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會改變你對大部分男人的認知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這篇文章,會改變你對大部分男人的認知

Your Inner Voice

這篇文章,會改變你對大部分男人的認知

第34期

2019年年末,家暴讓女性話題被熱議。

關於女性成長與不公,我們寫了許多文章。

《這些黑暗,你看不到》普及家暴的定義和嚴重性,為所有潛在或正在經歷家暴的女性發聲。

《女人不都是這麼過來的嗎?》訴說女性在婚後受到的壓力,為忍痛的“金智英”們尋找共鳴。

這幾天,知名作家、教授李銀河的一句話讓我沉思——

中性化焦慮其實是對性別的刻板印象造成的

其實剖開來看就講兩個字:娘炮。

這兩個字可能離女生很遠,但其實很近。

當“娘”作為貶義詞時,女性被再次冒犯。

這篇文章,會分析它的多米諾效應,改變你對許多男人的看法。

01.

其實,中性化存在已久,歧視也同樣如此。

從小的認知就在妨礙我們對於正確的理解。

就像被我們詬病已久的部分教育漏洞:為什麼語文題的答案也只有一種?為什麼百年前甚至更久之前的文學被解讀出了唯一?為什麼最快的解題方式就是最正確的?

誰能想到,正確,有一天會被標準化。

關於性別的標準化是什麼?

首先,生理標準。

1、生zhi器,這裡就不贅述,大家也都懂。

2、許多第二性徵,諸如鬍子、乳房等等。

3、髮飾、穿著打扮,甚至行為舉止。

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建立了性格的刻板印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作為一個大老爺們兒就得有點男生氣概,有個男人樣兒;或者是女孩子家家就得有個女人樣兒,溫柔、賢淑、小鳥依人。

這種刻板印象是打破空間、時間而存在的。

西方國家,歐洲中世紀時期,所有的女人必須穿裙子,只要你不穿裙子,那就不像是一個女人了,這就是違反性別規範的。

東方國家,可能就更多了,從一些詞語就能看到,大家閨秀、養在深閨人未識,後來的裹腳,甚至出嫁前不能讓相公看到自己的臉,所以才有“掀蓋頭”這麼一說。

但這些刻板印象,產生的影響縱然根深di固,但不得不說,依舊在改變。

現在女生不止穿裙子,褲子,短褲等等,多種多樣。

在20世紀初,德國的一所大學校董會議上,一句“我們可不可以招女生”惹得鬨堂大笑,可看現在,女才子絲毫不弱於男生,甚至尤有勝之。

很幸運,一次次的女性運動衝擊著所謂的“正確女性”。讓女性不止能成為“女人”,更能成為自己。

可歷史是會重演的。

男性正在面臨這個問題,甚至一直在面對。

早期,他們被稱作閹人,似乎被歸類為另一種“人”

現在,他們被稱作娘炮,似乎表現為女人有什麼不對。

男性不能總是哭哭啼啼,不能小鳥依人,不能化妝打扮,不能有蘭花指,不能太過瘦小,不能樣貌清秀,不能輕聲細語。

它不僅僅是對體徵的嘲諷,甚至還包含性格。

有一個有趣的醫學研究證明:

男性之所以短壽,原因之一就是男人收到挫折的時候,他的情緒不能宣洩,女人可以又哭又鬧,還撒嬌。而情緒的壓抑有損男性健康。

所以說娘炮一詞所代表的現象,拋開女性方面不談,單單作為一種“針對”,它也以壓迫的形式存在著,並悄無聲息的改變著一個人的命運。

這就是多米諾骨牌的第一環節。

一位性學家說過: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性別。

我們面對觸犯我們利益的教育弊端時,會深思:為什麼問題不會有兩種理解?

那我們面對性別或是性徵自由時,也需要深思:為什麼男性或女性不可以這樣呢?

性別不該被標準化。

對此,我想引用李銀河教授的一段話,為這個環節收尾——

當有一天再也沒有娘炮、女漢子這類詞去指代別人的性別特徵,當我們徹底消除這種偏見的時候,我們的社會就進步了,就變得更加合理了。

02.

娘炮,是性問題上的一個雙重標準。

有時,被允許做一件事,不見得是好事。

你知道嗎?吃飯是有雙重標準的。

飯桌上,當你表示不吃一樣東西時,別人給你的標準是:你可以不吃,沒關係,但你如果吃了我會很開心。

當你表示吃一樣東西時,別人給你的標準是:你吃了,我未必會高興,但不吃,因為我一定會耿耿於懷,諸如:“明明幫你點了,你為什麼不吃?”、“這麼不給面子?”

娘炮一詞,就是允許女性擁有“娘”的特徵,同時,預設不允許男性擁有“娘”的特徵。

它的出現和廣泛應用,實際上就是對雙標的縱容,這也就是我要講的多米諾效應的第二環節。

而雙標,很多、很差勁。

出軌事件,男性花心比較容易被社會寬容,可是女人花心,更容易被社會職責,甚至被家庭一杆子打死。

言外之意:男人的性活動可以越多越好,女性的性活動要求越少越好。

人言否?!

社會工作,同樣的學歷、經歷,男性更容易被接受,而女性會被各種理由搪塞,甚至家庭都不允許女性工作。

言外之意:女性工作的能力不及男性,同樣的條件,男性更適合工作。

人言否?!

家庭生活:女性在家看孩子天經地義,男性在家看孩子有損前途,甚至是“那你不是白上了十幾年的學?”

言外之意:女性讀完高數大學畢業,就是為了教孩子九九乘法表

人言否?!

這些種種雙標,實際上是一種理論在作祟:賺賠理論。

人們雙標,往往是覺得兩種標準帶來的收益有差距。尤其是在男、女問題上,更是被一種古老的思想左右——

在父權制時代,女人被男人視為私有財產,而非獨立個體。

小時候有一個同學,很白,個子瘦小,樣貌清秀,在眾多女生中也稍顯美麗,可正是如此,他所存在的群體被限制在了女生中,因為男生覺得他“娘”。

相信有許多被“娘炮”的男生,嘗過這樣的孤立。

可是,發現問題沒?

男性中的“異類”,在女生中生存。似乎女生就能包容這類人,而男性卻不能。

所以娘炮一詞,看來與女性很遠,但其實很近。

它正在完美復刻一種不平衡,試圖給性別一個標準。可這項標準卻為“雙標”提供生存空間。

我不知道,性別的標準是否正確?

但確實存在、且不再少數的這種“雙標”現狀是絕對不正確的。

我們應當如何改變這種雙標呢?

同樣借用李銀河老師的一句話——

我們每個人自己在價值觀上先行改變。

雖然它註定是一個漫長的改變過程,但所以正在受此困擾的人更自信的看待這些問題,站在自由、獨立的個體身份上看待它們,那所有的魍魎鬼魅也會不攻自破。

希望這篇文章,會改變你對許多男人的看法,也會改變你對許多女人的看法,更重要的是——

改變我們對偏見的立場:不縱容,不參與,不畏懼。

待到春風拂,看遍長安花。

不是所有問題都有答案

但所有答案都藏著溫暖

溫柔是力量

easilove101

願你們愛情路上無憂!

以愛與青春為名

陪你一路成長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Easilove

你的每一次“在看”,都是陪伴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