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異性朋友相處,其實是一種“邊緣性出軌”關係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挑戰30天在頭條寫日記

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

心理學:異性朋友相處,其實是一種“邊緣性出軌”關係

女生說某天晚上,她失眠睡不著,就看到床頭櫃上男朋友的手機“閃爍不停”。

出於好奇,她悄悄地開啟了男友的手機,就看到在男朋友的“小號”裡面,還隱藏著一位她從來都不知道的“女網友”。

凌晨1點,那個女生給男友發訊息說:

“我這邊打雷了,外面風很大,我害怕睡不著”。

女生保持著理智和剋制,顫顫巍巍地翻看了兩個人的聊天記錄。

讓她沒想到的是,男朋友就在她眼皮子底下,跟另外一個女生保持了長達1年半的“曖昧聊天”。

而她跟男朋友的戀愛,已經3年。

3年的戀愛,她和男友的聊天方式是:

簡單,直接,不拖泥帶水,沒有浪漫的情話,就像兩個熟悉的朋友。

1年半的關係,這個“異性”和男友的聊天狀態是:

曖昧,互相試探,互相撩撥,字裡行間都帶著勾引的意味。

其實,這類異性好友之間的曖昧關係,也被稱之為“邊緣性出軌”。

-01

什麼是邊緣性出軌?有哪些表現?

所謂邊緣性出軌,跟邊緣性-行為的概念類似。

異性之間保持著朋友的關係,打著朋友的名義,常常做一些戀人之間的曖昧舉動;

雖然沒有產生關係,但實質上卻是眉來眼去,你儂我儂;

情感上的聯結,情緒上的關懷,只剩下生理上保持著最後的剋制。

這樣的關係,被稱之為“邊緣性出軌”。

有哪些表現?

比如:

某個女同事明知道你老公已經結婚了,還每天蹭車,眉來眼去;

各自處於戀愛或婚姻關係的異性,私下裡偷偷地去約會;

兩個人的聊天很頻繁;

常常有情緒上的關心,對彼此十分在意;

總是瞞著伴侶,給這個人一些幫助。

如果你發現伴侶正在進行“邊緣性出軌”的行為,他會回答你:

“我們只是朋友,沒有你想得那麼過分”。

這是這類人的慣用說法。

比如:

某已婚男,跟某位女士,在酒店裡共處一室,時間跨度幾個小時。

當被人得知後,兩個人的回應是:“我們只是同事,在探討工作問題”。

你信嗎?

這合適嗎?

-02

異性好友之間,存在著“性”吸引力

奇葩說有一期論題是:

能不能接受伴侶有異性好友?

在知乎上,也有很多網友提問:能接受伴侶有異性朋友嗎?

大多數人的態度都是:

能接受別人有,但不接受自己的伴侶有。

異性之間的友誼,是每個人都必經的過程,也是人生某個階段的一些經歷;

但這種友誼,在你結束了單身的身份,進入戀愛或婚姻,也必須隨之進行調整。

好的異性關係,都保持著理性與絕對剋制;

這需要他們有分寸感,有界限感,有所為,有所不為。

心理學研究表明:

異性朋友之間,是存在“性”吸引力的。

網上有一組問卷調查資料,有超過7成的人表示:

“曾經或正在,被異性朋友吸引著”。

你相信異性朋友之間,存在“純友誼”嗎?

這是另一個熱議的問題。

但事實上,純友誼的界限很難把握,也很難去界定。

現實中的異性朋友關係,往往是:

雙方對彼此都有好感;

有一方對另一方有好感;

雙方都沒有好感,僅僅是“性”的吸引力產生。

所以說,在戀愛和婚姻的身份下,異性朋友的存在以及如何存在,就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03

異性朋友之間,如何正常相處?

1、要有肢體接觸的距離

什麼是肢體接觸?

勾肩搭背,擁抱,牽手,另一些曖昧的舉動。

而異性朋友的相處,就必須要拒絕這些肢體接觸;

不要忘了,你們僅僅是朋友的關係,而且還是異性朋友;

所以不要老是想著跟對方勾肩搭背,這樣的行為,不利於友誼的正常發展。

換個角度想:

倘若你有伴侶,你能接受伴侶跟他的異性好友,有過密的肢體接觸嗎?

2、注意身份上的邊界感

永遠不要打著朋友的名義,做一些戀人之間的事情;

這樣的行為,不僅讓戀人關係掉價,還會讓你們的友誼掉價。

你明明有伴侶,有婚姻家庭,卻總是跟異性單獨約會,這就是沒有邊界感的表現。

你明知道對方有伴侶,卻過度侵入他的生活,這同樣是沒有界限感。

任何關係,一旦打破了它本該有的界限;

也就意味著,這段關係跡象走向“另一種結局”——消亡。

話題:

你如何看待伴侶的“邊緣性出軌”?

你能接受伴侶有異性好友嗎?

亦開懷,情感心理學創,你的情感心理師。

關注我,每天都可以看更多兩性、家庭,社交心理文章~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