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出軌後如何治癒(教你在面對被出軌帶來的傷痛時)
我有朋友,就叫她CC吧。
CC在學生時代就像女神一樣存在。她很漂亮,學習成績最好,還會彈鋼琴。她大學畢業,去了一家著名的外國公司。她絕對是女神級別的人物,但是去年,我們聽說她離婚了。
她為什麼離婚?是的,是血腥的——老公出軌.
當丈夫向她坦白自己出軌離婚時,她心裡充滿了無法發洩的仇恨。當時,她充滿了復仇的慾望,所以一大早,她就開車進了小三家社羣。
據CC回憶,當時我滿腦子都是一個想法,——,燒了她的家!當時她到了小區,找不到幾棟樓和號碼。她以前只跟著丈夫一次。
她在社羣裡走來走去,絕望和憤怒包圍著她。看了很久,小區裡的門衛大叔可能覺得不對勁,就跑過去對她說:“夫人,這麼晚了,找不到你要找的人,就回家好好睡一覺,天亮了再找,好嗎?現在真的不安全。”
這似乎瞬間觸發了她敏感的神經,於是她控制不住地哭了起來.
CC回憶說:“哭了很久,漸漸覺得自己的理智慢慢回來了,後來才想起自己有點害怕;
“那段日子,最難的就是晚上睡覺,早上剛睡醒。閉上眼睛,我能想到的只有他。睜開眼睛,周圍空蕩蕩的,你會覺得好孤獨……”
聽完CC的故事,我想起了我們心理學老師在我學習的時候說的話,我們最可怕的敵人,或許不是傷痛本身,而是我們在受到創傷時的混亂、恐慌和無知。
心傷,雖然不像身體傷害那麼顯眼,但我們也需要清洗、消du、包紮,整個過程都要有一個清晰、科學、可行的方式來處理傷口,這樣才能照顧好疼痛,安慰好自己。
否則,任其發展,極有可能潰爛,陷入惡性迴圈。
而很多時候,這種無形的心理創傷比身體的傷口更猛烈、更致命;
最可怕的是,我們從來沒有學會如何應對。這種意外傷害只能讓傷口噗噗作響,讓“失血過多”拿出你的思維和理智,陷入昏迷或瘋狂。
那麼,現在總結一下,應對情感創傷的步驟要訣,你能在第一時間教大家止血嗎。
首先,第一步:【望】
別隻顧著哭泣和呻吟,你要跳出來,像一名醫生一樣,觀察你的創傷。
就像中醫“望、聽、問、切”中的“望”,首先要評估自己的創傷。
滿分定為10分。一般來說,6分以下的人可以自己處理。但是如果分數在6分以上,就需要專業的干預和安撫。
當時,眼前的感覺是難以忍受的疼痛。就像CC失控的那晚,可以臨時用“轉移”法緊急“止血包紮”;
比如跑長途,找個空曠的地方,大聲吼叫等。並迅速將自己從痛苦中隔離出來以便快速保護自己。
接下來,我們需要確定創傷的型別:一種為即時創傷,另一種則是過去遺留傷害的現在觸發。
因此,區分現在和過去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很多時候,我面前的這個人,這個事件,只是你的觸發事件。它們只是引爆炸彈的按鈕。真正傷害你的炸彈可能早就存在了。
我們要學會區分觸發按鈕和炸彈本身,更清楚炸彈裡面是什麼,它的結構,它是怎麼製造出來的等等。
這些“老炸彈”會根據不同的形成時間有不同的主題。也就是說,我們所說的“創傷型別”在於我們的主要生活主題是什麼,不同的主題決定了創傷會以什麼形式存在。
一號場景【種植期創傷】——主題:信任
“我不能動我的心,我不能再愛了,沒有人值得相信”。
肖磊自從失戀後就沒戀愛過。她的前任傷害了她,欺騙了她,這讓她對自己,對別人,甚至對這個世界都失去了信任。她覺得沒有人真的愛她,她不想相信那些“下半身思考”的男人會值得信任。
二號場景【澆灌期創傷】——主題:秩序、自主
ight: auto;">
Linda從小就愛整潔,可是在男朋友劈腿和她最好的閨蜜之後,她幾乎變成了強迫症式的潔癖。
不停的收拾,不停的掃地,不停的清理,一切物件必須工工整整,物歸原地,不允許一絲的變動。
自從男友和閨蜜的背叛,讓她的世界徹底失控,她只能用這種方式,重新幫助自己找回控制感。
她說:“我受不了這個紛亂的世界,我常常無能為力,所能控制的只有自己存在的物質世界,但不管怎麼擺怎麼洗,都擺脫不了內心的雜亂不堪?”
三號場景【破土期創傷】——主題:自尊
前面事故主人公CC,她就是從小父母就只關心她是否優秀,學習成績好不好,排名第幾,不理會她本人的意願和喜怒哀樂。
而老公的出軌對她長久以來驕傲和優秀來說,就是一種極其恥辱的失敗,她覺得別人都會看不起自己,這種感覺讓她如同面臨滅頂之災。
四號場景【萌芽期創傷】——主題:自我
師問她:“那你想要過什麼樣的日子?”絲絲完全回答不上來;
因為一直以來她都是按照父母和老師的期盼生活,從來沒有關心過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五號場景【成長期創傷】——主題:孤獨
Candy和男朋友已經分分合合三次,每一次分手她都痛下決心,一定不會複合,真正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她又失魂落魄。
“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逛街,一個人旅行才發現身邊有個人,對我有多重要。”忍受不了孤獨的她一次次打臉複合,然後又重蹈覆轍。
六號場景【成年期創傷】——主題:價值感
美玉已經做到了公司高管的位置,由於行業的不景氣,工作也出現了諸多問題和挑戰。
偏偏這個時候,一向老實溫和的老公和一個年輕女孩曖昧上了。美玉勃然大怒,她氣的不僅是老公,更是自己。
“我年老色衰了嗎?我就真的比不過那些小丫頭了嗎?在公司裡,她們的創意真的很妙……我覺得自己越來越沒價值了,在家裡也是,在職場上也是……”
夜深人靜之時,美玉陷入了沉思:我這輩子到底為誰活了?我活得值不值?我真正想要的那些我得到了嗎?
如果你也跟她們一樣,正在經歷自己的情感創傷,你是否能分清楚這是新傷還是舊痛呢?你是否能理清自己真正的創傷種類是什麼呢?
接下來,就到了第二步【聞】:安靜下來,聽一聽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
“人群裡,管好你的嘴;獨處時,管好你的想法。”
很多時候,讓我們深陷其中的是自己的執念,我們把它們當成人生正確的觀念,而這些觀念在腦海裡一遍一遍重複,我們要做的,就是要識別、捕捉那些不良、消極的聲音,然後有針對性地去解決。
比如,“沒人會愛真正的我”,“我真是世界上最差勁的人”,“孤獨太可怕了”,“下次我一定還會受傷的”……等等,我們要分析自己是如何被自己催眠的。
第三步【辯】:你內心的魔鬼不停打擊你,那麼你就為自已找到一位天使,阻止這場毫無節制地控訴。
有一位88歲的老人說,她活到這把年紀,終於不再自我譴責了,“我現在平靜了好多,如果我有任何負面的想法,我會告訴自己閉嘴。”
但是你不必等到88歲,現在就可以行動起來。
問問自己:
我告訴自己的這些是真的嗎?我是不是脫離現實了?
現實真的如此嗎?事實真相就是這些了?
我這樣想是對的嗎?是公理還是偏見?
我怎麼知道這些就是真理呢?有沒有根據?
有沒有與此相反的事實證據?
等等。
希望女性在面對情感創傷的時候,學習著“像個男人一樣陪伴自己”。你要像自己的一位好長輩、好爸爸“教育”自己,換一個視角看這個事情和世界,告訴自己:
· 很多傷其實於我們小時候,以前我們很弱小,無能為力,但現在我們已經長大,我們有自己ID力量和自己的資源,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了;
· 這些傷痛只是一個過程,它是暫時的,不是永恆,一切都會過去的,沒有悲傷會永遠持續;
· 在我們人生中,這只是一個事件,不是人生的全部,雖然現在是黑暗的,但是我們可以當成是黎明前的黑暗;
· 我的確失去了一些東西,但我也同樣會有所收穫,挫折給我帶來的是人生閱歷的增長和智慧、能力的增加,經歷過錯的才能知道什麼是對的。
當你能夠這樣一步步質疑自己原來的核心觀念,走出這些固有的觀念,用新的觀念去替代它們的時候,你才能走出惡性迴圈的自我催眠。
這裡還有個小技巧:找一句爛熟於胸的,能夠激勵你而且正能量的話,隨時準備用它第一時間去反抗負面想法。
第四步【慰】:擁抱自己內心的小孩,自己給自己需要的溫柔。
痛苦隨時會席捲重來,反覆無常,當它再次襲來,你提前為自己準備一個溫暖的懷抱,如同一個好媽媽,共情自己,安慰自己、輕撫自己。
“沒關係,慢慢來,不要壓抑,我知道你很難過,你有權利難過,你已經很不容易了,因為這真的很痛……”爸爸式的引導,再加上媽媽式的安慰,將幫助你度過最難熬的日子。
還有一句很重要的話——我們所面臨的創傷,不一定非要去解決。
什麼?不解決?那說這麼多還有什麼意義?我們竭盡全力不就是為了幹掉這些痛苦嗎?
親愛的,很多我們人生中遇到的問題,其實最終突顯的是一些人類的終極主題;
比如,生老病死,喪失,無意義和虛無,這些主題,生而為人,恐怕並不能真正去解決和克服,但我們能夠選擇去優雅地面對,發展出自我調適和適應的能力,發展出一種“非整合”(Aintegration)能力。
這個概念出自心理學家雅各布•拉姆蘭茲和雅艾爾•本雅米妮,他們解釋說,非整合就是“維持著的不一致”(Maintaining Incongruence)。
具有“非整合”能力的人,可以忍受認知及情緒上的複雜性,可以面對不一致,承受矛盾、不連續以及悖論。
他們的研究表明,年長的人、具有更高學歷的人、經歷過婚姻危機和生命危機的人,往往具有更高的非整合能力。
這就告訴我們,一部分人在經歷人生的大風大浪後,有了穿越黑洞的經歷之後,面對不太協調的世界,學會了保持自身的穩定和平衡,他們不再糾結,不再較勁,不再非要爭個是非曲直公平不公平。
如果有一天,你能夠感覺到你的創傷經歷對自己、對他人都可以是一筆財富,你可以為這個世界做點什麼,那麼這份創傷也將不再是你的牢籠,而成為讓你飛向更廣闊天空的翅膀。
練習:
請從【聽】【看】【辨】【慰】這四個步驟來剖析你的感情創傷,找出你的創傷主題是哪一個?你的創傷等級又是多少?聽聽你腦子的“小人”說了什麼?
找一句反抗負面想法,爛熟於胸的正能量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