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什麼會出軌?
人們為什麼會出軌?
Easilove
01人們為什麼會出軌呢?
1、負面情感過多
在對出軌的一方進行調查的時候,很多人提出,由於各種不同的原因導致的和伴侶的情感失聯是他們出軌的主要原因。
不被欣賞,孤獨,悲傷的情緒會導致憤怒和怨懟,之後會導致心理和生理的雙重失調,這種負面情緒如果不能被透過其他正確的手段(比如溝通)所消解,那麼就會導致出軌。
2、性生活不滿,性驅力的推動
出軌的另一個原因是對性生活不滿意——在性生活中,伴侶一方或者雙方沒有獲得足夠的愉悅、沒有得到高潮、或者缺乏激情。
還有一些人認為,和比較陌生的人進行性行為能夠感受到一種自由和脫離現實感。
所以,在當前伴侶的性吸引力下降的時候,一些人就會試圖使用出軌這種方式來給自己找回性衝動,當然,也有的人轉而向酒精、賭博、購物甚至du品來尋求衝動和刺激。
PS:由於“害怕被發現”導致的緊張感,會令你產生錯誤的歸因,誤以為是出軌本身帶來的刺激感。
3、符合本能的自然出軌(吸引力法則)
我們仍舊不能排除人類的動物本能,一方面,我們被超我的道德標準束縛,另一方面,我們的本我又想要儘可能廣泛地傳播我們的DNA。
或者說,想要被人喜歡,想要成為能夠吸引別人的人,或者偶爾被人吸引,是所有人都不可避免的。
要多強調一句的是,我們被什麼人吸引可能無法避免,但是我們可以控制我們的行為。
與其去討論婚外情是什麼,不如去討論人性是什麼,婚姻是什麼。不管婚外情是如何發生的,那可能都代表了人性中某些缺損的部分在婚姻中也未被正視、未能修補,或是婚姻關係中的裂痕沒有被理解、發現和修復。
至於說現代社會“出軌”現象增多,那可能一個是與社會經濟發展有關,婚姻遭到破壞後,日常經濟生活不再像之前那樣受到破壞性影響,所以人們就有可能在行為上更加自由,就敢於去做出傷害婚姻的行為;
另一個可能是社會文化相對開放,現代社會更加尊重個體的內在需要,道德的限制功能相對降低,使現代人更有力量去挑戰道德底線。說白了,出軌這件事不是現代社會才有,而是現代社會更有可能實現。
4、家庭因素影響
大部分人都是在家庭中長大的,每一個人也都是帶著各種創傷性體驗長大的。
我們內心一個重要的婚姻模版就是我們的父母(或主要養育人),在我們尋找我們的婚姻物件時,我們很容易按照兩種方式去尋找:要麼與父母相似的人(認同),要麼與父母完全不同的人(反向認同)。這個尋找的過程,其實已經開始了我們修復內在父母形象留給我們的早年創傷的過程。
如果處於婚姻中的兩個人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都曾獲得了充分的情感滿足,都發展出了健康的人際能力,那他們的婚姻遇上困難的時候(這是哪一段婚姻都不可避免的),雙方就都會有能力去容納那些破壞性的情感,也有勇氣在與對方的溝通中去共同面對困難,這使他們更有能力面對關係中的焦慮,婚姻關係得以修復,於是也就可能不必在婚姻關係之外尋找滿足。
如果面對這個焦慮的能力缺失呢?就會在婚姻中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出軌,這也是緩解內在焦慮的一個方式。
網上曾有人說醜女比美女出軌的機會大得多,某種程度上講,這話是對的,因為如果醜女代表的是在成長中獲得的被寵愛體驗少的人,她內在情感的不足會讓她對被寵愛充滿渴望,
但事實上她真正獲得寵愛的經驗又不足,所以她在生活中吸引對方滿足自己的能力很少,所以,當她一旦有機會在婚姻外獲得一點點滿足的時候,就有可能奮不顧身的衝上去,有的時候這個奮不顧身背後是完全缺乏現實性判斷的。
比如:對方只是對我露了一下笑臉,我卻以為他給了我整個世界。
這個缺少現實判斷,恰是這個女人在關係中嚴重創傷之處:無法區分真實的情感和幻想的情感,這也意味著她成長過程中,沒有建立起現實性理解世界的的功能。
這個功能的缺失,可能在之後的生活中不斷給她帶來各種問題,這些問題又會讓她更加無法應對,造成更多的功能破壞,婚姻這麼複雜的事情,出問題也就可以理解了。
除了補償情感獲得的不足,出軌這這件事對現存的婚姻關係具有很複雜的心理意義:破壞、攻擊、修補、探索、成熟等等。
5、內心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例如被需要,被認可,獨立的空間,有趣的生活,等等
02
外遇一方從新的情感尋找到了什麼?
在所有的親密關係裡,我們都在尋求:“安全,穩定,實現自己情感需要,無論任何時候,可以被安慰,被關心。”
但之所以沒有得到,是因為我們都希望激情可以永久,對方是個“完美的媽媽”,而不願接受那是個平常人,於是我們都想從婚姻裡獲得什麼,然後才能付出點什麼。
當我們把自己從小到大沒得到的,缺失的情感需要都放在這一段關係裡時,這已經無法稱之為婚姻了,因為你需要的是餵養關係。
在所有的試探遊戲裡,基本上都是我們自身無法言傳的需要在婚姻裡瀰漫,這個需要可能在你婚姻初期可以滿足,在新的外遇身上也可以滿足一部分,在新的親密關係裡初期依然可以獲得一些。
但人的慾望在無察覺時,可能一直要下去,但這個情感洞穴就如同無底深淵,讓他人幫你澆灌,總有一天容易枯竭。
03
需要來自於哪裡?
看到那些噴薄而出的慾望,很多人都會被嚇壞的,因為在理性世界裡,慾望怎能如此脫韁野馬,無法控制呢?
但情感是需要途徑來理解和疏通的,如果壓抑到極限,又怎能不爆發呢?
這個需要可以說來自於我們心底的呼喚,對於愛,對於安全,對於訴說,對於理解。但是在這麼多的情感訴求裡,這時我們需要識別的可能大部分是來自自己的嬰兒情感需要。
比如:我們在玩遊戲試探別人的時候,這個不需語言的表達,是嬰兒在最初對媽媽鏡映的需要,放在婚姻中試探對方,誰又是讀心術專家或者微表情偵探呢?
04
如何破解糾纏的親密關係?
對於夫妻雙方,我們首先需要學會得是反思自己,無論是外遇方還是無辜方,問問自己:
你們的婚姻為何走到了這裡?
你們對婚姻都做了什麼?
是添磚加瓦還是拆東牆補西牆呢?
在婚姻這艘船觸礁時,是繼續在船上挖洞還是積極補救呢?
你們的婚姻走到了這個階段,是否可以終結破壞的迴圈,找到新的道路呢,即使是一個對你們彼此都有利的新想法。
作為婚姻中的獨立個體,你們如何理解自己的需要呢?對於親密關係中的人可能需要經常反思自己是如何與別人建立關係,並在長期的關係裡,如何能表達自己的情感,並獲得對方的支援。
被寵愛或者說關愛不是直接要來的,更不是透過漠視對方,透過心理優勢,令對方愧疚,而試圖讓對方自動反思向你道歉的而曲折獲取的。
婚姻關係是需要悉心養護的,能獲得理解與包容的前提是你首先能理解和接納自己的需要,親密關係高濃度是以負責任的態度來獲得的。
在你的內心平順了,才能以共情(設身處地理解他人的能力)的角度理解對方,進而彼此建立更深的關係,更穩定而安全的平臺對於彼此都是開啟內心枷鎖的開端。
無論親密關係多甜蜜,終究替代不了你對自己的理解和關愛,在我們自己還不知不覺時,要求另外一個個體的全然接納,無疑這是個奢望。
婚姻是場親密關係的修行,外遇是一次機會,藉著這個突發事件,我們可以瞭解自己,瞭解婚姻,更深層次是理解我們內心情感的真相。
hangongxuanyi
願你們愛情路上無憂!
以愛與青春為名,陪你一路成長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Easilove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