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欠的這三種“債”,老天會讓兒女來償還,逃不掉的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父母欠的這三種“債”,老天會讓兒女來償還,逃不掉的

收錄於話題

父母欠的這三種“債”,老天會讓兒女來償還,逃不掉的

想必大家都聽過“父母債,兒女還”的說法,意思就是說:父母欠下的“債”,如果自身沒有能力償還,就會落到兒女身上,由兒女代替父母償還。

雖然我國現行的法律條文中,並沒有明確規定“父母債,兒女還”,但是,作為自古流傳下來的道德傳統,中國人早已把“父母債,兒女還”的思想刻到了骨子裡。

總得來說,如果父母欠了以下三種“債”,那麼早晚會落到兒女身上,讓兒女來代為償還,躲都躲不掉。

1、父母敗家的“債”,需要兒女來償還

生活中,不乏一些父母誤入歧途、沾染惡習、敗光家產、負債累累。當父母欠下的債務過多,無力償還時,兒女就首當其衝要代為償還。

電視劇《流金歲月》中,蔣南孫的父親執迷於炒股,把家產敗光,欠下鉅額債務。不堪重負的父親,選擇跳樓自盡。

可是,父親欠下的債務,並沒有因為他的離去而消失,而是分毫不差地轉移到了蔣南孫的身上。蔣南孫為了替父還債,失去了本該擁有的大好前程,從備受寵愛的小公主變成了負債累累的灰姑娘。

其實,不管是祖輩、父輩,還是兒孫後代,本質上都是一個利益相關的共同體,富貴時共享榮華,落魄時共擔債務。

所以,身為父母,即使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兒女考慮。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一時糊塗,毀掉了原本美好的生活,讓自己和兒女都陷入債務的深淵。

2、家庭恩怨的“債”,會延續到兒女身上

有句話這麼說:“有仇不報非君子,有冤不申枉為人。”

意思是說:有仇怨的人,一定要清清楚楚地報復回去,否則就算不上男子漢,就白白來世間一遭了。

然而,如果一個人有仇怨,自己又沒有能力報復,又該怎麼辦呢?那自然就延續到兒女身上,讓兒女替自己報仇雪恨了。所以,自古就有“替父報仇”、“為母伸冤”等等的說法。

直到如今,中國還流傳著有深仇大恨、不能通婚的十大姓氏,其中廣為人知的,莫過於 “嶽”姓和“秦”姓了,背後原因大家都應該很清楚了。

南宋初年,秦檜等奸臣以“莫須有”的罪名將有功之臣岳飛殺害,岳飛的子孫逃難四方,才倖免於難。自此以後,嶽姓家族就立下規矩:岳家和秦家世代不得通婚。

所以說,父輩或祖輩之間的仇恨太深,會影響到兒女,甚至是後世的子子孫孫的。

3、父母失職的“債”,會讓兒女來承擔

父母對兒女有撫養、教育和管教的責任和義務。

當兒女的言行舉止出現問題,父母有責任給予兒女指正,引導兒女朝著正確的方向前行,必要時可以採取合適的方式對兒女進行管教和約束。

如果因為父母的失職,而讓兒女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承擔後果的人,就是兒女。

伊索寓言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男孩從學校偷回一支鉛筆回家,母親看到了,非但沒有責備男孩,反而誇男孩聰明,是個發家致富的好材料。

自那以後,男孩經常偷東西回家,每次都能得到母親的稱讚。直到有一次,男孩在偷東西時被人發現,追逐中失手殺了人,最終男孩被判了死刑。

在執行死刑的那天,母親悲痛地前來送兒子最後一程。兒子表示要和母親說幾句悄悄話,沒曾想,他一句話沒說,直接把母親的耳朵咬下來了。

母親疼痛難忍,指責兒子是個白眼狼。兒子卻說:“如果當初我偷鉛筆的時候,你就指責我,阻止我,我就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所以說,為人父母,務必要履行好自己對兒女的管教職責,否則就會害了兒女。

結語:

常言道:“莫道因果無人見,遠在兒孫近在身。”

意思是說:不要覺得這世間的因果報應看不見、摸不著,就當它不存在,要知道,有些因果即使不報應在自己身上,也會報應在兒女後輩身上。

確實如此。所以,身為父母,務必要多為兒女後輩考慮,不要因為自己造的“孽”,而讓兒女遭到報應。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