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中,如何避免暴力溝通?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檸檬心理丨

檸檬心理&QQ音樂丨音訊

 親密關係中,如何避免暴力溝通?

在親密關係中,你有沒有說過這樣的話:

你行不行啊?這點事兒都辦不好,以後還怎麼幹大事兒?

怎麼就考這麼點分?你看看隔壁小明,你連人家一半都不如!

我這麼做也是迫不得已,你非得那麼想,那我也沒辦法,就這樣吧。

如果你說過以上這類語言,或者被這樣的語言所傷過,那麼你已經陷入了暴力溝通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語言的暴力,有時比肢體的暴力更可怕,它往往透過指責、嘲笑、貼標籤、說教、比較等比較隱秘的方式,讓你自信心受挫,心靈備受打擊。

溝通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暴力溝通顯然很難達成這個目的,反而會激化溝通雙方的矛盾,讓問題變得更加棘手。

為了避免大家有意或無意地陷入暴力溝通,我們得了解一下暴力溝通的四種形式。

01

道德評判。

比如我們在開會、約會等場景中,面對遲到的一方可能會說出這樣的話:

你這個人責任心太差,拖拉狂、不守時,害我等這麼長時間!

因為別人的一次遲到就給人貼上拖拉狂、不守時這樣的標籤,這就是道德評判,長此以往會形成偏見,讓平時的正常溝通,變成了一種指責。

02

進行比較

我看過一檔節目:

裡面有位小女孩控訴自己的媽媽:

你為什麼總喜歡拿我和別人比較,看不到我的努力?

媽媽回覆:

你的性格太飄了,需要打擊才能腳踏實地。

可能這位媽媽的初心是好的,但這樣的方式會讓孩子的努力始終得不到肯定,自尊心和自信心都遭受重創,長此以往會讓她變得自卑。

03

逃避責任。

在面臨一個不好的結果時,人們可能會說出:

這是別人讓我做的,這是上頭的規定等等這樣的話。

這本質上就是在逃避責任。這樣的話對於傾聽者來說,也是一種暴力傷害。

04

強人所難。

為了讓別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願行事,你可能會說出類似這樣的話:

如果你這點事都不願做的話,那我們分手吧。

如果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

這類話語本質上就是在馴化對方,話裡話外暗藏著威脅和恐嚇。

如果他們不按照你說的來,就會受到懲罰,這源自於溝通雙方關係的不平等,是強者習慣在溝通中採用的說辭。

這樣的話,會讓聽的人感到壓迫,容易激起對方的逆反心理。

那麼,如何避免暴力溝通呢?

你只要做好這四點:

01多表達觀察,少表達評價。

比如“物件遲到”是觀察,而“他是個拖拉狂”就是評價。

我們在溝通中要儘量減少個人評價的部分,更多地描述事實,這可以減少衝突。

02多表達感受,少表達判斷。

有時候判斷和感受需要注意區分。

比如“我覺得你不愛我了”這不是感受,是你的主觀判斷;

“我現在很惶恐”、“你這麼做,我心裡很難受”、“你讓我現在很害怕”,這些才是感受,這會讓對方明白他的行為對你產生的影響,從而審視並調整他的行為。

要想清晰地表達感受,需要長久的練習,你可以自己整理一些常用的表達感受的詞彙,便於在使用時信口拈來。

03多表達需要,少表達批評。

批評、指責別人其實包含了你的需求。

比如,“你真是太懶了”,就包含了“我希望你能夠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承擔起責任”的需求。

批評會換來別人的反駁和攻擊,學會直接說出心裡的需求,更能夠獲得別人積極的回應。

04多表達請求,少表達命令,就是友善地提出你想要對方怎麼做。

表達請求時要注意自己的語氣,溝通往往是70%的情緒+30%的內容,而語氣可以體現出你的情緒,好的語氣可以讓人放下防備,更好地配合你。

比如:我希望你能多關心我一點,至少每週能陪我吃2次晚餐,好嗎?

不要採用命令式語氣,這會招致對方的反感。

檸檬心理每日為你分享實用的心理小知識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