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尚珺35歲才讀大學,男生忍不住羨慕:身邊的女生都是18-19歲的
大器晚成,未為遲也。
這句話在唐尚珺身上得到了完美詮釋。
他就像一株頑強的小草,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也能破土而出,迎接陽光。
一位35歲的"唐尚珺"去大學報到,引起了網友的關注。
曾經因父親患癌而從中國政法大學退學的唐尚珺,這位廣西高考"釘子戶"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人生沒有終點,只有新的起點。
廣西高考"釘子戶"唐尚珺,於9月1日從廣西南寧東站乘坐動車前往廣州華南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報到。
唐尚珺被分到了資訊工程學院,住在標準4人間宿舍。
同宿舍家長見到唐尚珺後表示,他看起來還像個學生,完全不像35歲的中年人。
當被問及對所報專業是否滿意時,唐尚珺表示可能師範類專業更適合他,希望以後能轉專業,因為他認為自己更擅長物理和數學。
他還表示不怕大家笑話,可能以後會考研報考清華。
唐尚珺的到來為華南師範大學帶來了很大的關注度,許多網友表示以前只知道華中師範大學和華北師範大學,現在華南師範大學也因此聲名遠揚。
有網友提到,如果不是唐尚珺的父親在2016年查出癌症,他可能就不會從中國政法大學退學。
唐尚珺的故事被認為很勵志,體現了底層普通人透過努力改變命運的可能性。
唐尚珺的故事在網上引發了熱烈討論,網友們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有人羨慕,有人質疑,也有人感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不同的聲音。
有網友表示:"一想到珺哥35歲了,身邊還是18歲左右的女大學生,心裡就羨慕。"
大家也提醒唐尚珺,好好學習,出來工作,不要沉迷於戀愛。
雖然有些調侃的意味,但也反映了一些人對"重返校園"這個夢想的嚮往。
確實,能在35歲重新開始大學生活,對很多人來說是一種奢望。但咱們也要認識到,唐尚珺的經歷並非只有羨慕的一面,他為了這個機會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
另外,有人關注到了經濟方面的問題:"30萬左右的復讀獎金,讀了15年,省吃儉用也就是勉強夠用,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收入?
之前說的沒什麼積蓄,需要申請助學貸款,應該是真的。"
追求夢想的道路上往往充滿艱辛,唐尚珺的經歷告訴我們,即使面對經濟困難,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就能克服重重障礙。
不同人生選擇帶來的差異。
雖然起點相似,但每個人的人生軌跡都是獨特的。咱們不應該用"值不值得"?來評判他人的選擇,而應該尊重每個人追求自己理想的決心。
或許他並不擔心畢業找不到工作的問題,"衡水中學已經丟擲橄欖枝,大學畢業直接去報到。
唐尚珺上學就是鍍金去了,工作已經不愁了,其他同學這四年為了工作還得加倍努力。"
他的故事引起了廣泛關注,為他的未來帶來了更多機會。
但是咱們要記住,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唐尚珺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年齡,更重要的是他多年來的堅持和努力。
唐尚珺的故事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思考。
第一,它告訴我們,人生沒有標準答案。
有人選擇早早進入社會,有人選擇不斷追求學業,每個人的選擇都值得尊重。
第二,它也提醒我們,追求夢想的道路上可能充滿艱辛,但只要堅持,就有可能創造奇蹟。
同時,唐尚珺的經歷也反映了我國教育體系的一些問題。比如,為什麼35歲上大學很奇怪嗎?國外的大學,貌似不限制年齡,這是否意味著我們的教育體系對非傳統學生不夠友好?
"活到老,學到老。"
唐尚珺的故事不僅僅是一個個人奮鬥的傳奇,更是對這句古訓的最好詮釋。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終身學習已經成為每個人的必修課。無論你現在處於什麼樣的人生階段,都不要放棄學習和提升自己的機會。
對於正在為夢想奮鬥的同學們,希望唐尚珺的故事能給你們帶來啟發和力量。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不要被年齡、環境或他人的眼光所束縛,勇敢地追隨自己的內心,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
我們應該學習唐尚珺的精神,不要被他人的質疑所動搖,也不要被暫時的困難所打倒。
就像唐尚珺一樣,只要你堅持自己的夢想,總有一天,你會找到屬於自己的舞臺。
同學們,你們覺得我們還能做些什麼,來支援像唐尚珺這樣追求夢想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