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軌的兩個人一起過會幸福嗎(雙雙出軌的人在一起會幸福嗎)
這要看對幸福的定義,你想要多幸福?
如果是指白頭偕老,王子和公主最終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那麼從情感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很艱難,不是沒有這個可能,只是很艱難;
如果是指強烈的情緒滿足,和多巴胺滋養,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享受一個階段的激情,那他們在一起會很幸福,至於這個幸福能維持多久,就不好說了。
這和親密關係自身的規律有關。
社會心理學家e·阿倫森在《社會性動物》一書中,把情感分為四類:喜歡、激情之愛、伴侶之愛和完美之愛,層層遞進發展。
客觀來講,雙雙出軌的人通常止步於激情之愛,而他們想要進一步踏入伴侶之愛,則比普通情緒需要付出更多。
“出軌”這個行為
本身就根基不穩
“出軌”這個行為有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利己主義。
一方在有親密關係的情況下,完全可以結束現有的關係,再光明正大與第三者在一起,可是他們沒有,而是選擇了出軌。
這說明,在現有的關係中,ta有利可圖,在第三者那裡,ta也有利可圖,兩邊都不想失去。
出軌方可以有一萬種藉口,甩鍋給現在關係中的矛盾,可是,也無法改變出軌是“主觀能動行為”的事實。
Ta沒有想過帶給原配的傷害,更不會顧及第三者的窘迫,ta考慮的只有自己能夠得到多少利益,出軌者是自私的,而親密關係的需要的,卻是雙贏。
萬丈高樓平地起,牢不牢靠看地基,雙雙出軌的親密關係首先根基就不穩。
來自激情之愛的誘惑
激情之愛,俗稱戀愛腦,或者荷爾蒙作祟,又或者被愛情矇蔽了雙眼,在這個時期,就算對方有缺點,我們也會選擇性失明;
為了能夠跟對方在一起,男人會變成18歲的毛頭小子,害羞、自卑;
為了和你結婚,女人會放棄遠方的工作;
我們會為了證明自己的真心帶對方去見自己的父母……
這個時刻,我們是盲目的。
幾乎每一個人都經歷過激情之愛,在激情之愛的階段,我們會對對方產生“需求”,我們需要對方,進而想要佔有對方,就像草原上的獵手為了捕捉獵物,無所不用其極。
科學家透過研究發現,支撐這個時期的,是荷爾蒙+多巴胺,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們的分泌會減弱,激情會逐漸消退,彼此的缺點開始呈現,最艱難的磨合期到來了。
很多伴侶透過自我成長,攜手熬過去了,踏上了共同成長,伴侶之愛的道路,由此進入到完美之愛。
而很多伴侶因為沒有能力處理期間的問題,選擇了出軌。
雙雙出軌的人可謂被激情衝昏了頭腦,面對原配,荷爾蒙+多巴胺早就停止了分泌,生活日復一日,枯燥無味,隨之還有各種爭吵,矛盾,一地弟毛,哪裡能比得上第三者帶來的激情?
於是義無反顧,雙向奔赴,開啟了新一輪的激情之愛。
這個時候,問題來了,激情終究會過去,激情之愛消逝了,又是磨合期,雙雙出軌的人,相比起普通伴侶,則需要面對更多的問題:
最初的動機
在原配那裡沒有磨合成功的問題,你選擇了逃避出軌,當同樣的問題出現在和小三之間的時候,你又要如何處理?再次出軌嗎?
伴侶之愛的四個特徵
伴侶之愛有四個特徵:理解、接納、穩定、信任,當你們在磨合期因為矛盾爭吵,糾纏,苦悶的時候,會對現在的關係產生懷疑,這個時刻,你要如何理解、接受對方“出軌”這件事?簡單來說,ta當初可以為了你出軌,未來,難道不會因為他人再次出軌嗎?在這樣的心態下,要如何構建穩定和信任?
你們是無法真實面對彼此的,你們這條路比會其他伴侶走得更為艱難。
你們很難建立依戀
在伴侶之愛時期,支撐你們關係的,除了多巴胺+荷爾蒙,還多了一種東西,叫做“依戀”。
“依戀”是個體與重要他人間,透過親密互動形成的,持久、強烈的情感聯絡或聯結,它是在雙方理解、接納、穩定、信任的基礎上,不斷磨合,不斷共同成長,形成的,它需要不斷累積,在時間的長河中不斷昇華,才能發展到最終的神仙眷侶,完美之愛。
一對伴侶,如果連理解、接納、穩定、信任都不具足,依戀也就自然無從說起。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聽上去很浪漫,令人神往,可是,它從來都不是一句話的事情,更不是一個口頭承諾,也不是一時情緒上頭那麼簡單。
親密關係有其自身的發展節奏,想和一心人共白頭,需要很多知識和技巧。
而雙雙出軌的親密關係,無論是從基礎,還是過程來看,都和普世意義的“幸福”相差甚遠。
有情緒疑惑,可以說給我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