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學的理論觀點
精神分析學的理論觀點
1. 潛意識與動機
精神分析學強調個體的行為不僅受到意識思想的控制,還受到潛意識的影響。潛意識是個體自己並不知道的部分,它包含了許多動機、慾望、衝突等。本能是潛意識中最重要的驅動力之一,它有時會導致我們表面上看起來難以理解的行為和情感反應。
2. 心理防禦機制
精神分析學認為,為了應對內心衝突和痛苦,人們會採用一些心理防禦機制來保護自己的自尊心和安全感。例如,人們可能會使用否認、投射、抵消等方式來轉移內心的矛盾和負面情緒。這些心理防禦機制旨在抵禦潛意識中的動機和慾望。
3. 神經症的成因
弗洛伊德認為,神經症的成因與人的童年經歷密切相關。在嬰兒和幼兒期,人們經歷了很多無法解釋和難以處理的情感衝突和創傷,這些經歷可能影響到後來的人格形成和行為表現。而且,神經症患者的症狀可以被視為潛意識中的表達,因此,精神分析學認為,神經症可以透過分析個體的潛意識來治癒。
4. 夢的意義
精神分析學認為,夢是潛意識的表現和反映。弗洛伊德認為,夢有時是潛意識中的慾望和衝突的釋放,在夢境中,個體可以滿足潛意識中的慾望並且發洩負面情緒。因此,透過分析夢境,可以瞭解到個體內心深處的動機和慾望,並且可以治療一些心理問題。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