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期間買房分手怎麼處理(談戀愛六年因為結婚不買房而分手)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讀者來信如是說:

戀愛期間買房分手怎麼處理(談戀愛六年因為結婚不買房而分手)

我和女友是大四那年實習的時候做過短暫的同事,於是建立了戀愛關係。當時,我倆關於未來的規劃:大學畢業之後,一起留在上學的城市打拼(省會城市)。我倆畢業那年,房價還處於高位,所以在買房層面,我們達成的共識是:暫時租房生活。隨後這兩年,經歷了房產市場的不確定性,導致我壓根就沒有買房的想法。也能理解女友的心態:畢竟和我已經戀愛4年了,很想和我走進圍城,前提是,要我在工作城市買房。

心裡話,拿出我和女友的積蓄以及我父母再幫襯一些,我們還是可以全款在我工作城市買房的,但我覺得花上上百萬元買來一堆鋼筋水泥,真沒有租房子來得實惠。因為我堅持不買房,女友現在已經和我分手了。

分手之後,我想了很多:對於這段關係的瓦解有些遺憾;依然覺得不買房才是正確的決定(至少在當下是這樣的)。

或許,有人覺得我不夠愛女友,我才會讓自己活得如此理性。但在我的認知裡是這樣的:我們這代人對生活的態度發生了很大變化。講真,在和女友分手之後,我甚至對結婚這件事不再向往,並覺得就算有一天要給自己找一個生活的伴,最好是找一個願意不生孩子的女性。

把我的想法對我父母說的時候,我父母說我的思想有些病態,還說我這樣的思想是極不負責任的具體表現,還說等我有一天變老了就該後悔了。我則覺得:當自己眼下的生活都不能夠快樂的情況下,又何必去規劃自己年邁時的生活。

關於和女友之間的種種:剛分手的那段時間,確實有些情緒低落;現在分手一個多月了,感覺眼下的生活也蠻好的。

木子李情感淺析:

人生無論怎樣演繹,都會讓自己留下遺憾和懊悔。又因為我們的傳統教育有這樣的概念:1)養兒防老;2)養老院是孤寡老人待的地方。只是伴隨著社會的發展,發生了很多較為有意思的事情:1)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單身生活;2)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覺得等到父母年邁的時候送父母去養老院才是最好的選擇;3)很多年輕的父母,不再覺得孩子是自己的精神支柱,覺得孩子的誕生束縛了自己的自由,降低了自己的生活質量;4)重男輕女思想將會逐漸消失,意味著,很多家庭即便生孩子,也將秉承優生優育的態度,並覺得生一個好。

每個人對於生活都有屬於自己的認知,在我的認知體系中,依然覺得有條件結婚,就儘量不要單身,在生孩子層面,我比較傾向於生一個好。當然,我的認知只能代表我對生活的態度。與此同時,我也能夠接受並鼓勵很多人在面對生活的時候表達自我主張。畢竟生活是自己的,在做決定的時候,我相信很多人也是深思熟慮之後才做出的決定。倘若在未來某一天自己後悔了,至少自己說不得嘴。在此情況下,自己就算遭遇了一些生活上的不便,也沒有什麼好抱怨的。為此,做人要有自己的信念,不要做牆頭草。

生活中,很多人在對自己的未來給予規劃的時候並沒有定力,以至於自己活成了牆頭草。想說的是,無論怎樣的生活方式,都會有利弊,就好比:倘若選擇了結婚生子,就必須肩負起養家餬口的重擔,期間還會面臨夫妻之間因為生活瑣事的爭吵;倘若自己選擇了單身,就需要很好地和孤獨相處,期間或許在頭疼腦熱的時候並沒有人能給予你關心,甚至在年邁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情況下,自己的晚年生活會有些悽慘。為此,我們需要明白的事情:世間事都會有對應的因果,就看你自己更願意承受怎樣的因果了。

有些人在30歲的時候需要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負累,有些人在30歲的時候卻享受著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輕鬆。為此,不同的生活方式也不過是讓自己選擇了:先甜後苦,還是先苦後甜的人生軌跡,僅此而已。很多事情,當你看透了之後,並願意坦然面對所有的因果,心情就會變得較為平靜。期間我們一定要忌諱的事情:做人不能太貪婪和自私和雙標了。遺憾的是:總有一些人在付出的時候呈現了逃避;但在擁有的時候卻又想擁有很多。想說的是,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不勞而獲。只要我們能夠為自己的行為去承擔對應的代價了,人也就釋懷了。

需要承認,人們隨著環境的改變,對生活的態度也會發生改變,導致的結果:不同年代出生的人,對生活的認知也會有所不同。很多時候,我們喜歡仗著自己的經歷多,又或者覺得自己懂得多,就非要讓身邊的年輕人按照自己的思想去生活,很顯然對年輕人是不公平的。為此,面對一些我們不能苟同的生活方式,我們可以給出我們的建議,但不要逼迫別人必須聽從我們的建議。說兩個較為客觀事實存在的現象:1)二孩政策放開了,但並沒有太多人願意生二孩;2)現在房地產市場利好訊息非常多,但房子卻賣不動了。

選擇結婚物件,找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非常重要。你女友和你戀愛4年,因為你不願意在工作城市買房,就有人說你對你女友不夠愛;換個角度看這件事:你只是不願意買房,並不是說你不願意和你女友結婚,但她見不到房子就和你分手了,那麼她愛你嗎?大家的錢終究不是大風颳來的,有時候不願意買房子,不要牽扯到愛不愛的層面,或許只是單純地不想讓自己被他人當韭菜割。我現在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倘若我現在沒有房子,或許我和你的想法一樣:租房子就挺香。依然那句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遵從內心就好。

編後語:

在生活中,我相信我們都曾聽到過很多建議,需要肯定的是,那些能耐心給我們建議的人大多數都是善良的人,且他們的出發點也是為了我們好,但並不是每個人的建議都適合我們。這時候,關於別人的建議可以作為參考,至於自己最終要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還是自己說了算。

事實上,當自己遇事的時候,真正能幫自己的人並不多,這時候或許依然有人會給出建議,關鍵是,我們需要的是實打實的雪中送炭。我們要時刻明白:我們自己才是自己生活的總舵手,期間或許透過努力,並不能讓夢想照進現實,那就讓自己做到儘量不要愧對自己的付出和良知即可。

(圖片來自網路,圖文無關)

標籤: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