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喬遷宴沒請小姑子,兩親家不歡而散:你我都有女兒要將心比心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擺渡人》裡說: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悲歡,並不相通,做人最難的,也是感同身受。

新房喬遷宴沒請小姑子,兩親家不歡而散:你我都有女兒要將心比心

我們都是芸芸眾生裡的普通人,每個人有著各自不同的三觀和成長經歷,很難做到對他人的遭遇感同身受。

哪怕是親人之間,亦是如此。

網上有一句話說:

現實生活中,感同身受確實很難,但是,我們可以將心比心、換位思考。

與人相處時,懂得將心比心,便有了一份推己及人的體諒;遇到分歧時,懂得換位思考,就多了一份理解和包容。

俗話說:“將心比心,方得真心。”

當你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問題,當你懂得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當你真心實意去理解和體諒他人,你就會收穫真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會更加和諧。

可惜的是,將心比心與換位思考,是一種能力,並非每個人都具備。

01.小姑子回孃家長住

網友林怡(化名)和小姑子相處得很不愉快。因為小姑子邊界意識淡薄,而邊界意識淡薄的人,通常缺乏將心比心和換位思考的能力。

林怡31歲時才結婚,由於年齡的緣故, 結婚比較倉促。結婚時,新房還沒有開始裝修,婚房設在婆家。

林怡和老公丁建(化名)是透過相親認識的,交往了半年左右就領了證。

當時,林怡還擔心對婆家瞭解不夠。婚後和公婆生活在一起了,她才有些放心,公婆為人都不錯,婆媳相處得很和睦。

唯有小姑子,讓林怡很頭疼。

小姑子比丁建小3歲,是婆婆當年意外懷上的,為了生下她,公公不但在財務上損失不小,還失去了一份穩定工作。

因為來之不易,所以格外珍惜。小姑子也是如此,因為生下她的代價高,所以公婆對她很寵溺。

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比較叛逆。

小姑子也很叛逆,職專畢業沒多久,就未婚生女,女兒未滿週歲,她又嫁給一個二婚男,生了一個兒子。

林怡結婚不到半年,小姑子的婚姻走到盡頭,儘管兒子的撫養權是男方的,但她還是帶著兩個孩子,回到孃家長住。

當時,林怡懷孕7周,有嚴重的妊娠劇吐,每天頻繁噁心嘔吐,不能進食,隔三岔五就要去醫院打止吐針、吊鹽水。

被折騰得只剩半條命的林怡,辭了工作在婆家休養。

02.小姑子不懂將心比心

小姑子一家三口來了之後,婆家100平的三居室裡,就塞滿了7個人,別提有多不方便了。

剛開始時,林怡沒有任何怨言,畢竟這裡是小姑子的家,也是正在承受婚姻失敗打擊的小姑子,療傷的避風港。

然而,林怡很快就無法忍受了。

小姑子的兩個孩子,實在太鬧騰了。

姐弟倆一個5歲,一個7歲,正是最調皮的年齡,每天在家尖叫蹦跳,鬧翻了天。而且,姐弟倆合不來,動不動就吵架,哭喊聲一片。

林怡原本就喜歡安靜,懷孕之後更怕吵鬧,情緒也變得比較敏感,她被吵得非常不舒服,多次讓丁建出面處理。

然而,問題始終沒能得到根本解決。每次和小姑子溝通,她總是不以為然,作為生過兩個孩子的母親,她覺得林怡太矯情。

林怡很生氣。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有些人懷孕,每天身輕如燕,氣定神閒;有些人卻步履蹣跚,如負千斤,日夜煎熬。

而且,小姑子當初懷孕才20歲出頭,自己卻是個大齡孕婦,怎麼可能一樣?

後來,公婆出面向林怡解釋,說小姑子這些年不容易,讓林怡多體諒,他們會盡量盯緊孩子。

林怡快要抑鬱了,只能向丁建抱怨。

“我不需要她感同身受,但至少也要將心比心吧,同為女人,我能夠理解她婚姻受挫的苦,她為什麼就不能體諒我懷胎十月的難?

她也曾兩次經歷過我現在的階段,為什麼就不能換位思考一下,讓孩子稍微收斂一些呢?”

03.新房喬遷宴沒請小姑子

忍受了兩個月後,林怡決定回孃家休養,她知道再怎麼樣,這裡都是小姑子的家,自己沒資格要求對方要怎麼做。

回到孃家,林怡身體方面各種狀況不斷。

因為外婆住院,林怡媽媽回去服侍。父親不會照顧人,而且還要上班……於是,丁建又把林怡接回婆家。

小姑子那時不在家,她找到工作,在外面租房,兒子也被送回男方家。

誰知,林怡回婆家住了一個月,小姑子辭職了,帶著孩子又回來了。情商本來就低的小姑子,因為工作婚姻不順利,更加惹人煩了。

有一天,林怡徹底被激怒,和小姑子大吵了一架。

當時,新房已經裝修好了,林怡本想通風半年再搬進去住,和小姑子吵架後,她決定提前兩個月搬家。

在當地,搬新家都要辦喬遷宴,一般會在新房裡擺幾桌,讓新房有人氣,日子才會紅火。

林怡挺著大肚子,不想大肆操辦,正好外婆已經出院,父母有空,她便讓父母過來幫忙下廚,叫上公婆大家一起吃個飯,隨便意思一下。

林怡和小姑子剛吵完架,氣還未消。而且,她只要一想到小姑子家的兩個孩子就頭疼,所以她沒打算請小姑子。

04.兩親家不歡而散

丁建欲言又止。公婆知道後,打電話給林怡,勸林怡不要太計較,後來見林怡態度堅決,便不再多說。

畢竟,新房是林怡和丁建一起出錢買的,而且裝修還是林怡父母出的錢。

公婆來的時候,臉色有些不對。

後來才知道,小姑子得知丁建的新房喬遷宴,沒有請她去,她在家裡大發脾氣,公婆被氣得不行。

隨後,在飯桌上,公婆和林怡父母聊到小姑子的事,雙方爭執起來。兩親家都喝了酒,互不相讓,最後不歡而散。

離開時,公公氣呼呼地說:“親家,你我都有女兒,要將心比心。”

林怡父親也不示弱,回懟道:“如果你們懂得將心比心,我女兒也不至於大著肚子提前搬來新房吸甲醛。”

公婆離開後,看著家裡一地弟毛,丁建似乎也有情緒,林怡有些後悔,沒請小姑子來吃飯,自己是不是做錯了?

《人世間》裡說:“親人之間的矛盾,不能完全以是非對錯論處。”

其實很多時候,親人之間的分歧與矛盾,只有立場的不同,沒有絕對的對錯,與其爭論對錯,不如將心比心,換位思考。

歌德曾說:

親人之間,懂得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才能互相理解、互相體諒,家庭才能和睦,人生才能幸福。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