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剛走不到10天,親戚讓我過戶房子,我將他踢出家族群”
常言道:“親戚是把鋸,你有來,我有去。”
人情交往就像拉鋸,有來有往方能延續。
所有良好的人際關係,都是建立在禮尚往來、互酬互惠的原則之上。親戚之間,也是如此。
然而,生活中有些親戚,總是打著親情的幌子,一味地索取,卻不知道回饋。
正如古話所說:“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有來而無往,不但失禮,而且傷人心,再深的感情,也會被消耗殆盡;再好的關係,也會走到盡頭。
網上有一句話說: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一定是相互的,單方面不計回報的付出,只會培養出得寸進尺的白眼狼。”
其實很多時候,別人對你來而不往,甚至得寸進尺,往往是在你的一次次縱容下,慣出來的。
在人際交往中,並不是付出越多越好,而是要有自己的底線和原則。
千萬別做老好人,對於那些不懂回饋,不懂感恩的人,要敢於拒絕,敢於翻臉。
01.親戚索取無度,不懂感恩
網友丁婷(化名)的父親就是一個老好人,家中兄弟姐妹5人,父親是老大,也是家裡唯一一個跳出農門的。
身為家中長子,父親責任心氾濫,從小到大,他對自己幾個弟弟妹妹各種幫扶,極盡為人兄長之能事。
父親的幾個弟弟妹妹,對他都很感激和尊重。
唯獨父親最小的弟弟,也就是丁婷的小叔,根本沒有把父親的付出放在心上,父親對他的好,在他看來,都是理所應當。
儘管如此,父親還是對小叔最關照,因為小叔是幾個兄弟姐妹中,能力最弱,生活條件最不好的一個。
丁婷對這個小叔,一向沒什麼好感,可以說在眾多親戚當中,她最討厭的就是小叔。
小叔不僅索取無度,不知回報,而且為人處事沒有分寸,情商極低。
02.有來而無往
小叔還說,讀完研究生出來都多大年齡了,到時候找物件都不好找……
丁婷生孩子時,婆婆趕上動手術,老公分身乏術。
當時,是母親在醫院陪護她,父親負責做飯、送飯,同時還要兼顧工作上的事,家裡忙得一團糟。
小叔明知這種情況,還帶著一個老鄉上門,住了一晚上後,可能覺得招待不好,第二天就走了。
按照家鄉禮節,丁婷孩子出生,小叔不方便去探望,至少也要給一個紅包,意思一下,可是他連一句祝福的話都沒有。
丁婷結婚的時候,小叔也是這樣,和他一起在外地打工的親戚,都趕回來參加婚禮,就他忙,沒空回來。
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小叔家裡喬遷、娶兒媳婦辦喜酒,丁婷父母不但去了,還出錢出力,各種幫忙……
以前,小叔每年外出打工,要到市裡坐火車,他都會帶一起打工的同鄉,到丁婷家又吃又喝住上兩三天。
父親不僅幫忙買票、買路上吃的水果、乾糧,還會把他們送到車站。
然而有一年,父母回鄉辦理一些手續,本想去小叔家坐一坐,小叔卻說,這幾天比較忙,不方便接待……
03.親戚讓我過戶房子
後來,父親生了重病,時日無多。
一年多時間,小叔僅來看過一次,還說現在這個大環境,出行不方便,去醫院看望更不方便。而且,事已至此,他就算過來看望,也於事無補。
父親臨走前一晚,兄弟姐妹幾個都來了,小叔在電話裡說,這大半夜的,也叫不到車,再說人都進監護室了,來了也看不到。
更讓丁婷憤怒的是,父親剛走不到10天,小叔就在家族群裡對她說:“你爸說過,要把家裡的房子過戶給我,你早點回來把手續辦一下。”
父親在老家有一棟舊房子,是當年丁婷爺爺還在時,給他們三兄弟分好的。當時,父親將相對較好的房子,留給了兩個弟弟。
後來,小叔的房子被劃分到,補償款到手後,直接到鎮上買了房。
04.我將他踢出家族群
父親的這棟房子,位置很偏,一直留著。父親覺得老了之後,終究是要落葉歸根,就算將來不回去住,每年清明祭拜,也要有個落腳點。
所以,在很早以前,小叔想讓父親把房子過戶給他,理由是,反正你們都在外面發展,日子也過得不錯,將來肯定也不會回去……
父親始終沒有答應。沒想到,父親剛走不到10天,習慣了索取的小叔,竟然假借父親的名義,在家族群裡理所當然地伸手。
丁婷氣壞了,一字一句地告訴小叔,父親在世時說過,老家的房子是根,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不賣不送。
小叔竟然來了一句,你爸生病了,頭腦不清醒,之前和我說好的,你們反正不會回來住,房子過戶給我,讓我幫忙打理。
母親當時也在,一向善良柔弱的她,再也忍不住發語音怒斥小叔。小叔毫不示弱,反唇相譏。
家族群是丁婷父親以前建的,丁婷眼見小叔越說越過分,不禁怒火中燒,直接將他踢出家族群。
王小波說過一句話:
“一個人活在這世界上,第一要好好做人,第二不要慣壞了別人的壞毛病。”
世上的人,形形色色。對於那些不懂感恩且得寸進尺的人,千萬不要慣著。
一定要學會樹立自己的界限,該拒絕時就拒絕,該翻臉時就翻臉,該斷交時就斷交,不要讓那些人毀了你的生活。
無論是親戚還是朋友,密切和諧的關係,一定有來有往、互惠互利的。
無底線的付出,只會慣壞了別人,為難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