安好心”;別人鼓勵你家的孩子離婚,你會很“意外”,左右都不是好事。
04
第三,別拉著中年人聊很久,因為他們很忙。
有的老人,喜歡半路拉著中年人,問這問那。
工作如何?孩子學習如何?今天吃了什麼?週末去哪裡?上次看到對方,在大街上......聊天沒完沒了,會令人很煩躁。
有禮貌的中年人,會耐住性子,回應幾句,但是因此耽誤了時間;沒有禮貌的中年人,會認為老人在多管閒事,一轉身就走了。
要明白,你退休了,中年人沒有退休,怎麼可以一概而論呢?
05
第四,如果不是特別熟的人,不要說“改天請你吃飯”。
有這樣的情況:“你表示請誰吃飯,接著就覺得自己欠了一份人情。”
老人對自己的言語負責任,那麼提出吃飯的事情之後,就會積極準備,但是對方卻不以為然,壓根就沒有打算參與飯局。
老人不負責任的話,會讓對方覺得——這個人,太虛偽了。昨天說吃飯,今天就忘了。
最不好處理的,就是——你請人回家吃飯,家裡人不一定樂意。老伴會認為你這個人,過分熱情了。
“改天”是一句口頭禪,本意是推諉一番,客套一點。但是每個人對“改天”的態度不同,帶來了社交的困惑。
別隨便說“改天請吃飯”,聊天之後,各自回家吃飯,就對了。如果真的要一起吃飯,就“馬上”。
06
第五,不管談到誰的家醜,你馬上閉嘴,過後就忘記。
醜陋的話題,最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鳴;醜陋的外貌,令人厭惡,卻吸引很多人去“一探究竟”。
退休之後,本來是美好的日子開始了,但是家庭裡的煩心事,一茬接一茬。
本以為,把醜事說出來,會得到大家的安慰,會讓自己舒服一些。卻不知道,有人聽了之後,暗自發笑;有人傳播醜事,添油加醋一番;有人把醜事說到年輕人面前去......
當你的兒女聽到了說醜事,一定會很生氣;如果街坊鄰居都揭露你家的醜事,你會覺得抬不起頭來,有一種搬家的衝動。
換位思考一下,就會發現,別人家的醜事,也不能說。如果別人一定要說,你就聽一聽,過後就忘記,千萬別傳遞給“第三方”,就是夫妻之間,也不要談。
07
第六,平時不聯絡的人,忽然找你聊天,多半不是好事,要留心。
隨著時代的變化,閒聊不僅可以在小區裡、大街上,還可以在網路裡。
有一些親戚朋友,因為彼此距離很遠,因此透過微信來聯絡。沒事就拉個群,一起聊;有事就私聊。
曾經的同學群,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就冷清了;同事群,你應該早就退出去了;朋友圈也不熱鬧了;朋友群,也慢慢少了人,有的朋友,永別了。
08
退休了,有人享受孤獨,有人忍受孤獨。
如果你不是特別有定力,多半會害怕孤獨。因此,走進群體,聊幾句,讓內心變得溫暖而豐富,是無不裨益的。
事實上,誰都不能一直獨來獨往。起碼你生病的時候,要看看醫生;逢年過節的時候,要和晚輩團聚;走出門,要和小攤小販打交道。
不拒絕合群,不盲目合群,隨意就好。只是聊天的時候,別張口就來。
願你我,開口有溫度,閉口有尺度。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