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關係再好,也別讓親戚住到家裡,兩點原因,務必謹記
哪怕關係再好,也別讓親戚住到家裡,兩點原因,務必謹記
收錄於話題
親戚之間,有著與生俱來的血緣關係,所以,相較於其他人來說,親戚會顯得更加親近,來往也會更為密切。親戚之間,本應該相互幫助,彼此關心。當親戚在生活上遇到困難,需要暫住到你家裡的話,想必你很難拒絕,多數情況下都會同意。讓親戚住到自己的家裡,這看似一種熱心腸的助人行為。但是,如果把握不好分寸,往往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過來人告訴你,哪怕關係再好,也別讓親戚住到家裡,兩點原因,務必要謹記,別死要面子活受罪。1、任何關係走得太近,都是一場災難有句話這樣說:“任何關係走得太近,都是一場災難。”的確如此。別說是親戚了,哪怕是夫妻、父母兒女、兄弟姐妹之間,失去了必要的距離感和分寸感,都會讓彼此關係變得緊張,從而引起不必要的矛盾與麻煩。親戚之間,本來就不是直系親屬,也並不是經常生活在一起,如果突然間走得太近了,打破了一直保持的距離感,就會帶來令人意想不到的後果。首先,生活習慣上很難適應。親戚之間,哪怕平時關係再好,也不太適合朝夕相處。原本生活在兩個家庭、兩種環境下的人,生活習慣必然有所不同。當彼此生活習慣不相融合時,考慮到對方的面子,你不會多說什麼,但這樣勢必會影響自己在家裡的心情。家,本是讓人感到最放鬆的地方,但是當融進了外人,就需要處處小心、事事謙讓,難免讓人感到拘束,就失去了家的本來意義。其次,人都是有嫉妒之心的。如果兩家的生活水平差距比較大,很容易引起一方心理上的不滿。或許,你只是因為親戚的到來,打腫臉充胖子,超出平時生活水平地招待他。但是在親戚看來,他的困窘,你的安逸,就是一種不公平的存在。人就是這樣,不會平白無故地去羨慕那些遙不可及的人,但是身邊親近的人中,如果誰的日子過得比自己好了,就很容易感到心裡不平衡,產生羨慕嫉妒恨。2、人心不足蛇吞象,鬥米恩升米仇舉兩個例子:其一,電視劇《安家》中,龔先生的太爺爺因為心善,把家裡的房子借給表妹住,也就是龔先生的太表姑奶奶,這一住,就是四十多年。這些年來,太表姑奶奶一家不僅吃喝都是龔先生家負擔的,就連孩子上學的,也是龔先生家資助的。太表姑奶奶對於龔先生一家的善意,非但沒有感激之情,反而在龔先生急需用錢,要賣掉老房子時,張口就要分一半的錢。很顯然,太表姑奶奶不僅把龔先生一家的幫助當成理所當然的,還把自己當成了房子的主人了。真的是可笑,又可氣。其二,看過這樣一個故事。同父異母的妹妹,因為遇人不淑,被騙得身無分文,有家不敢回,只能求助姐姐。姐姐出於對妹妹的關心和同情,直接讓妹妹住到了家裡,並且大方地和妹妹分享自己的東西,衣服、化妝品、鞋子、包包……都讓妹妹隨意用。可是,不曾想,妹妹的注意點完全不在這些外在的物質上,妹妹看重的是姐姐帥氣多金、溫柔體貼的丈夫。妹妹嫉妒姐姐,她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所遇非人、經歷慘痛,而姐姐卻遇到良人、生活幸福。漸漸地,妹妹滋生出了非分之想,想要取而代之,自己當這個家庭的女主人……真的是可怕,又可恨。常言道:鬥米恩,升米仇。或許,你剛開始為親戚提供幫助時,他們會心存感激;但是,漸漸地,他們就會習慣你的付出,把你對他們的好當成一種理所當然,甚至覺得你理應把一切好的東西都讓給他們。真的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所以,親戚之間,哪怕關係再好,也別讓他們住到家裡,以免一片好心卻養出了“白眼狼”,得不償失。結語:親戚之間,相互幫助,本是人之常情。但是,在幫助親戚的時候,務必要講究方式方法,把握好分寸感,切勿做“出力不討好、反惹一身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