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套拆遷房沒我份,5800手術費要我和弟平攤,阿姨你哪位?”
在從前的社會當中,男人在外當官,賺錢養家,而女人在家相夫教子。男人在外勞作,耕地,女人在家織布梳洗。到了後來,男人在外衝鋒陷陣,奮勇抗戰。女人在家生育,給男人堅實的後盾。其實一直以來,男女都應該是平等的,不過是各司其職,各自照顧好各自的事情。但是由於男性做的那一部分比較重要,於是有一些家長,就有了重男輕女的想法。他們覺得只有男孩子才可以賺錢養家,把家裡發揚光大。所以對於男生,他們喜聞樂見,而對於生出來的女兒,卻不聞不問,這樣的家長的確令每個人寒心。
巴爾扎克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平等或許是一種權利,但卻沒有任何力量使它變為現實。”
的確,這個社會當中還擁有很多不平等的關係,不平等的事情,今天我們要講的是網友小昭弟的故事。
01.重男輕女。
小昭弟是一個花容月貌的女孩子。但是當大家沒有見過她這個人的時候,往往聽到她名字的第一反應。就覺得他可能是一個比較軟弱的小男生。她也因為這個名字,難過了很久。
小昭弟生長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當中。從她出生的那一刻開始,爸爸媽媽對她就只有無盡的失望和冷漠。父母滿心歡喜,終究成為泡影,就是看到小昭弟是一個女孩兒的時候。於是對於她的名字也是敷衍了事。小昭弟從小就不被寵愛。別的女孩子三歲開始穿著漂亮小裙子,左右搖擺,而小昭弟三歲的時候,就必須要給家裡生活,做飯。有的時候,小昭弟也想和女孩子交朋友,一起去玩。但是都會被別人嫌棄,看著那些嬌滴滴的女孩子,捏著鼻子對小昭弟說:“你真髒呀!穿著衣服也好醜呀。我不喜歡和不穿小裙子的女生玩兒。”
小昭弟最開始感到難過,後來她照照鏡子,發現自己的確灰頭土臉,因為燒火,臉上也不再白皙乾淨,衣服也破破爛爛的,一年四季就只有那一件棉大衣,連自己都嫌棄自己。
到了上學的時候,小昭弟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節語文課。老師讓每個同學介紹自己及名字的來意。小昭弟回家問了爸媽,爸媽不耐煩的說:“能有什麼寓意?生下你,真夠倒黴。你個賠錢貨有什麼用,只能靠你這個名字,給我們家添個男丁。”
自那之後,小昭弟就變得非常自卑。她覺得自己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一種罪過。直到慢慢長大之後,小昭弟三觀才慢慢被生命當中其他的陽光所重塑。
02.偏心。
在小昭弟七歲那年,弟弟降臨了。父母尤為的開心,小昭弟起初也為有了這個弟弟而感到高興。但她沒有想到,有了弟弟,才是她磨難的真正開始。
爸爸媽媽對弟弟極為的用心,家裡住在村裡,每年只能靠農作物作為經濟,養活他們姐弟倆。但是小昭弟覺得,父母對於弟弟是養,對於她只是讓她活著而已。因為有的時候,家裡經濟不景氣,家裡糧食不夠,所有飯菜都先讓弟弟吃,其次是爸爸,再然後媽媽會把剩下的飯菜自己吃一些,最後才再給小昭弟。小昭弟看著弟弟剩下的肥肉,剩下的菜幫子,還有剩下的一些駝著的麵條。她覺得生命真的沒有意義。
小昭弟把這一切寫進了自己的日記本里。老師看到了她的遭遇,於是語文老師帶給了她人生當中的第一束光,她對小昭弟說:“任何苦難都是暫時的,只要你自己肯努力,你一定可以撥雲見日,也一定可以走向屬於你自己美好的人生。”
小昭弟因為這一句話,重新燃起了鬥志。她不再嫌棄家裡給她的剩飯剩菜,還有用弟弟不穿的衣物,用那些殘缺的布料,給她縫製的到處都是補丁的衣服,小昭弟也任勞任怨,在每天上完學之後,回家還要照顧家裡,照顧弟弟。並且對於這個弟弟,她也是言聽計從,因為她知道爸爸媽媽永遠是向著弟弟。想要在這個家裡過的好,那就一定要把弟弟哄開心。
03.不公正。
小昭弟就這樣渾渾噩噩,又滿身幹勁的度過了她的年少時光,如今的小昭弟大學畢業,工作穩定。離家遙遠,但是卻異常開心。
只是每個月還要接到父母的來電,對她的關心只有:“你這個月掙了多少錢?你又花不了這麼多,把一半寄回家裡吧。”
小昭弟對於這些事情,她都不在意。但沒有想到母親,卻想要用她的幸福來換弟弟的幸福。母親想把她嫁給村裡有錢的老光棍兒,對方瘸腿,獠牙,其貌不揚,並且年紀都快有小昭弟的爸爸大,但是媽媽對於此毫不在意,她想要的只是小昭弟的陪嫁。
小昭弟不願意,媽媽還來她工作的地方撒野,說小昭弟不孝順。小昭弟覺得人生灰暗無比,似乎從來沒有走向光明。然而好在是上天還為小昭弟開了一扇窗。家裡的老房子要被拆遷了,要陪五套拆遷房,家裡一夜暴富,媽媽也就放過了她。
所以小昭弟如今30歲了,卻仍舊沒有結婚,因為她害怕自己的不幸會帶給別人。五套拆遷房小昭弟的母親全部給了弟弟。對此,小昭弟覺得自己就只是家裡的奴隸,甚至連一個家人都不配。因為從前母親問她要工資的時候,都對她說家裡不景氣,所以沒有辦法才問她要錢,如果家裡能夠揭開鍋,自然有她的一份。但現在看來,母親也只是對她欺騙而已。
很快,小昭弟的猜想,就被母親的電話驗證了。
母親在電話裡說,父親得病了,花了5800的手術費,讓小昭弟把錢打過來,小昭弟一嘴反問:“弟弟呢?現在弟弟也已經長大,有了工作,又離家那麼近,他的錢呢?”母親卻說:“真是一個白眼狼。這個時候,就把你弟弟扯出來。有你這個姐姐,真是寒心。那這5800,你和你弟平分吧。”
“5套拆遷房沒我份,5800手術費要我和弟平攤,阿姨你哪位?”小昭弟終於看透了這個家,於是直接回懟了過去。母親在電話裡聲嘶力竭:“你什麼意思?你是不想要認我這個母親了是吧?”母親氣憤的聲音像是在威脅小昭弟。不料卻正巧說中了小昭弟的內心,於是她說完對之後,就果斷結束通話了電話。
小昭弟沒有任何難過,只有輕鬆和開心。她也相信未來離開這個家庭之後,反而會變得更好,也的確如此。
04.拒絕偏愛。
每個人的愛都很稀薄,這是我們不可否認的。所以每個父母在生活當中,都必定會對某一個孩子有所偏愛。但是我們不能有厚此薄彼的思想,有了偏愛的思想,那才是錯誤的,我們可以不經意間的偏向某一個人,但不能直接對另一個孩子不在乎。現在孩子不再是傳宗接代的工具,更是家裡的一種責任。每一個人,都是一條生命。如果他不被期待,來到這個世界上之後,父母也不夠愛他。那麼就會讓他的人生充滿黑暗,甚至後悔擁有這條生命。父母如果沒有責任心,不能夠盡到好好撫養一個孩子的責任和義務,那麼這種父母,就不配得到孩子的回報。孩子未來的輝煌,也就不配參與,不配擁有和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