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對子女說這3句話的父母,才是真的有魄力,家庭會很興旺
大多數的子女,即使已經到了三四十歲,每次回想起父母曾經說過的傷人的話,心裡還是感到無奈和痛苦。
其實人這一輩子最大的傷痛,不是來自外界,而是最親近的父母。
為什麼現在有許多子女,只要回家看父母就帶著戾氣,缺乏耐心?
多半是因為童年的回憶只有壓力和傷害,沒有感受到爸媽的愛與溫暖。
只有真正厲害的父母,才能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
從不對子女說這3句話的父母,格局不一般,十分厲害。
01:不說拿孩子和別人比較的話
作家馬德說過:“一個人總在仰望和羨慕別人的幸福,一回頭,卻發現自己正被被人仰望和羨慕著。”
我們很容易看到別人得到的好處,而忽略了當下自己所擁有的。
作為父母,層次越低的,越愛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比較。
明明自己家的孩子已經考了98分,還很懂事和聽話,但他們還是會說:“某某某每次都能考100分,你怎麼不行?”
你總是偏低自己的孩子的能力,拿更加優秀的人和他們對比,將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傷害。
他們會失去自信,甚至覺得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
成年之後,就算自己能力不差,但就是不敢爭取和主動表現自己,活得十分小心翼翼。
他們無法承受失敗,所以只能不斷往前走,內心是痛苦和焦慮的,不能完全認可自己。
而有遠見和愛的能力的父母,從不會說相互比較的話。
他們不會認為這種方式可以激勵孩子更加努力,而是人格的一種強烈的傷害與打壓。
越是聰明的父母,就越愛鼓勵自己的孩子,父母本身就無條件認可自己,所以不論子女是聰明還是普通都能接納。
做到這一點的家長,格局和眼界都不一般,子女長大後往往更有出息。
02:不說人身攻擊和詆譭自尊的話
看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的性格特點、人生三觀、思維方式,都深受其原生家庭的影響,很多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
越有智慧的父母,越知道自己的言語是很重要的,對孩子將有著長遠的影響。
所以,他們從不會說人身攻擊的話,也不會故意詆譭子女的自尊。
在父母心中,孩子就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主見和規劃。
即使父母有一定的權威,但絕對不能仗著自己是家長,就有資格傷害孩子的幼小的心靈。
人格獨立的父母才能做到這一點,他們的人生同樣經歷過許多的不易和艱難,內心無比匱乏。
可是,他們沒有因為自己不曾得到過愛,就選擇用同樣的方式來起欺壓子女。
精神扭曲的父母,好像也要讓孩子體會自己曾經的痛苦與不公,心裡才會更好受一點。
這種做法是最愚蠢的,只會讓子女更加地恨你。
有格局的父母,哪怕心靈已經傷痕累累,可還是會保持善良。
會對孩子充滿溫情,不會說人身攻擊的話,會保護子女的尊嚴。
能夠做到這一點的父母,眼界多半不一般,可以讓家族越來越興旺。
03:不說三觀不正的話
很喜歡這句話:“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心理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
生活中有一些父母,他們的內心本身就很陰暗,自私又愛佔下便宜。
他們也經常會對孩子說一些三觀不正的話,比如教他們自私,只有霸道一點,才不會被欺負,
父母是什麼樣子,子女就會效法你的言行。
真正充滿良善和勇敢的父母,很清楚人生走什麼道路。
所以,他們從不會對孩子說三觀不正的話,會引導他們保持善良,要保持正義和憐憫心。
可能這個世界的道德已經很敗壞了,人不值得信任,我們無法控制別人的邪惡言行,但能選擇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人生路上,少不了經歷風雨和坎坷。真正能給子女帶來福分的父母,從不會對孩子說這些話。
子女在你身上得到好的養分,感受到善意和被愛的他們,對這個世界會更寬容。
對幸福的理解也更加透徹,會帶著感恩地去迎接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