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了,過年終於能吃到熱菜了!深夜女人的朋友圈,戳中淚點
離婚了,過年終於能吃到熱菜了!深夜女人的朋友圈,戳中淚點
收錄於話題
小時候,最期盼的便是過年了。過年有很多好吃的,有壓歲錢可以拿,可以玩鞭炮……過年也是難得的家人能夠聚到一起的日子,在歡聲笑語,推杯至盞間,年就悄然過去了。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搞不懂,明明過年是那麼開心的一件事情,為什麼每到過年的時候,母親便會唉聲嘆氣,還渴望著永遠都不要過年。直到長大後才漸漸明白,過年,是屬於孩子們的狂歡;而過年對於大人來說,就是一場燒錢的遊戲;對於女人來說,更像是一場劫難……記憶中,每年的除夕,母親都會做一大桌子的好菜,而那一桌子的菜,需要母親從早上忙到傍晚,摘菜、洗菜、炒菜,而父親和我們,則在貼春聯、玩鞭炮、玩牌;除夕夜吃完飯,一家人圍坐在電視前看春晚。每次母親只看一個開場,就又去廚房開始忙活,剁餡、揉麵,準備第二天早上要吃的水餃……整個過年期間,最清閒的算是大年初一的下午,稍作休息之後,第二天還要迎接更加辛苦的勞作。每年初二的時候,姑姑們會帶著姑父和孩子們一起回家來,算上自家幾口人,那一天母親要做二十幾人的飯菜。母親總是從清晨開始準備,片刻不停地忙到中午吃飯。吃完飯後,大人們聊天,小孩子們遊戲,母親便又開始投入到收拾碗筷的任務中……現在想想才知道,當初母親為什麼那麼討厭過年。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蘭青和丈夫結婚七年了,雖然蘭青和丈夫在二線城市買了房子,平時帶著孩子在城市裡生活,和家裡來往沒有那麼密切。但是每年過年,丈夫都要求蘭青一起回他的老家。蘭青並非不講道理的人,只是她也希望在過年的時候,可以陪陪自己的父母,畢竟父母只有她一個女兒。自從蘭青結婚後,老兩口每個春節都是冷冷清清的,格外淒涼。而蘭青想陪父母過年的願望,結婚七年,始終難以實現。每年春節,蘭青跟著丈夫一起回老家後,整個過年期間的飯菜都是交給蘭青一個人。丈夫說:“我們一年也不回來幾次,難得回來,也得讓我媽好好休息一下,享享兒媳婦的福,做飯做菜的事情你一個人負責就行了。”蘭青的丈夫就是這樣,每次一到家裡,大男子主義立現,讓蘭青對他言聽計從,以此來樹立他男人的權威,也在左鄰右舍面前掙回面子。蘭青一向都很厭惡丈夫這副德行,但考慮到是闔家團圓的喜慶日子,加上他們並不是每天都待在家裡,為了一家人的和氣,蘭青能忍則忍。每年一回到家,蘭青便套上圍裙,開始做飯,儼然一個賢妻良母,任勞任怨。丈夫家裡有個習俗,就是每年過年都要走親串友,各家互相吃飯。丈夫非常喜歡這個習俗,因為他只需要吃飯,並且每天都可以吃到不同的飯菜,甚至享受。但是,蘭青對此是十分厭惡的。每次有人到家裡吃飯,蘭青就要從清晨忙到中午,有時候晚上還有人來,她需要繼續做菜。更令蘭青感到不悅的是,每次她沒有做好全部的菜,還在廚房正忙的時候,丈夫便帶著客人先吃了起來,並稱:蘭青一邊做菜,他們一邊吃,這樣可以吃到更熱乎的。每年的這個時候,蘭青幾乎都沒有時間坐到桌子上吃飯,因為等她做好了最後一道菜,其他的菜已經被吃得差不多了,等到她開始吃飯的時候,大家都開始散場了。蘭青一直對此耿耿於懷,覺得這是對自己的不尊重,自己忙活了一整天,卻連上桌吃熱乎飯的機會都沒有,實在不公平。於是,蘭青對丈夫說:“今年和你回家過年可以,但可不可以等我做好了菜,坐上桌了,再一起吃?”丈夫一臉納悶:“為什麼,女人本來就應該在後廚做菜的啊。再說了,家裡來的都是客人,你一個女人上桌吃飯成什麼樣子?”“女人不能上桌吃飯?大清已經滅亡幾百年了!”蘭青這才發現丈夫真正的目的,原來丈夫思想裡還存留著這樣男尊女卑的思想。然而,丈夫卻不以為然,說:“我們家一直都是這樣,男人喝酒吃飯,女人在有客人的時候,只能在後廚準備,餓了在後廚吃點。對了,每年你總是在結束的時候坐桌子上,我都沒有說你,今年你注意點!”蘭青終於按捺不住,她再也不想忍受這樣不被尊重的感覺了:“今年我不伺候了,你自己回家過年吧。”丈夫見蘭青說了狠話,也毫不示弱:“好啊,不和我回家過年,那就離婚!”“離就離吧,我一個人過,也好過伺候你們吃飯強!”蘭青終於下定決心,說出了藏在內心很久的話。蘭青對自己做出的決定絲毫沒有後悔。結語:其實,每到春節,家裡最忙碌的就是女人。身為男人,請多給女人一點理解、尊重和關懷,因為你安逸地享受春節幸福時刻的時候,是她們在辛苦地操勞著。請不要用自己冷漠的態度,讓女人覺得心寒,感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