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過年“三姑六婆”總讓人討厭,原來是這個原因
馬上就要到春節了,大家應該都很期盼,但是現在很多年輕人想到要回家還會有點怕,因為春節意味著又要面對那些三姑六婆了。
那為什麼我們會討厭三姑六婆呢?
如果只是因為她們年紀大愛嘮叨,其實你聽一聽或者敷衍一下也沒什麼;
如果她們只是愛說別人的八卦,你聽不下去也可以躲著點。
所以三姑六婆被人討厭絕不是因為她們愛嘮叨愛談別人家的閒事。
在漢語詞典裡,對三姑六婆的解釋是“比喻不務正業的婦女”,那什麼叫不務正業呢,檸檬認為放在現在這個環境下,不務正業就是:
放著自己家的事不管,非要來干預你的事。
比如她一看到你就盯著問“現在做什麼工作,每個月工資多少?”然後對你的工作評頭論足,說你工作不好;
再或者你現在單身,她也會跟你講“這麼大年紀還沒有物件是多危險多不好的事,應該要早點找個物件”等等。
如果讓你來舉例,可能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而這些行為總結起來,其實就是一句話——她們人際界限不清,越界了。
我們都知道社交是有空間距離的,比如一個跟你不熟的人距離你非常近,甚至貼著你,那你會非常難受,覺得他越界了。
我們的心理同樣存在這樣的社交距離,三姑六婆們正是在心理上越界了且不自知,所以才會招致我們的反感。
通常來說,她們的越界往往有以下兩點特徵:
第一點是,過分干預。
在她們的概念裡好像沒有“隱私”“獨立”和“自由”這些詞,她們習慣把別人的事當做自己的事,把別人的家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看到你有什麼不足她比你本人還著急。
實際上大家聽到那些不好聽的話,也並不是不能回懟三姑六婆,只是你也知道她們並沒有什麼壞心,有時候是真心實意的希望你好,顧慮到這份心意所以只得忍了。
三姑六婆們雖然在古代指的是從事某些職業的女性,但現在我們會把一些女性長輩歸類到裡面,她們身上都具有一種“母親”的特性,有時候甚至是不求回報、不遺餘力的為別人好。
她們並不知道這種過分干預給別人造成了困擾,因為她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照顧別人,就像母親呵護嬰兒一樣。
第二點是,強加意志。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意志,沒有誰對誰錯,畢竟生命不是隻有一種活法。
但是三姑六婆們對此卻非常偏執且強勢,她們經常會否定別人尤其是年紀小的晚輩們的想法,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別人,並且要求對方按照自己的思維走。
就拿這幾年討論最多的“要不要結婚”來說:
檸檬有一個朋友是獨身主義,她談過兩次戀愛,過程和結果都很不好,所以她想要一個人瀟灑自由的生活。
這幾年她透過溝通以及行為慢慢說服了她的父母接受她的選擇,但每次回家她的姑姑都要教訓她說“女人不結婚像什麼樣子”“不結婚就沒有孩子,沒當過媽媽那你這一生都是不完整的”……一開始她還會跟姑姑解釋,後來也就放棄了。
她姑姑的這種勸說其實就是對她的不尊重,沒有考慮過她的個人想法和意願,自顧自的把“我認為你這樣做更好”強加給她,殊不知,她根本不想要。
那面對這樣的越界行為,我們該怎麼辦呢?
檸檬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要堅持自我,你可以選擇直接拒絕,用言語技巧恰當地表達對這種干預的方感,也可以選擇性的聽聽,把這場嘮叨或教訓敷衍過去,只要你心裡知道自己該怎麼做就可以了。
不管情感還是生活上的難題都令人煩惱。
你可以點選我的頭像,選擇右邊的發訊息,即可私信檸檬。
任何問題或煩惱,檸檬一直都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