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婚前房子給你弟,離了也有依靠”10年後我才懂我媽的“苦心”
01.
很多人都說父母在,兄弟姐妹就是親人,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就是陌生人,不可否認,這樣的情況的確存在,但是造成這樣的局面離不開父母的教育。
《知否》裡有說:“兒女眾多的人家,父母最應該一碗水端平,方能家宅安寧。”,兄弟姐妹是否相親相愛,全賴父母是否平等對待,不偏心的父母,方能培養出知恩,感恩的兒女,否則,就容易生怨懟。
但是仍然有很多父母不以為然,這跟父母守舊的思想有著很大的關係,也跟周圍的環境分不開。
雖然現在的社會已經是婦女能頂半邊天,但是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傳宗接代,養兒防老的思想還是根深di固的,以至於在兒女眾多的家庭裡,女兒總是不被重視,甚至是被忽視的。
很多父母從小就給女兒灌輸”奉獻,犧牲,成全“的精神,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很多有兒有女的家庭裡,女兒總是聽話,懂事的那個。
女孩長大以後,就很容易成為”扶弟魔“,而生活也會過得比旁人艱難許多,她們不是不想為自己著想,而是在潛意識裡把父母當作了自己的依靠,所以覺得幫父母和弟弟,也是在幫自己,當自己有困難了,他們也會毫不猶豫地支援自己的。
要真能做到,倒也是好的,然而事實上,這往往只是做女兒的一廂情願的想法,結局早在一開始就註定了。
02.
燕子(化名)跟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10年前把婚前房子給了弟弟,10年後我媽的一句話毀了母女情“。
燕子對父母的偏心始終無法釋懷,曾經她一度認同父母的觀念和教育,也把弟弟當作最親的人,直到婚姻被背叛,又到不得不離婚,她才發現,原來都不過是她一廂情願的想法。
燕子出生的時候,家裡屋簷下飛來了一隻燕子,所以起名叫燕子,燕子寓意好運,但父母卻不是這麼想的,父母本盼著兒子,燕子的到來,讓父母滿臉愁容,取名燕子,一是即興,二是為了帶來好運,期望二胎生兒子。
就這樣,燕子從出生就揹負著弟弟的重任,後來果不負眾望,母親生了弟弟,弟弟一出生就成了家裡的”寶貝"“,打不得,罵不得,吃飯哄著,睡覺哄著,父母是生怕他摔了,疼了。
而燕子從小就被父母教育要保護弟弟,要讓著弟弟,說這是做姐姐的責任,除此之外,做姐姐也要替父母分憂,幫著父母照顧弟弟。
燕子沒有懷疑過父母的用心,也心甘情願地做好姐姐的本分,因為父母總會稱讚燕子是個稱職的姐姐,雖然偶爾會抱怨燕子做得不夠好,但燕子從未懷疑過父母對自己的愛,直到出來工作以後。
她第一次發現自己很需要父母的關心和理解,但是父母每次都只會跟她訴說家裡的難處,問她工資發了多少,有沒有漲工資?
她一度懷疑父母不愛自己,但是她總是會為別人著想,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所以最終她還是選擇相信父母,因為父母年紀大了,也習慣了依賴自己,家裡也確實不容易。
就這樣,她一直對父母和弟弟是有求必應,直到身邊朋友知道了她家裡的情況,勸她為自己著想,得自己留著點錢,為自己打算,燕子這才有意識為自己打算。
她肯吃苦,也有上進心,隨著職位越來越高,工資也越來越高,除了補貼父母和弟弟以外,自己也存了點錢,就供了套房子,父母知道後,很是不滿,覺得她應該先為家人著想。
直到燕子說自己不會不管父母跟弟弟的,父母才罷休,然後提出了要跟弟弟搬過來一起住,說一家人就應該住在一起,還說燕子一個人在外,工作也辛苦,也需要有人照顧,住在一起,自己也好照顧燕子。
燕子心疼父母年紀大了,住在老家,條件不好,生活不方便,也就同意了。
就這樣,一家人住在燕子的房子裡,在燕子的心目中,一家人永遠都是一家人。直到有一天,她帶著男友回家見父母,父母不同意,覺得對方經濟能力不夠好,配不上燕子,燕子不解,父母說是為了燕子著想。
但愛情是無解的,燕子還是執意要嫁,父母很生氣,但也無能為力,只好同意,但是提出了要10萬彩禮,男方很爽快就答應了。
當然,裡面有燕子的5萬塊,本來男方不答應的,但是不答應,燕子就說自己為了他都跟父母吵架了,自己還倒貼錢,男方不答應,就是不愛自己,這婚也就沒必要結了。
男方也許是真的愛,捨不得燕子,便答應了。
但父母私底下還跟燕子提了個要求,就是讓她把婚前房子給弟弟,說是弟弟買不起房子,給了弟弟,弟弟始終會念著姐姐的好,畢竟是一家人,以後離了也有孃家可回,燕子覺得父母說得有道理,就答應了。
婚後,父母跟弟弟還是像往常那樣依賴燕子,但燕子有自己的小家要照料,再也不能像往常那樣給他們那麼多的錢和幫助,父母就免不了向旁人訴苦,說女兒就是養不熟的白眼狼,嫁人了就忘了爹孃了。
燕子有苦說不出,丈夫一開始就對她補貼孃家的行為不滿了,所以婚後兩人就過著AA制的婚姻,丈夫說自己無法約束燕子,只好隨她去了,但是燕子不能拿他的錢給孃家。
夫妻關係本來就一般,再加上後來燕子私底下贊助了弟弟10萬彩禮娶妻,丈夫知道後,夫妻關係一度降到了冰點,丈夫說燕子根本沒有把兩人的小家放在心上,他讓燕子搞清楚小家才是自己的家,燕子已經嫁人了,就應該少管孃家的事。
燕子不以為然,說無論到什麼時候,父母和弟弟永遠都是自己最親的人,自己不可能不管他們的,吵得多了,夫妻關係也越來越冷漠,丈夫乾脆搬到了書房睡。
不料丈夫卻在這個時候觸碰了婚姻底線,背叛了她,面對燕子的質問,丈夫理直氣壯,說是被燕子逼的,燕子的心裡只有孃家人,說他們的婚姻早就名存實亡了,燕子要離婚的話,自己也不會有意見的。
燕子覺得委屈,便回孃家哭訴,不料父母聽了,不但不同情她,反埋怨她不懂男人心,不懂經營婚姻,還說沒有男人不犯錯的,忍忍就過去了,說女人離了不好再嫁。
燕子只好隱忍不發,想著丈夫會回心轉意,沒想到丈夫不僅不回頭,反而變本加厲,燕子忍不了,堅決提出離婚。
因為婚後兩人一直是AA制,房子也是丈夫的,燕子這麼多年來,也一直補貼孃家,自己幾乎沒有什麼積蓄,離了就等於一切從頭來過,燕子不是不知道這樣的情況,但是她一直心存希望,想著無論怎樣,自己也可以回孃家暫住。
一開始,孃家人都對燕子很客氣,但是沒過多久,就有意見了,父母總暗示說家裡住著這麼多人不方便,弟妹也一天到晚跟弟弟鬧矛盾,燕子知道弟妹是覺得自己不應該住在孃家,她不是沒有想過搬出去,但是自己是困難的時候,再加上這房子本來就是自己的,而且10年前,父母也說過讓自己離了就回孃家的。
所以她儘量讓自己裝作若無其事,當然,她也有打算儘快搬走的,但她沒想到,她一直以來信賴的依靠,連一個月的時間也容不下她。
03.
那天,父母讓她早點回家,進門她才發現父母原來是要給她安排相親,把對方請到了家裡,對方比燕子大十五歲行動看起來有點不便,唯一的優勢就是經濟能力不錯,有兩套房子。
燕子很抗拒,也很反感,對對方很冷淡,父母對燕子很是不滿,質問燕子到底想怎樣,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燕子離了更不能在孃家住,會給孃家帶來晦氣的,說出去也不好聽。
燕子聽了,很難過,也很生氣,大聲質問母親,說:”我把你們當作家人,你們把我當作什麼了?要不是為了你們,我也不會淪落到這種地步,現在倒嫌我礙眼了?!“
母親惱羞成怒,打了燕子一巴掌,大喊著讓燕子”滾出去“。
就這樣,燕子連夜收拾行李,離開了家,這之後,她再也沒跟父母聯絡過,因為在她的心裡,母親的那一巴掌把所有的母女情分都打斷了,而弟弟和父親在一旁不僅不同情自己,反而冷漠地看著,讓她深切地感受到親情的脆弱。
她不懂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她不懂為什麼父母要這麼對自己?她不懂明明自己才是付出最多,最委屈的那個人,為什麼到頭來自己過得最慘?
燕子最後跟我說:”以前我媽總跟我說她有多苦,多不容易,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好,讓我們要理解她的一番苦心,10年後,我是終於懂了她的苦心了。“
04.
很多女孩都不懂自己的父母為什麼會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尤其是母親,明明自己也是女人,為何要輕視女人?
其一:跟母親過去所受到的遭遇有關,因為自己也是這麼過來的,儘管自己也承受了許多不好的,但是她在內心深處認同了這種不公,所以才會延續到自己的女兒身上;
其二:妒忌心作祟,認為自己過去遭受過不公,那女兒也沒有資格接受平等的待遇;
其三:作為女人,除了遭受父母的輕視,婚後還要遭受丈夫和婆家的輕視,甚至是社會的輕視和不公,這些經歷都會讓女人產生焦慮和自卑,女兒的出生往往會加重這種不公的待遇,從而讓女人把委屈發洩在女兒的身上。
當然,除上述原因以外,大眾對女性地位的歧視,才是根源,如果我們想要改變現狀,更要從自身做起,改變自己陳舊的觀念,正視自己作為女人的價值,尊重自己,才有可能擺脫重男輕女的宿命。
我們無法改變父母的觀念,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可以認同自己,可以愛自己,而不是一味地無底線地服從和順從父母,只有敢於愛自己,才有可能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才有可能真正地擁抱幸福。
END.
今日話題:你有兄弟姐妹嗎?你有遭遇過不平等的對待嗎?你覺得父母重男輕女有道理嗎?如果你是燕子,你會怎麼做?歡迎聊聊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