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後做朋友說明什麼(分手後還能做朋友嗎)
問題:分手後做朋友說明什麼,做朋友是對彼此的折磨?
兩個人有互相契合的人生規劃,從一開始就沒想過要佔有對方,只是真誠地付出,又問心無愧,那就無所謂傷害吧?既然沒有傷害過彼此,分手就只是對彼此的一種成全,分手後又為什麼不能做朋友呢?並且,沒有想過要控制對方什麼,也就不會做出出格的事情,也不怕新伴侶會置疑,不是嗎?
您好,從你的提問中描述中看到了你的疑惑,對於戀愛關係而言,我們絕大部分人本能的會有控制慾與佔有慾,從心理學上來說,這種控制與佔有慾是合理且正常的,因為維持親密關係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彼此的忠貞對於信任,而佔有慾是這種信任背後的重要支撐方式。
當然,這並不是包括每一個人,可能真的會有少部分人會透過自我成長來降低自己的在親密關係之中的佔有慾,同時恰好如果也遇到了這麼一位伴侶,他也擁有同樣的自我成長,從而在彼此的關係中有意識的覺察這種控制慾和佔有慾,當然,如果要說,完全沒有,我想仍然是很難做到的,我們所說的“沒有”,更多的是一種自我覺察後的改變。
因為佔有慾幾乎是一種生物本能,而這種本能我們只能降低他的影響強度,而無法去消滅,也不能去消滅這種本能。說到這裡,我想你的疑惑可以有一個答案,那就是我們能夠做到自我成長,透過自我覺察來降低彼此佔有慾和控制慾的人畢竟只是少數,絕大部分人仍然是保持著積極活躍的控制慾與佔有慾,因此我們無法確保別人沒有這種感受與影響。
你無法透過講道理試圖說服別人,因為佔有慾是每個人的基本生物本能,你無法去消滅它。同時,人類之間還會有一種特殊的本能,叫做猜疑,就像劉慈欣在科幻小說《三體》中提出的一個概念——“猜疑鏈”,也就是我們每個人,甚至是每一種有智慧的生物都會猜疑,因為這也是一種生物生存的本能,僅僅是為了讓自己活下去的一種生存本能。
因此,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更加無法確保別人不會猜疑,不會多想,除非你們之間從來沒有過親密關係,而是一直保持的朋友關係,否則猜疑一旦開始便難以停止。所以,如果考慮到未來的新關係更好的發展,也是對彼此更好的保護和尊重,朋友這層關係可能也會成為一種很大的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