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腎陰虛的症狀與治療有哪些 肝腎陰虛的治療方法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什麼是肝腎陰虛呢?肝腎陰虛要如何治療呢?肝腎陰虛是一種中醫證型,涵蓋病症型別有很多,如失眠多夢,口燥咽乾,五心煩熱等症狀,我們要有全面瞭解。那麼,肝腎陰虛的症狀與治療方法有哪些?

臨床表現

肝腎陰虛的症狀與治療有哪些 肝腎陰虛的治療方法

肝腎陰虛的症狀主要為:頭暈目眩、目幹、視物昏花或雀盲,齒搖發脫,耳鳴、五心煩熱,失眠多夢,午後潮熱,顴赤盜汗,容易疲勞、肢體麻木、筋脈拘急,抽搐,面色暗黑,毛髮不榮,爪甲枯脆,脅隱痛、形體消瘦、口燥咽乾、失眠多夢、腰膝痠痛、不孕、舌紅、少苔、女子經少或經閉、男子遺精,脈沉弦數等。

肝腎陰虛,肝絡失滋,肝經經氣不利,則脅部隱痛;肝腎陰虧,水不涵木,肝陽上擾,則頭暈目眩;肝腎陰虧,不能上養清竅,濡養腰膝,則耳鳴,健忘,腰膝痠軟;虛火上擾,心神不寧,故失眠多夢;肝腎陰虧,相火妄動,擾動精室,精關不固,則男子遺精;肝腎陰虧,衝任失充,則女子月經量少;陰虛失潤,虛熱內熾,則口燥咽乾,五心煩熱,盜汗顴紅;舌紅少苔,脈細數,為陰虛內熱之徵。

本證以腰膝痠軟,脅痛、眩暈、耳鳴、遺精等與陰虛症狀共見為辨證的主要依據。

辨證施治

治法:滋陰益腎,補血養肝。

肝腎陰液相互資生,肝陰充足,則下藏於腎,腎陰旺盛,則上滋肝木,故有肝腎同源之說。在病理上,肝陰虛可下及腎陰,使腎陰不足,腎陰虛不能上滋肝木,致肝陰亦虛,故兩髒陰液的盈虧,往往表現盛則同盛,衰則同衰的病理特點。故治宜滋陰益腎,補血養肝。治療肝腎陰虛的中藥代表方劑有六味地黃丸,可根據具體情況隨症加減。

例如症見肝腎陰虧,兼有眩暈耳鳴,羞明畏光,迎風流淚,視物昏花等症。治宜滋腎養肝。主方:杞菊地黃丸。方藥:枸杞子、菊花、生地、山萸肉、山藥、茯苓、澤瀉、丹皮。水煎,取汁300毫升,每日1劑,分2次溫服,或制丸服。

脅痛者加川楝子、赤芍、鬱金;腰膝痠軟疼痛者,加杜仲、桑寄生、懷牛膝;若午後潮熱,五心煩熱者,加知母、鱉甲、龜板;若見齒衄,加炒山梔、白芍、代赭石;若眩暈者,加鹿角膠(烊化)、龜板膠(烊化)、龍骨、牡蠣;若見雀盲,加服羊肝丸(羊肝、當歸、木賊、蟬蛻、夜明砂);遺精,加知母、黃柏、煅龍骨;月經先期,加女貞子、旱蓮草;痛經,加香附、鬱金、川芎;閉經,加丹參、菟絲子。

在我們掌握了肝腎陰虛的病症表現之後,治療的時候最好是由醫生指導用藥,這樣效果有保障。

標籤: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