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臨睡前應注意哪些問題 孕婦正確的睡姿是怎樣的
因為肚子在孕育生命,體型的變化讓孕婦的睡眠習慣出現了變化,那麼你是如何保障睡眠的呢?對準媽媽來說,良好的睡眠質量非常重要,所以要養成有利於孕期睡眠的生活習慣,建議孕婦建立有利於孕期睡眠的生物鐘。
臨睡前要注意的問題
1.尿頻嚴重影響睡眠質量,睡前不要喝太多水或湯。
2.避免吃含蜂蜜、果汁、香精、色素等高糖飲料,避免高鹽食物和酒精。咖啡因和酒精會干擾睡眠。
3.牛奶營養豐富,有利於睡眠,但注意提前兩小時飲用。
4.睡前吃適量零食可以防止第二天醒來頭痛。
5.適當的運動可以緩解一些失眠症狀,但記得在睡覺前至少3小時完成運動。
舒適的臥具
為了為孕婦創造良好的休息環境,床上用品的選擇應考慮以下幾點:
床:孕婦適合睡在木床上,鋪上較厚的棉絮,避免床板過硬,對身體缺乏緩衝,因此轉身過頻,多夢易醒。
枕頭:9釐米(平肩)高。過高的枕頭迫使頸部向前彎曲,壓迫頸動脈。頸動脈是大腦供血的途徑,阻塞會減少大腦的血流,導致大腦缺氧。
被子:理想的床上用品是用棉布包裹棉絮。化纖混紡織品不應用作被套和床單。因為化纖布容易刺激皮膚,引起瘙癢。
蚊帳:蚊帳不僅可以防止蚊子和風,還可以吸收落在空間中的灰塵,以過濾空氣。使用蚊帳有利於安全入睡,加深睡眠。給孕婦更多的舒適可以給嬰兒帶來健康,讓家庭的快樂和快樂集中在這裡,想讓家在快樂的氛圍中度過,讓新充分準備迎接他之前。
正確的睡姿
因為心臟位於左側,所以人們的睡眠姿勢最好在右側,因為這可以減輕心臟的壓力。然而,對於孕婦來說,情況恰恰相反,應該採取左臥的姿勢。這不僅有利於孕婦未來的分娩,也有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
通常,孕婦會有一些下肢水腫現象,這是由於下肢靜脈壓迫,使下肢毛細血管壓力超過血液滲透壓,導致體液滲出血管壁,進入組織間隙。孕婦左臥,可以降低下肢靜脈壓力,減少下肢水腫現象。
研究項研究表明,如果孕婦從仰臥改為側臥,心臟的排血量可以增加22%。因此,它可以減少孕婦低血壓綜合徵的發生。簡而言之,孕婦應使用側臥姿勢,特別是提倡左臥,一般在懷孕28周後,應養成左臥的習慣。當然,整晚只保持一個睡眠姿勢是不可能的,左右兩側可以交替。
解春困可以這樣睡
孕婦的睡眠姿勢,根據不同的妊娠期,結合個人通常的睡眠姿勢習慣,可能會有所不同。孕婦在懷孕12周前,由於子gong增大不明顯,姿勢對胎兒影響不大,因此對睡眠姿勢沒有特殊要求,可以採取隨機姿勢。
在妊娠中、晚期既妊娠5個月後,子gong日益增大,仰臥時子gong壓迫脊柱前方的血管,下腔靜脈管壁較薄,受到壓迫,以致阻礙下肢、盆腔臟器以及腎臟的血液迴流入心臟,從而降低了心臟排血量,子gong胎盤的灌注也相應減少;若腹主動脈受到壓迫則直接降低了子gong胎盤血流量,長期胎盤灌注不足,胎兒缺乏氧氣及養料,可導致宮內發育遲緩,急性嚴重胎盤灌注不足可導致宮內窘迫,甚至危及生命。孕婦取側臥位可避免上述弊端。孕婦側臥位可以避免上述缺點。此外,正常情況下,妊娠子gong向右旋轉,扭曲子gong動脈,左側臥位可在一定程度上糾正,確保子gong血流暢通,胎盤血液灌注良好。因此,左側臥位優於右側臥位。左側臥位還可減少妊娠水腫,預防妊娠高血壓綜合徵。
睡覺時,孕婦可以用被子支撐腰部,雙腿稍微彎曲,或者上腿向前伸展;如果孕婦有下肢水腫或靜脈曲張,應適當抬高雙腿。
正常成年人一般需要8小時;孕婦由於身體各方面的變化,容易感到疲勞,所以睡眠時間應該比平時多1小時,最低不少於8小時。懷孕7-8個月後,最好每天中午小睡2小時,但不要睡太久,以免影響晚上的睡眠,所以小睡最多不超過2小時。
室內環境良好
合適的室內溫度為17℃~23℃,適宜的室內溼度為40%~60%。室內空氣清淨機也可配合使用,經常進行室內空氣淨化消du。
建立有利於孕期睡眠的生物鐘
孕婦肚子裡有生命,負擔重,消耗大,容易疲勞,需要充分睡眠來恢復體力,保持健康,保證胎兒的正常發育。
醫生建議孕婦每天晚上10點前睡覺,睡8~9個小時。特別是從晚上11點到第二天凌晨4點,我們必須確保最佳的睡眠質量。養成有規律的睡眠習慣,晚上同時睡覺,早上同時起床。但這種睡眠對大多數孕婦來說只能是一個美好的願望。
無論你是懷孕的大部分時間都躺在床上,還是隻有在最後幾周,臥床休息對你的精神和身體都是一種折磨。在你必須面對的許多挑戰中,很難在晚上睡個好覺。為什麼?因為在床上呆幾周或幾個月會極大地破壞你的生物鐘(即你的自然睡眠/覺醒週期),最終擾亂你的時間感。
孕婦應該想睡覺就睡覺。
孕婦應注意睡姿,仔細選擇床上用品
懷孕早期失眠不起6招幫助你快速入睡
如何在妊娠晚期輕鬆入睡?
溫馨提醒,對於即將分娩的孕婦來說,分娩前不可避免地會有緊張。對於這種現象,我們必須放鬆心態,避免過度緊張和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