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家之間,關係再好,這三件事也不能做,否則可能會結仇
親家之間,關係再好,這三件事也不能做,否則可能會結仇
收錄於話題
親家,其實是建立在孩子婚姻關係之上的兩個陌生家庭,因為孩子而結親,才成為了名義上的一家人。
所以,親家之間的相處,都是為了孩子婚姻能夠幸福,卻永遠無法成為真正的一家人。親家之間在往來過程中需要特別謹慎,注意分寸,避免產生矛盾和誤會。
因此,親家之間,關係再好,這三件事也不能做,否則可能會結仇。
一、在金錢上過多往來,界限不清
金錢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涉及到利益分配和財產等問題,很容易引起糾紛和矛盾。
親家之間,適當的禮尚往來和合理的經濟交往也是必要的,但要保持適度和謹慎,如果界限不清,很容易造成誤解和不滿,甚至會對孩子的婚姻產生負面影響。
如果親家之間經常有請客吃飯、贈送禮物、借款等現象,難免會帶來人情和經濟上的壓力,使親家之間的關係變得複雜,甚至會引起攀比和不滿。
比如親家來向你借款,是否要簽署合同,簽了合同有傷情面,而不籤合同又面臨還款能否及時的擔心,礙於情面又不好意思催款,對於親家的關係勢必有不良影響。
同時,過多的金錢往來還可能導致一方對另一方的依賴,並慢慢認為理所應當,認為有錢的親家就應該多付出,不僅要多貼補孩子,甚至還要照顧親家,界限不清,心安理得坐享其成,導致對方不滿,使親家關係越來越差。
因此,為了維護良好的親家關係,應該避免過多的金錢往來。保持適當的距離,形成輕鬆愉悅的親家關係。
二、故意揭露親家短處,不留情面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春暖,惡語傷人四月寒”。
這說明語言的蘊含的力量是很大的,一句良言會讓人感到溫暖,而惡語就像一把刺刀一樣直戳人心。
在親家之間,尤其要注意說話的方式和方法,不要故意揭露親家的短處,否則,不僅會傷害親家之間的關係,還會影響兒女小家的情感發展。
實際上,揭短的目的大多是為了逞一時之快,以自家的優勢之處碾壓親家的不足,或是當眾指出對方的短處,透過貶低和打擊對方獲得優越感。
雖一時佔了上風,但這種不留情面的做法,讓子女夾在中間兩難,增添矛盾,甚至給婚姻埋下了隱患。
其實,“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
作為親家,任何一方都不要因為自家的“優勢”而看不起對方。既然兩家結合到了一起,就要多為子女著想,充分發揮兩家的優勢,進行資源互補,變“1+1”大於二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親家之間要需要學會尊重和體諒對方,為了兒女幸福考慮,交往時注意掌握好分寸和尺度,不要隨意揭露對方家庭的短處。
三、隨意插手孩子生活,控制慾強
當子女步入婚姻殿堂後,很多親家都會改不掉自己的控制習慣,以為自己對孩子的生活依然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力。
然而,在婚姻中,雙方父母都應該明白,孩子已經組建成了一個小家,過多幹涉和插手孩子的生活,控制慾強只會帶來不好的影響。
小麗結婚後和公婆住在一起,由於公婆都還沒退休,於是給家裡請了一個保姆,整理家務和買菜做飯。
而小麗的母親知道了這事,覺得十分不理解,認為一家人下班後就沒事做了,竟然還要花錢請保姆做家務,實在太浪費錢了。
於是,她經常讓小麗把保姆辭了,而保姆又是婆婆找的,這讓小麗很為難。而小麗的母親直接到了家裡,自作主張讓保姆以後別再來了,辭掉了保姆。
這讓小麗的婆婆十分生氣,而小麗夾在婆婆和媽之間特別為難,甚至為此事和老公也開始有矛盾。
小麗媽媽沒有意識到,孩子已經組建了獨立的小家,有自己的決定權,更何況背後還有親家,這樣隨意插手孩子的生活,必定會給孩子帶來壓力和不必要的紛爭,影響家庭關係。
如果親家之間的插手越來越多,甚至會導致家庭關係矛盾升級,讓整個家庭陷入疲憊和緊張之中。
因此,親家之間不應該隨意插手孩子的生活,要尊重兒女和親家的意願。只有保持適當的距離和尊重,才能夠維護良好的親家關係,也能夠讓孩子擁有更加健康和自主的生活。
結語:
親家之間,關係再好,也只能算得上是熟悉的陌生人。
在日常的交往中,要避免在金錢上過多往來、故意揭露親家短處、隨意插手孩子生活,以至於產生不必要的矛盾和誤會,給子女帶來困擾。
只有親家之間和和氣氣,友好相處,才能夠共同為兒女的幸福營造一個和諧穩定的家庭環境,讓整個家庭都享受到溫馨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