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的起源和發展:從古巴比倫到現代

 添加導師LINE ID: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星座起源於古巴比倫,巴比倫人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提出了30個星座。這些星座後來傳入古希臘,並推動了古希臘的文化發展。到了1922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決定將天空劃分為88個星座。黃道十二星座在公元前後從希臘傳入印度,然後在6世紀隨佛經傳入中國。占星術起源於古美索不達米亞人的天體預兆,公元1世紀之後,占星術的方法已經定型。

星座的起源和發展:從古巴比倫到現代

星座是由哪個國家發明的?星座何時傳入中國?

星座學在全球廣泛流傳,許多人信奉這一學問。據說,星座的發明者是巴比倫人。星座起源於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巴比倫,巴比倫人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就提出了30個星座。這些星座後來傳入古希臘,並推動了古希臘的文化發展。古希臘天文學家對巴比倫的星座進行了補充和發展,編制出了古希臘星座表。公元2世紀,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玫綜合了當時的天文成就,編制了48個星座。

在中世紀以後,隨著歐洲資本主義的興起和航海事業的發展,星座作為航海定向的重要工具,受到了廣泛的關注。16世紀,麥哲倫在環球航行期間,不僅利用星座進行導航,還進行了星座研究。到了1922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決定將天空劃分為88個星座,其名稱基本依照歷史上的名稱。1928年,國際天文聯合會正式公佈了88個星座的名稱,這88個星座分成3個天區,北半球29個,南半球47個,黃道附近12個。

星座在什麼時候傳入中國呢?黃道十二星座即黃道十二宮,在占星學中,是用來描述太陽在天球上經過黃道的十二個區域。這些星座在古巴比倫時代已經定出名字,巴比倫人將黃道從春分點開始均分為12段,每段稱為一“宮”,各以所在的星座命名,稱為“黃道十二宮”。這些概念後來被古希臘人吸納,到公元前後,“黃道十二宮”的概念從希臘傳入印度,然後在6世紀隨佛經傳入中國。目前我們能見到的關於黃道十二宮漢譯名最早的文獻是《大方等日藏經》,這是隋開皇初年天竺法師那連提耶舍從梵文翻譯的。

那麼,“12星座”的性格和運勢,是誰研究的?根據什麼原理?在哪個時代開創的學說?

占星術起源於古美索不達米亞人的天體預兆。公元前18世紀到前16世紀的古巴比倫王朝,出現了第一本分門別類論述天體預兆的鍥形文字的書。公元前6到前4世紀,天體預兆學說傳入埃及、希臘、近東地區和印度。後來經由印度僧人傳到中亞。公元前3世紀以來,有人把大小宇宙相對應的概念數學化。所謂的“小宇宙”指人體。他們還把黃道十二宮進一步細分,認為五星在黃道不同的弧段上的作用各有主次。星相學家根據給定的時刻的日月五星座標和黃道十二宮的位置,以及它們之間複雜的幾何關係,算出行星的影響力,再利用占星天宮圖,找出上述各種因素與地上事件的對應關係,得出占星的結果。這種結果有時自相矛盾,這就需要佔星者根據求佔者的情況和占星者本人的經驗加以圓通。到公元1世紀之後,上述方法已經定型。

標籤: 星座知識
展開更多