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喜歡炫耀的人,其實是“自卑心”作祟
人為什麼喜歡炫耀?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炫耀實際上是虛榮心得到滿足的表現,說明這個人內心空虛,然後才會不斷去炫耀,以此獲得他人的認同感。
比如:
一個人從小就生活在“被否定,被貶低”的環境下,那麼在他成長的過程中,就特別渴望被人讚美,被人關注。
無論他做了什麼事情,都喜歡“邀功”,並且習慣放大自己的成果和努力。
一個人過往的生活很拮据,過的日子很苦,那麼當他有錢之後,就會透過“炫富”的行為來滿足自身的慾望,獲得成就感。
那些喜歡炫耀的人,是怎麼想的?從心理學的角度該如何分析?
-01一個人,為什麼喜歡炫耀?
第一:“誘餌效應”
當身邊出現“參照物”的時候,人更喜歡攀比,在攀比之後就出現了炫耀。
這讓我想到了一個詞:鄙視鏈。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而江湖裡面從來都不缺少“鄙視鏈”的存在。
什麼是“誘餌效應”?
我舉個例子:
你去買東西,一件東西賣5塊,另外一件卻賣50,還有一件賣100。
從外表看上去,3件東西並沒有什麼區別。
這個時候你會發現,便宜的沒人要,大家都去選擇貴的或者中等的。
這3件東西彼此都是“參照物”,而價值最低的,其實就是“誘餌”。
這個誘餌的作用,就是為了引導大家去選擇另外兩個高價值的東西。
關於“炫耀”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如果一個人的圈子裡,都是比他強的人,那麼他很少去炫耀自己;而如果在這個圈子裡,他是相對較好的,那麼他才願意去炫耀。
第二:喜歡炫耀,是一種自卑心理
每個人都有虛榮心,只不過有些人喜歡透過炫耀的方式轉移虛榮心,有些人則將這份虛榮心化為動力。
我小時候也很自卑,一個鄉下的孩子去城裡讀書,別人都有課外書看,有新衣服穿;而我穿的衣服,是別人穿過好幾手的衣服。
即便衣服上有破洞,縫縫補補再接著穿。
那個時候,我也十分的自卑。
後來,當我有能力自己賺錢的時候,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都是不斷買衣服,買手機,買表面上看得到的東西。
可實際上,買來了許多新的然後呢?
我的自卑心,並不是透過買東西改變的,而是透過學習彌補了這份自卑。
一個人越是缺少什麼,就越喜歡炫耀什麼,這是真理。
沒錢的人,更願意“窮快樂”,他們習慣主動買單,來獲得別人的“認同”。
“他真大方,他真講究,他真有面子”。
生活中這種現象很常見,正因為他缺少這些東西,才更想要炫耀。
炫耀的目的,是不希望別人看到他內心的“匱乏”。
第三:有比較,才炫耀
你參加過同學聚會嗎?
一般的同學聚會,炫耀是分層次,分階段的。
男生聚在一起:炫耀工作,收入,房子,車子。
女人聚在一起:炫耀孩子,首飾,家人,丈夫。
周圍參與比較的人越多,炫耀的頻率也就越高。
這稱之為“社交鄙視鏈”,透過社交中的炫耀,來達成自己的虛榮心,從中獲得成就感。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著炫耀的種子,只不過有些人沉浸其中,有些人能夠理智看待。
-02如何避免過度炫耀?
先說結論:
得體的炫耀,不僅能向大家展現你的能力和優勢,更能夠讓你在社交中抓住主動權。
而不得體的炫耀,則會讓你在社交中成為別人反感的物件,而且不利於你的“評價與名聲”。
什麼是得體的炫耀?
正常地訴說自己的成績,不過分添油加醋,讓大家感受到真實性的基礎上,也會對你產生由衷的敬佩。
那什麼是不得體的炫耀?
一說成10,10說成100,過分誇大自己擁有的,吹噓自己的成績。
炫耀和虛榮心之間的區別,往往有3個因素。
第一:自我的獨特性。
第二:有足夠的能力,堅定我能配得上所擁有的。
第三:盲目的優越感。
一個人獨特,獨一無二,擁有別人所沒有的特點,這是他們的優勢。
即便他們不說,別人也會主動替他說。
一個人很有能力,想要什麼完全可以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去爭取,所擁有的一切,都是透過自己打拼得來的。
這樣的擁有,是得體的,值得他們去炫耀。
但如果一個人能力一般,卻總喜歡過度吹噓炫耀自己擁有的,那就是“莫名的優越感”。
在社交中,人們敬佩的是那些有能力,有才華,有底氣並且不驕不躁的人。
而人們更反感的,往往是那些能力平平卻趾高氣揚的人。
適當的比較,能夠促進我們的努力,讓我們更有激情;
適當的表現,能夠讓我們在社交中多一些籌碼。
但過度炫耀,過度攀比,都是不可取的。
一個人過分驕傲自大,總會跌個跟頭。
你身邊有沒有喜歡“過度炫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