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搞曖昧的人是什麼心理 為什麼有人喜歡搞曖昧
在感情中,有的人是真心付出的,但也有人的表現沒有那麼真心,僅僅只想搞曖昧而已。不少人對此是十分疑惑的,那麼喜歡搞曖昧的人是什麼心理?為什麼有人喜歡搞曖昧?如果大家對此存在疑惑,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探討一下吧。
01、害怕承諾和義務,對確定的關係沒有心理準備
如果是一段健康又穩固的感情關係,會給到人一種安全感和踏實感,體驗愉悅,有益身心。
但是也有這樣的人,在心態上覺得一段明確的戀愛關係是一種“負擔”。
上文中,羅子譽為何在父親面前承諾要和懷孕的外國女人結婚呢?
其實更多是因為父親患癌,他不想讓父親留有遺憾,但結果就是被父親說他沒有跟隨自己的內心,被女人說不夠成熟有擔當。
也不能說羅子譽真的完全不走心,至少他和女人獨處交談時,已經誠懇地說會努力當個好父親,只不過他被對方看穿了——他內心還是退縮的。
可能驅使他行動的更多是一種虧欠感,一種想要彌補的心態,而不是發自內心地準備好進入一段正式的關係。
從他這“開放”的談戀愛模式,就能看出一直以來他對感情的態度——一種不清不楚的“曖昧遊戲”。
他只追求對兩人的關係淺嘗輒止,不想開始一場嚴肅又有深度的戀愛。
畢竟只要保持曖昧,就可以在談感情的同時,不會出現“擔當”和“束縛”,不會從此把自己固定在一段關係裡,也不會有被傷害和被拋棄的機會。
所以,羅子譽才會形容自己是沒有腳的鳥,沒有固定落腳點。
但正式的感情關係,是既有情感的享受,又有責任和義務的。
愛情的唯一性,已經決定了只要和一個人確定戀愛關係,就只能忠於一人,不能隨便撩騷。
凡是談戀愛都是有風險的,這種不願正兒八經談戀愛、結婚的人,行為上可能給人感覺渣,但未必是故意要渣對方。
大約就是一種對給出確定性承諾的退縮和迴避,一種對潛在傷害的防備。
可能此前受過感情傷害,或者身邊人給帶來的不良影響,導致自己對談戀愛的預期很消極:沒有戀愛就沒有傷害。
但作為凡人,完全沒有感情生活又不行,所以只想和一個,甚至多個物件,保持在最淺層的曖昧關係,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02、若有曖昧物件,就可以體現自己的魅力值
因為曖昧有著模稜兩可和不確定的特性,能給曖昧期的人帶來一種很大的施展空間。
因此,會有人藉此迴避關係中的傷害和責任,也會有人用以展示魅力和自我價值。
以前因為工作接觸過一個男孩子,一開始只是談公事,一來二去就慢慢相熟了,我們談完工作之後也會閒聊幾句。
當時我覺得和這人還挺投契,什麼話題都能聊幾句,到後來關係發展到可以出來約個飯的階段。
聊天時,他也會聊到自己以前讀書的話題,和班上的女生是怎麼玩耍,怎麼互動的,還和我分享女生不小心撲在他懷裡的細節……
對當時的我而言,我其實不太清楚自己是什麼狀況,只是忽然覺得和這男生朦朧的相處氛圍有點奇怪,不太適應。
可能出於潛意識的自我保護,我慢慢和他拉遠了距離,除了公事儘量減少聯絡。
那一瞬間我才明白,這男生沒別的,就是喜歡玩曖昧,意味著我之前也差點成為他的曖昧物件之一。
他是屬於會聊天的那種人,因為他會投你所好,順著你的話題聊下去,還能圍繞著你的話題不斷衍生出新話題,慢慢拉近和你的距離,再在合適的時機關心你。
整個聊天都是由他主導,所以和他聊天會覺得有意思,會產生一種被圍繞、被關注的感覺,再逐漸形成一種朦朧又曖昧的氛圍。
如果是定力不足,本身比較缺關愛的女生,很容易就會較真,陷進去。
一旦你想捅破這窗戶紙,相信得到的答案就是:我們只是普通朋友,我對你沒別的意思,如果讓你產生誤解,是我的錯。
為什麼會說沉迷曖昧的人,有的是為了證明自己的魅力呢?
很簡單,就類似上文男生對我分享自己和女生玩耍時會撲倒在他懷裡的細節,大約想給人一種印象,就是他很有異性緣。
因為只要是曖昧關係,他就可以帶節奏。
對這種人來說,對關係走向的掌控感和拿捏感,給他帶來的滿足應該大於正兒八經談一段戀愛。
所以,如果我當時繼續和他來往,他同樣也會有滿足感。
通常出於這樣的動機來曖昧的人,很難說他有沒有惡意,到底是自卑還是自負。
但能確定的是,認真的人會很容易受傷,畢竟自己的真情實感沒有被接納,而是被利用來滿足對方的自戀。
03、不成為被曖昧物件的關鍵:立場明確
我們很快可以發現,想要停止這種令人無奈的曖昧關係,減少自己的苦惱,也沒那麼困難。
無論是外國女人對羅子譽的宣告和拒絕,還是我以前默默地遠離了那個男生,主要都在一個點:劃出界線,使自己保持明確的立場。
下面簡單展開兩個步驟:
1)想明白自己的處境和需求
比如,當你處在一段曖昧關係,開始患得患失、胡思亂想的時候,是不是會忍不住開啟和他的對話方塊,翻他的朋友圈,尋找能證明他喜歡你的一點點蛛絲馬跡?
或者和朋友探討細節,像破案一樣認真?
這正是曖昧中的不確定性讓人上頭的一種體現了,甚至可以說,曖昧的氛圍也會有自己腦補的成分。
比如對方的關心會被自己無限放大,然後沉浸其中。
所以,相比於胡思亂想,也許更應該靜下心來思考自己是真的喜歡這個人,還是喜歡這種曖昧不清的氛圍。
2)勇敢去挑明,不合適就及時撤離
如果想清楚自己要認真和一個人談戀愛,不想繼續曖昧了,但交往了幾個月對方都遲遲不表態的話,就只能自己先挑明。
而且,如果得到的回覆是諸如“我們現在這樣挺好的”、“再給點時間”,基本可以撤離這段關係了。
我也相信有的曖昧物件即使攤牌了,過一陣子還會繼續有這種朦朧不清的關心,然後迴圈往復,就是一直不確定關係。
總之,不想繼續曖昧的人,就得這樣快刀斬亂麻,不要繼續耗下去。
容易被當曖昧物件的人,常常被幾句噓寒問暖的話,或一個簡單的關心的舉動所感動。
這種曖昧不清的關係,始終取代不了坦誠相待的戀愛關係。
但作為一段感情的開端,和男女關係中的氣氛擔當,曖昧是無法杜絕的,我們只能提前規避這種潛在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