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越長大,朋友越少,成年人的絕交,都是靜悄悄的
友誼這東西說來也奇妙,小時候兩個小朋友一起玩耍,玩個幾天就是最好的朋友了,上學時候,誰和誰經常牽著手去衛生間就是閨蜜了,誰和誰經常一起打球了,就是兄弟了,長大後,似乎這種關係依然是這樣,只要離得近,大家就是好朋友了。所以說,朋友就是一種從離你近的人中出現的關係好的人。但是,大部分的友誼都不長久,這是為什麼呢?研究顯示:大部分的友誼,都不長久,甚至很短暫!
一:距離拉開了你們之間的關係
正如前面所說,朋友是離你近的人中和你關係好的人,這一切都是以你為基礎,在你的社交關係範圍內畫個圈,圈住的就會成為朋友,所以,當你或者他跑遠的時候,雙方不在對方那個圈裡了,關係就慢慢淡了,也就稱不上是朋友了。
這一點距離感,總是會輕易地將一個人在你心中的地位抹掉,不管你們曾經有多麼的友好,發生過多麼感人的故事。遠距離戀愛容易分手,常年不見面的父母和子女之間總是陌生的,許久不見的朋友已經沒有了當初的熟悉感,距離導致了不常聯絡,相互不再參與對方的生活,自然就淡出了。
二:長大後,三觀開始不合
成年人交朋友,總是會說一個他懂我,其實就是要一種歸屬感,只有懂你的人在他那裡才會找到歸屬感。而三觀不合的人,他怎麼會理解你,怎麼會懂你,所以長大之後,那些三觀不合的朋友,就不再是朋友。其實,三觀這個問題,也應該是因為雙方生長的環境不同,經歷的事情不同而導致的。
當家才知鹽米貴,養兒方知父母恩,在沒有經歷過之前,光靠想象是不可能感同身受的,沒有經歷過,你的思維永遠跟不上,所以才說,實踐出真知。兩個人經歷過的東西開始出現偏差的時候就意味著兩個人的思維要開始出現差異了。但是現實中身邊的人不可能跟自己共用一套思維模式啊,是這樣,但你們在同一個圈子裡長大經歷的東西總歸是差不多的,只是因為性格問題,導致外在表現有一些差異。例如,何不食肉糜這個故事,就發生在很多富人家庭的孩子中間,他們永遠不知道貧窮是什麼樣子的。
三:新的友誼會沖淡舊的友誼
交了新朋友,我們總是會忘了舊朋友,尤其是這個朋友是有替代性的時候,雖然這樣說有一點傷人心,但事實就是如此。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在交友這方面也會有這樣的新鮮感,也會因為新的朋友而沖淡舊的友誼,不過這種情況多半發生在與舊朋友很長時間不聯絡的情況下。
情叔結語:
人越長大,朋友越少,成年人的絕交,都是靜悄悄的!友誼是很單純的東西,即使因為各種原因關係變淡,曾經的那些美好都是存在的,嘆一句造化弄人,繼續往前走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