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去世後,我月月給繼母1000,今年斷了倆月,她不遠千里來找我
當我記事起,我對母親的印象就特別的少,腦海中最常出現的畫面還是停留在她在廚房做飯的樣子,一個手拿著鍋鏟,一個手拎著鍋蓋,那個背景我至今都歷歷在目。
然而後來不知為何,她卻離開了我,小時候有人說她外出旅遊了,也有人說她因病離世了,可長大了之後我才知道她是跟別人走了。
原因是因為窮,因為我是個女兒,讓她留在了家裡丟了臉面,沒有任何的地位。
就這樣我很小就沒有了母親,在家裡跟著父親,以及爺爺奶奶生活。
父親對我好,可是卻不經常在家裡,爺爺奶奶對我一般,算不得好,充其量就是不會餓著我,保證我能夠正常的長大。
因為他們有些重男輕女,同樣都是孩子,堂哥比我大兩歲,可家裡不管有什麼好吃的好喝的,爺爺奶奶都會第一時間留給堂哥,並不會給我留著,哪怕是我吵著哭著也無濟於事,以前不懂,後來也才慢慢的理解了爺爺奶奶是因為不喜歡我罷了。
直到我七歲那年,家裡來了一個陌生的女人,看樣子應該也挺大了,他們教我說讓我叫媽媽,她一直拉著我的手坐在她的雙膝處,好像很熱情,就像當年我母親在的時候那樣摟著我,自從我母親走了之後我第一次有了被人關心的感覺。
就這樣有了我與繼母的第一次見面,並且隨之而來有了後來的生活。
我對她的印象並不差,可能也是因為第一次見面時候她帶給我的感覺,所以在後來的生活中我總是有意無意的想要去跟她套近乎,比如看到她在做飯的時候,我會乖乖的站在旁邊看看能不能幫上什麼忙。
再比如她每次跟爺爺奶奶他們從地裡回來的時候,我都會主動的給她倒上一杯水遞給她。
而她也總是會面帶微笑的回應我,等到過年的時候帶著我去城裡買新衣服,買好吃的。
只是我從未叫過她“媽媽”,而她也沒有勉強,反而總是笑著說:
“叫姨就好,我拿你當親閨女就好了。”
小時候可能並不太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但當我慢慢理解這句話之後,我卻慢慢的發現這句話也僅僅只是一句話而已。
在她來到我們家的第三年,她與我爸爸有了孩子,也是我的弟弟,以至於那天晚上他們都去了醫院,把我一個人留在了家裡。
弟弟的出現分走了我在家裡僅剩的一點愛,爺爺奶奶天天捧著弟弟,圍著弟弟轉,父親每次從外面打工回來也總是會第一時間去看望弟弟,其次才會問我一些生活上的事情。
至於繼母則更是如此了,生完孩子之後她在家裡修養了很久,我們倆幾乎有很長一段時間感覺見面都很少,她在裡屋照顧弟弟,哄弟弟,而我則是在外屋被奶奶安排著去家務活,去做飯,十歲的我已經可以做飯洗碗,端茶倒水,跟著大人們一塊下地幹活了。
這時候在大家的眼裡我已經是個小大人了,應該去幫助他們分擔一些生活上面的事情了。
幼小的我一直都會有一種疑惑,為什麼我小的時候他們會說:
“你還小,好吃的好喝的讓著你堂哥,他要長身體,將來要養家的。”
可是當我有了弟弟之後,他們卻還是會說:
“你長大了,要多讓著點弟弟。”
以至於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我變成了一個很內向的人,他們都說我十分的懂事,聽家裡人的話,是一個乖乖女,可我卻只是覺得好像我如果不聽話了,我可能連個住得地方都沒有了,有點危言聳聽,可當時的我就是這樣想的。
直到我上初中的時候家裡的情況才有了一些改變,也是我真正對繼母的態度有了明顯的感受。
上初中的時候因為每天要從村裡走到鎮上,有十來裡的路,為了省錢我只好每天早上揹著書包去上學,下午放學了再揹著書包走回來。
夏天還好,天亮的比較早,我每天出門的時候也是亮堂堂的,晚上回家的時候也不會害怕。
可是冬天就不行了,早上天不亮我就要出門了,晚上回家的時候也是烏漆嘛黑的。
我只是跟我父親說了這件事情後,他並沒有表態,只是說回頭讓我繼母去送我,結果第二天一大早繼母就起來了,給我熱完了飯菜之後我們倆就上路了,她會騎車,讓我坐在後座上面,而且還起得特別穩當,她沒有催促過我,也沒有埋怨過什麼,更多的時候只是平平淡淡的,看不出她是高興還是不滿,反正每天早上她會去送我,等到了晚上我下課了也會來接我。
有時候我們倆在路上都不會說話,有時候她也會主動問我一些事情,問我學習成績咋樣了,問我能不能考上高中,而我對她也並未反感,也是有問必答,顯得很乖的去回答她的所有問題。
就這樣她堅持了三年了,一直都沒有朝我發過脾氣,而我也對她心裡充滿了感激。
初中畢業之後我沒有考上高中,而是轉頭去了師範,因為聽老師說師範畢業可以當老師,而我的夢想也是當一名老師。
那時候又出現了意外,因為我爺爺奶奶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不想要讓我繼續讀書了,想要讓我在家裡幫忙幹活,等到了年紀早點出嫁,好讓家裡的壓力小一些,父親也發愁,家裡剛修繕了房子,家裡也沒錢,他既想要讓我遵從我自己的意願去選擇,去讀書,可是卻想到讀書要花錢,家裡的光景也不好,就猶豫了很久。
最後還是繼母給父親下了決心,她支援讓我去讀書,她的理由是我讀書了將來可以有一份不錯的工作,還能賺點錢,到時候再來幫助家裡也不遲。
其實我當時是很感謝她的,因為她能夠站出來幫我說話,我覺得她就是為我好,但是後來細細想想這番話,只不過是為了讓我將來能夠賺點錢出來,幫助家裡人,幫助弟弟罷了。
因為後來我從畢業之後賺的錢很多都會給到家裡,哪怕是後來出嫁的時候也都是嫁妝很少的,都留給了家裡,我對此也有過一段時間的不滿,但後來更多的還是選擇了妥協。
後來的生活我們便是各過各的了,好在她跟我父親的感情還算不錯,倆人在一起那麼多年了,也過得很習慣了,自然也就沒有讓我太擔心過了。
只是父親意外導致了家裡關係的緊張。
六年前我父親就因為在工地上幹活的時候不小心從樓上摔了下來,直接造成了下半身的癱瘓,就連神志也收到了影響,經常是清醒一陣,糊塗一陣。
那時候弟弟也處於人生的關鍵時刻,家裡的經濟變得緊張了很多,我一度覺得繼母會不會因此而趁機離開,或者是對我父親不好,可沒想到她卻沒有任何的改變,全心全意的留在家裡照顧我的父親,從未表現過任何的不滿。
而我為了能夠讓他們的生活過得好一些,每個月都會給他們寄回去兩千塊錢,方便他們生活用。
只不過父親僅僅在那次意外之後僅僅活了三年就去世了,那三年的時間過得特別快。
而此時的弟弟也在外地找了工作,只是沒錢買房,沒錢娶媳婦,繼母為了能夠賺點錢,為了能夠幫助弟弟將來結婚買房,隨之也跑去了弟弟所在的城市生活,他們母子倆也算是讓生活穩定了下來。
而我為了表示對繼母這幾十年對我的好,對我父親的付出,我咬牙決定了跟繼母說清楚養老的事情,我願意每個月給她一千塊錢的養老錢,這錢她可以用作給弟弟的結婚用,也可以留著自己養老,總之是為了她生活的。
繼母並沒有太多的反對,只是一個勁的說:
“就算是你爸不在了我們也是一家人,你弟弟也是你的親弟弟,將來你們還是要多走動多聯絡的。”
我當然聽進去了,也當然會認為是這樣的,畢竟我們也是在一塊生活了那麼多年,況且弟弟跟我是一個父親,我點了點頭,我們便分開了,平日裡打打電話,互相問候問候,弟弟經常因為性格原因一直都沒有結婚,都快三十了都不著急,我跟他聊過幾次,只是他總是對結婚的事情有意避之,我也沒過多的唸叨了。
在父親去世的這三年裡,我幾乎每個月都會給繼母一千的養老錢,直到今年我們家出了一些意外,我老公因為查出了胃癌,雖說是早起的,但還是需要一大筆的治療費,加上孩子的花銷也變多了,我一時間有了手忙腳亂,在沒有跟繼母說清楚的情況下便斷了兩個月,沒想到她不遠千里跑到了我家裡來。
那天下班回家遠遠就看到小區門口坐著一個老人,看著很眼熟,走進之後才發現是繼母,我急忙迎了上去,詢問她怎麼不打招呼就來了,她擺了擺手,略帶不滿的說:
“回來看看你,正好最近想回老家逛一逛。”
我攙扶著她進了小區,朝我家裡走去,就在這段時間裡我突然也是意識到了我已經兩個月沒有給她養老錢了,大概她也是因此而來吧。
進門坐下後沒等她開口說話,我率先說出了家裡的情況,跟她道明瞭這兩個月沒有給養老錢也是因為手頭緊,讓她不要著急。
可她聽完說:
“我就知道出事了,之前打電話的時候你總是不會多說家裡的事情,我就怕你瞞著我,就怕家裡是不是有什麼事情發生了,不放心就回來了看看你,果然是遇到事情了。”
“你說你這三年裡來月月給我準時的打錢,這突然斷了肯定是有原因的。”
“我來之前跟你弟也拿了一些錢,這裡有三萬塊錢,都是你這三年給我的養老錢,你先用吧。”
她說著便從自己的懷裡掏出了一個破舊的錢包,裡面掏出了一張銀行卡,看樣子也有年頭了,因為她使用手機不是很熟練,所以平日裡我給她的錢都會直接進入她的卡里。
我連忙擺手拒絕,不願意收下這張卡,可她卻一直都往我懷裡塞,推攘了好一陣才停了下來,她不滿的說:
“今天太晚了,明天你去送我的時候咱們去趟銀行,錢取出來你先用。”
我連連拒絕,表示暫時不缺錢,讓她好好拿著給我弟結婚買房用,讓她養老用。
可她卻嘆息著說:
“你弟不結婚,咱也不管他了,房子錢我們也攢的差不多了,遇到合適他就自己買一個,自己還貸款就行了,我不缺錢,你趕緊拿著。”
就在那一瞬間我的喉嚨在哽咽,眼睛裡也充滿了淚水,這麼多年了,她真的把我當成了親閨女。
我當即決定讓她來我家裡住一段時間,我好好陪陪她,改天再陪她回老家轉一轉,至於錢的事情我也表明了一定不會收,並且還承諾了等家裡的坎過去了之後,依舊會給她按時的養老錢。
而此時的我們倆真的像是一對親母女,都在為對方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