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墮胎絕育必須丈夫同意,女性將經歷什麼?
文章,未經許可,請勿 商務合作敬請聯絡:shangwu@aksor
就在幾個月前,日本東京的五名女性提起一場特殊的訴訟。
她們狀告的是日本現行法律,她們的訴求是女性可以自主決定是否進行絕育手術。
這場訴訟誕生於日本對女性生育自決權的規定——女性只有在特殊情況下,並且得到配偶同意後才能進行終止妊娠和輸卵管結紮手術。不願使用生育能力的女性們感受到了阻礙。
對於這些女性來說,為什麼絕育的權利如此重要?女性是否應該擁有決定生育的自由?這場訴訟不僅關乎生育與否,更關乎女性有沒有選擇。
「生」「不生」都不由女
日本對於女性進行絕育手術的規定來自《母體保護法》,它聲稱以保護母親的生命健康為目的。
根據規定,只有兩種情況下,女性可以接受輸卵管結紮手術:一是懷孕或分娩可能對母親造成生命危險;二是女性已經有數名子女,每次分娩都有可能顯著影響母體健康。滿足二者之一後,還必須得到女性本人和配偶的書面同意。
也就是說,日本女性幾乎無法因為夫妻避孕、自身生育意願低之類的原因,自己主導接受絕育手術,否則她們會被處以1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50萬日元(約25000人民幣)以下的罰款。
這部法律從1996年開始就制約著日本女性對生育能力的抉擇,它的前身是另一個極端——《優生保護法》。
1948年,日本政府為了防止不良後代誕生制定了《優生保護法》。殘疾人士和患精神分裂、癲癇、躁鬱症、血友病等被認為是遺傳性疾病的人,都會被要求進行絕育手術,甚至規定可以在未經本人允許的情況下強制手術。
為了響應國家的優生動員,絕育手術變成了指標和任務,實施物件也逐漸波及到沒有患病和殘疾的人。該法律施行期間,超過16000名男女被迫進行絕育手術,被剝奪了生育的權利。
後來,《母體保護法》取代了《優生保護法》,取消了一些歧視殘障人士的規定,但是對女性來說,想要絕育仍然需要醫療原因和配偶同意。
從剝奪人生育的自由到剝奪人不生育的自由,日本女性對於身體的掌控權似乎從來都不在自己手上。
終止妊娠也得問「他」?
不僅無法自主決定絕育,日本女性也不能在未經配偶同意的情況下接受墮胎手術。
日本刑法第2編第29章規定了墮胎罪,只有兩種情況下墮胎是合法的:持續懷孕或分娩會嚴重危害母親的身體或經濟狀況;因暴力或威脅,在無法抗拒的情況下被強姦後懷孕。
同時,還需要得到本人和配偶的同意,這裡的配偶不一定是胎兒的生理學父親。
日本法律認為胎兒只要有一部分離開母體,就成為了「人」,享有人的權利,墮胎就等同「殺人」。
女性自行使用藥物等方法墮胎,可判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幫助女性墮胎的醫生等人員,面臨3個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而無論女性經歷墮胎與否,對懷孕同樣負有責任的另一方——男性,卻不會面臨任何懲罰。
這些規定會對女性實際的醫療體驗帶來什麼影響?
NHK曾經調查日本全國274名婦產科醫生對此的態度。
在未婚女性要求進行墮胎手術時,32.5%的醫生表示無論患者遭遇什麼情況都會徵求胎兒父親的同意,62.4%的醫生表示會根據情況選擇,只有5.1%的醫生說任何情況下都不需要徵求男方同意。
根據進一步的調查,醫生們確認胎兒父親意見的做法更多是受制於《母體保護法》,避免未來的訴訟風險。
即便是女性受到性暴力想要手術,也有9.9%的醫生說必須徵求配偶同意,還有16.4%的醫生表示「儘量不在強制性侵的條件下進行墮胎手術」。
47.1%的醫生會無條件為這類女性進行墮胎手術,不需要配偶確認和同意。
2022年,日本厚生勞動省一名高階衛生官員說,日本女性服用墮胎藥物前也需要經過配偶同意。
日本女性無法在藥店買到墮胎藥物,而是必須去醫院開具處方,服用後還需要留在醫院觀察。自行終止妊娠不僅麻煩,而且昂貴,要花費大約4000多人民幣。
在此種情況下,很可能存在遭受性暴力或經濟困難但無法安全終止妊娠的女性。
有女性因為確認配偶同意錯過了最佳的墮胎時間,導致身體受到不可逆的損傷,也有女性不得不生下孩子,導致自己的生活境況更加糟糕。
當女性因為無可奈何的原因希望墮胎和絕育,都仍然可能遭到拒絕或冷處理,更不用說由於自身意志不想要孩子的女性了,法律沒有留給她們選擇。
生育自由對女性來說意味著什麼?
一直以來,外界都告訴女性生育是她們人生的必經之路,「一個沒有生孩子的女人是不完整的」。也只有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人們才會對不生育的女性表達理解,比如因為身體健康狀況無法生育。
社會從來沒有考慮過女性出於自己的意志不願生育的選項。但如今,很多女性開始意識到婚姻和生育都不是自己人生的必選。
在東京提起訴訟的五名女性,都不是因為生理受限或任何被動理由拒絕生育,她們只是看到了自己內心對於生育的排斥。
24歲的社會學研究生Sakai說自己對性關係、戀愛關係和生育都沒有慾望。27歲已婚的Kajiya曾經因為不想生育懷疑過自己是跨性別者,但她最後發現自己仍然認同女性身份,只是不想生孩子而已。
Tatsuta從青春期就開始厭惡自己發育的身體,更加討厭生育能力,她不想被生理性別束縛,「我希望作為一個人得到尊重,而不是當別人的女兒或母親」。
Sato討厭社會強烈地認為女人都應該成為母親,政府把少子化粗暴地歸咎於年輕女性太自私,而不是撫養孩子成本高、職場壓力過大等因素。她不想被社會觀念牽著走,希望自己來決定自己的身體。
或是斥巨資去國外墮胎,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負擔這樣的選擇。或者別無他法,只能把孩子生下來,在違背自己意願的痛苦中度過很長的時光。
幫助女生們訴訟的律師Michiko說「這侵犯了個人的自決權」。
聯合國婦女署一直宣告:「生育權是婦女權利和人權。婦女必須能夠自由和負責任地決定其子女的數量和生育間隔,並能夠獲得相關教育、資訊和服務。當安全和合法的墮胎受到限制時,婦女被迫採用不那麼安全的方法,往往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特別是對受貧困和邊緣化影響的婦女來說。」
懷孕和生育對於女性來說是十分重大的事件。儘管性活動有兩個人參與,但懷孕的風險、懷孕過程中的身體變化帶來的痛苦、懷孕生育對健康的影響等,都只能女性自己去承受。
能夠擁有決定懷孕、生育與否的身體自決權,對於女性的健康和幸福至關重要。
世界女性的生育自由之爭
不僅是日本,世界各地都有女性在為了生育權利鬥爭。
2022年5月開始,美國多個主要城市爆發了總共380多場抗議活動。
這一切都是因為美國政府決定推翻承認女性墮胎受到憲法保護的「羅伊訴韋德案」,美國女性50年來的墮胎合法權化為泡影,許多州開始禁止墮胎。
波蘭則在2021年幾乎全面禁止墮胎,只有被強姦、亂倫或母親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女性才能得到合法的終止妊娠幫助。
愛爾蘭也曾經歷35年的墮胎禁令,終於在2018年被全民公投推翻。
法國在今年成為全球第一個墮胎權入憲的國家,把「法律決定婦女在何種條件下享有墮胎自由」納入了憲法第34條。
世界上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女性墮胎面臨重重限制,還有許多國家完全禁止墮胎。
然而,根據古特馬赫研究所的資料,禁止墮胎其實並沒有降低一個國家的墮胎率,它只是減少了安全合法的墮胎,將女性的身心健康置於危險之中。
不能自由地在懷孕和生育上做決定,很可能會讓女性在戀愛、性、婚姻和生育上多出許多顧慮,也會降低她們的生活幸福感。
圍繞女性生育權利的爭論仍然喋喋不休,但是無論如何,都不該罔顧女性的生命健康和自由意志。
早安,我愛這個世界。
參考文獻
[1] ABC NEWS. Five women launch lawsuit in Tokyo for right to undergo voluntary sterilisation in Japan[EB/OL]. (2024-06-14)[2024-09-20]. https://www.abc.net.au/news/2024-06-14/women-launch-lawsuit-in-japan-to-undergo-sterilisation/103971122.
[2] UN WOMEN. Statement: Reproductive rights are women’s rights and human rights[EB/OL]. (2022-06-24)[2024-09-20]. https://www.unwomen.org/en/news-stories/statement/2022/06/statement-reproductive-rights-are-womens-rights-and-human-rights.
[3] thejapantimes. In Japan, a legal fight for the right to sterilization surgery[EB/OL]. (2024-06-13)[2024-09-20]. https://www.japantimes.co.jp/news/2024/06/13/japan/crime-legal/sterilization-right-lawsuit/.
[4] NHK. 人工妊娠中絶で配偶者の同意は必要か 日本の産婦人科醫たちの戸惑い[EB/OL]. (2022-08-18)[2024-09-20]. https://www.nhk.or.jp/minplus/0029/topic082.html.
[5] BBC NEWS. 日本ではなぜ経口中絶薬に配偶者の同意が必要なのか[EB/OL]. (2022-09-01)[2024-09-20]. https://www.bbc.com/japanese/features-and-analysis-62747655.
[6] 日本醫師會. 【生zhi醫療】D-5.母體保護法とその問題點[EB/OL]. [2024-09-20]. https://www.med.or.jp/doctor/rinri/i_rinri/d05.html.
[7] 母體保護法[EB/OL]. [2024-09-20] https://www.mhlw.go.jp/web/t_doc?dataId=80120000dataType=0page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